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如何让幼儿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毛开敏

四川省青川县乔庄幼儿园    628100

摘要:兴趣指兴致,是人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一种情绪,兴趣以需要为基础。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有需求,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要想让幼儿爱上数学活动,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只有让幼儿从心里对数学感兴趣,教师才有可能上好数学活动课。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和创设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将游戏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寓教于乐;游戏融入

一、巧妙设置情境,激发幼儿数学探索欲望

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喜爱的故事、儿歌、绘本等素材,精心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比如在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时,教师可以提出"白雪公主做了几个苹果派送给小矮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共有几只眼睛?"等数学问题,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数量关系。

日常生活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教育资源,教师应当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其转化为趣味盎然的数学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水果、蔬菜等食材与幼儿一起进行分类、排序等游戏,增强幼儿的数学感知能力。又如,在区角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利用积木、七巧板等材料自主进行造型搭建,在游戏中发现事物的对称、平衡等数学特征。教师还可以借助节日、时令等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主题活动,如在春节期间组织"数一数红包"、"摆七巧板年年有余"等游戏,让幼儿在喜闻乐见的节日气氛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教师还应注重巧设悬念,制造"数学悬念",以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个装满玩具小球的盒子放在教室中,盒子外贴上类似"猜猜盒子里有几个球,最接近的人可以得到一份神秘礼物"等提示语,吸引幼儿主动思考并给出估计。在揭晓谜底时,教师再邀请幼儿共同数一数盒中到底有多少个球,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产生浓厚的数学探索兴趣,教师在幼儿数学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富有童趣的数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建构数学经验。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帮助幼儿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游戏融入教学,在玩中学数学知识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方式,将游戏融入数学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各类数学游戏,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比如在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时,教师可以开展"数字宝宝找家"的游戏。将1-20的数字卡片随机贴在教室墙面上,并在地面上摆放两个大圆圈,分别标有"个位""十位"。游戏开始后,教师报出1-20之间的任意一个数,请幼儿用眼睛、用手指比划或用脑袋想一想该数字宝宝的家在哪里,引导幼儿思考后快速跑到相应的圆圈中。通过这一游戏,幼儿不仅能够巩固对数的认识,还能初步感知数的组成,为日后学习数的分与合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利用骰子、色子等幼儿喜爱的游戏材料,开展"比大小"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2-3人,发给每组两个骰子。游戏开始后,两名幼儿分别掷一次骰子,快速比较两个骰子上点数的大小,点数大的幼儿得一分。若两次点数相等则重掷,直至分出胜负。分数累计到5分时游戏结束,分数高的一方获胜。这一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认识骰子点数与数量的对应关系,还能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开展数学游戏时,教师还应注重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难度层级分明、内容环环相扣的游戏体系,确保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同时,在游戏中教师应当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和点拨,但要尽量避免过多干预,让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互助,在同伴互动中共同提升数学能力。将游戏融入数学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技能。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还能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为其未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幼儿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生活素材,帮助他们感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实用价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引导幼儿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带领幼儿参观超市时,教师可以设置"计算任务":请幼儿从货架上选择自己心仪的文具或食品,在心中默默计算所需的费用并思考付款方式。在实践操作中,幼儿不仅能体验买东西的过程,还能掌握实用的数学生活技能。类似的活动还有给植物浇水、分发点心、排队打饭等,教师都可以灵活利用,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感受数学的鬼力。

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等待幼儿去探索发现,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家里一共住了几口人?今天早餐吃了几个包子?放学后经过了几个十字路口?衣柜 里有几件衣服?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考空间,教师应鼓励幼儿敢于大胆猜测、积极尝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答疑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数学还可以服务于幼儿的兴趣爱好。如果幼儿酷爱绘画,教师不妨引导他们在绘画中融入对称、图形、空间位置等数学元素,鼓励他们巧妙利用数学原理,画出独具匠心的创意作品。再如,一些幼儿喜欢在家帮父母烹饪,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些看似与数学无关的活动,实际上都需要运用计数、称量、比较、估算等数学技能。可见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发现数学,让幼儿切身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幼儿树立"数学就在身边"的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中,幼儿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这无疑会极大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动力,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结论:幼儿数学教育要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通过情境创设、游戏渗透、生活化体验等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既要 給予幼儿必要的引导,又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在同伴互动中共同提升数学素养。唯有培养幼儿浓厚的数学兴趣,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数学技能,引导幼儿树立积极的数学态度,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数学潜能,让幼儿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赵蓓蕾.浅谈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7):234.

[2]李萍.如何提高学前幼儿的数学教育质量[J].考试周刊,2014,(7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