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忧患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浅谈“忧患意识”

种淑娴

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   273100

忧患意识,是指从客观现实出发对不可知事物将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持预判和警觉,对将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带来的消极作用作出前瞻和防范,要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发力,通过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规避或减少危险或灾难的发生。忧患意识可以使我们防患于未然;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事业上克勤克俭,严以律己;可以激励我们发奋图强,抗争命运。忧患意识意味着顺境中的未雨绸缪,繁荣中的居安思危。忧患意识,是国家长治久安之大计,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腾飞的先决条件之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久经沧桑、饱经忧患的民族,忧患意识是沉淀于我们心底的文化基因。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学而》)这是孔子目睹春秋末期现实状况而产生的忧虑。孟子则从舜出身于农家,后来成为一国之君;孙叔敖隐居在海滨,楚庄王推举他做令尹,取得突出政绩的一些史实中得出结论:忧患的磨练,可以激发出刚强意志,并由此总结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的名句。司马迁在《报任安书》 中感慨,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里强调的都是忧患意识。从贾谊《治安策疏》进言者皆谓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到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强烈的忧患意识,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特有的文化基因。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的强烈忧患意识,亦是几千年来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早在先秦,我国就有了治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比喻,强调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续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孔子也曾明确地提出了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的主张。自此以后,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便成为历代统治者安邦治国的中心命题,如明代永乐皇帝就一再强调天下既平,不可不思患而豫防之。正是有着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中国很早就开始修建长城、驰道等重大工程,后来又不断完善,形成了一道有形的和无形的安全防线,对保持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核心圈的总体稳定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而历史上因为没有忧患意识造成的严重后果举不胜举。清政府闭关自守,毫无忧患意识,八国联军一入侵,就直插北京,国土丧失,条约横飞,耻辱至极;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敌北方游猎民族之势,一再退让,大片国土丧失,也是没有忧患意识而造成灾难的事例。项羽的失败,李煜的被捉,《红楼梦》中贾府的破落,李自成的兵败,皆出于无忧患意识。这些教训直至今日,仍带给我们深刻的警醒和思考。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红军队伍日益壮大,引起了国民党统治当局的极度恐慌。从1930年10月至1932年底,国民党军队向各革命根据地多次发动大规模围剿。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央根据地红军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但由于党内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直接造成红军第五次围剿失败,此后红军节节败退,直至被迫退出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中国革命濒临绝境。直至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才结束了倾教条主义错误的消及影响,最终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为胜利完成长征、进而开创革命新局面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但这一切肤之痛,也让我们党意识到,实行左倾教条主义不可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重任,中国革命迫切需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回看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党在革命建设过程中的苦难辉煌夯实了忧患意识的根基。

新时代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激发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责任使命。2022年1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2022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个年头,十年磨一剑,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当年,黄炎培先生问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即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如今,我们党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自身不犯错误,而是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刮骨疗伤、壮士割腕的勇气直面自身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影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各种突出问题。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发伟大的责任使命,使得党始终能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勇于修正错误而获得新的成长和进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在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中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我们是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之先锋队能够在自己错误经验里学习出来,绝无畏惧的披露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力量来坚决的纠正。这表明,幼年时期的党已经具备了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的信心、勇气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抓党的作风建设入手,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的作风为之一新。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新征程上,善于进行伟大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也一定能够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