“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路径探究

朴欣宇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沈阳 117004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三全育人”理念应运而生。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就业信息资源、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将从“三全育人”视域下探讨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路径,结合辅导员日常工作实际,旨在进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路径探究。

关键词:“三全育人” 就业指导 辅导员 路径探究

一、“三全育人”与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联系

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高校应以就业工作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他们的就业、择业和创业意识。因此,就业指导与服务应贯彻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三全育人”理念主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时刻关注培养人才、处处推动学生成长并让全体学生都得到适当教育。这两者密切相关,“三全育人”理念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基础,为其指明道路方向。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必须践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高校教育过程中。然而,在现阶段,我们仍然需要认真分析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现状分析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在就业观念、协同作用、衔接机制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理念缺乏客观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类经济组织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持有缺乏客观性的观念:有些毕业生过于追求高薪和优厚待遇;有些毕业生固执地认为只有去大城市就业才有前途,对偏远地区和基层工作抱有反感;还有部分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一无所知。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要归结到高校毕业生对个人理想与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之间的密切关系缺乏正确认识。与此同时,缺乏工作和职场的磨砺,也导致高校毕业生缺乏务实、勤劳奋斗和勇于面对挑战的意志品质,以及解决各种职场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

(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缺乏完善性

近年来,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节的现象。有些高校仅在大学生毕业前提供简单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缺乏对就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深入探讨。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高校没有从理念上统筹兼顾大学生短期利益和高校长远发展的关系。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着重追求更高的就业率,教育活动主要以传授就业技能和共享就业信息为基础形式,并且集中在短期时间内进行。这种方式过于强调快速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而忽视了核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虽然这种形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但对于决定大学生就业质量和个人发展的核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作用,甚至可能引发高校毕业生功利性学习和工具性教育等不良观念的问题。

辅导员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具备丰富的就业市场信息和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在学生职业规划、求职技能培养、实习实践等方面给予耐心指导和个性化服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就业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和快速成长。

三、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一)实现全员性就业指导

在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中,高校需要整合各个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家长、企业和高校教师的教育优势和影响力,共同致力于实施就业指导工作,形成合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就业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可以通过传授自身丰富的阅历和分享行业信息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就业方向,帮助他们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同时,家长们可以提供实用的职场技巧和求职经验,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其次,企业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他们洞察市场需求,知晓行业动态,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和就业机会。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高校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资源和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职业选择。同时,企业积极参与也能够协助高校调整专业计划和课程设置,使之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此外,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并给予他们契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建议。

(二)实现全过程性就业指导

高校应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始终,保障就业指导工作落实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秉承着全过程教育的原则结合学生的

年级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做出有效优化和调整。

首先,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应开设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掌握相应的就业技巧和知识,同时做好与专业课程融合,专业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找到与就业指导教育相关的立足点和融入点,实现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度融合和有机统一。

其次,辅导员需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确定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方向。对于大一新生,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启蒙教育,使他们全面了解不同的工作岗位。通过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优势和能力优势,以及了解各个工作岗位的职业发展前景,学生能够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到在大学期间提升知识储备和技能素养的重要性,并且明确学习的重点。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活动和教育内容的调整,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就业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应多为学生安排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综合素养更符合企业用人标准。在大四阶段,需要强化心理指导并提供就业面试、简历制作等方面的服务,最终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最后,辅导员需要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学生等,通过一对一沟通交流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扶需要从专业领域、生活服务、就业信息渠道等多个角度为他们提供指导与帮助

(三)实现全方位性就业指导

首先,高校应利用网络搭建专门的就业服务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并提供解答问题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高校可以及时发布最新的就业政策和信息,分享就业和创业经验,宣传杰出毕业生的事迹,让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参考和资源支持。

此外,在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时高校辅导员需重视学生个性化需求,并尊重他们的个性,针对其表现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不应仅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为导向,更要关注他们未来的社会发展。除了加强个性分析和培养综合素养和能力外,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念,同时引领树立职业责任感、归属感、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为职业规划的准则。

参考文献

[1]梁伟马俊.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36-37.

[2]冯志兵.“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 现象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