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张晨

新疆冶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工程现有管理方法存在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无法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开展在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分别从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和施工阶段,给出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对管理结果分析验证,EPC模式的应用可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关键词:全周期;质量管理;装配式建筑;EPC模式

引言:

装配式建筑工程是一种以预制构件为主体的建筑施工方法,具有工程周期短、施工质量稳定、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模式是一种将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的项目合同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方法及策略,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1明确质量管控目标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初期准备阶段,要做好施工方案的规划工作,要明确相关的施工标准,对于各项工作都要进行详细说明。为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事先对施工现场以及周边环境进行仔细勘察,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外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和施工工序的设计。对于施工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资源的配置都要明确规定。在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时,要及时总结以往施工和设计经验,协调好各个子项目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施工上的冲突与矛盾,要提前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对于可能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和风险隐患要进行科学预测,并制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案,以便于管理人员能够按照规定流程办事,有效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方案制定完毕后要进行多次讨论和审核,要对施工的工序进行不断优化,要充分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项目需求,做好建档立档工作,制定好相关文件,为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1.2规范施工管理与控制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对项目管控机构进行设置,要明确项目的负责人,实行分层管理机制,各个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便于管理合作。对于不同的施工承包方,要加强整体管控,每个施工队伍都要配备有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其负责的内容包括施工用料的质量检验,施工设备的检验与维护,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检验等多个方面,确保施工作业相关的质量检测工作能够落实。要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负责人员相关专业技术的培养,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加深管理人员自身对于所负责的项目施工技术的认知程度,要充分发挥出管理者的优势,对施工建设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进而提高整体的监管质量。

1.3合理分配成本

要合理安排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分配,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所投入的资金是成正比的。为了有效利用资金,要完善项目资金分配制度,避免在工程实施阶段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可能存在的一些自然因素,包括台风、暴雨天气等,都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进而会加大资金的消耗,要提前做好应对方案,才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资金运转正常进行。

2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2.1E—设计阶段工程质量管理

在设计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应用EPC模式中的“E”代表Engineering。在EPC装配式项目中,设计阶段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并对项目的整体安全运行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工程设计图纸、文件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重要参考资料。在工程项目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设计与控制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工程质量控制的好坏,对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在设计阶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是非常必要和有实际意义的。工程项目的报批是工程建设中最费时、最容易出现重复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工程的效率和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在日照审批、面积审批、报批等重要环节,项目设计者要积极调研、深入领会当地日照、面积、规划控制相关规定要求外,还需要使用地理信息软件准确核算,准确绘制图纸,做到全程跟踪。并在第一时间对各部门的反馈进行现场修正,保证项目的前期进展。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时,可以根据BIM技术对不同构件进行信息存储,这样既可以提高构件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可视化协作,又可以明确设计要点,降低材料的损耗,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时,可以有效地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引入材料、劳动力、场地等概念,降低劳动力的选择风险,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缩短工程进度。

2.2P—采购阶段工程质量管理

在上述工程项目中,针对采购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应用EPC模式中的“P”代表Procurement。在采购环节,将BIM技术应用到采购环节,利用RFID技术,对采购阶段的装配施工进行优化。同时,弥补BIM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实现BIM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可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分拣,对施工中的设备进行质量管理,既能有效地降低物料损耗,又能提高生产效率;通过BIM进行优化,将地面结构层信息、构件信息等,将信息导入BIM模型,并建立设备管理与施工进度协调模型。根据BIM模型,输出相关的设备资料。该模式可对大型设备的物流和安装进行跟踪,从出货起,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其进入的准确性。在采购和设计的协同管理中,设计和采购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在项目前期,可以将采购和采购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采购,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采购,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2.3C—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管理

在上述工程项目中,针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应用EPC模式中的“C”代表Construction。施工工作是EPC工程的组成部分,其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工程建设中,主要涉及外墙板的安装、墙板连接件的安装、板缝的处理、内墙板的安装、柱和剪力墙的加固处理。因此,施工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技术因素的控制中,预制件的装配工艺是最重要的因素。施工前,要安排技术过硬、有责任心、有良好沟通能力的施工管理人员到预制件制造厂现场进行图纸深化审查、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管控、隐蔽工程验收、成品养护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与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熟练、精确地掌握预制件的装配工艺,以保证工艺的准确性。在施工现场,可以将时间、成本、材料供应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将施工数据可视化、部门协同化、施工进度可视化、生产成本具体化,从而达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建筑行业中施工模式多种多样,其中,EPC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因此,要不断深入研究EPC总承包模式的质量管理问题,确保其管理工作能够满足各级服务需求,以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合理分工,建设完善的EPC架构,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传铭.EPC模式下赣州某装配式棚改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D].江西:江西理工大学,2022.

[2]宋振华,刘福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21(02):97-99.

[3]钟龙,吴真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09):170-172.

作者简介:罗涛,1981.2.11,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大学专科。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