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黎贡山在践行“两山”理论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浅谈高黎贡山在践行“两山”理论中的作用

杨兴亮1,2徐聪丽2*

1.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云南 保山678000

2.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云南 保山678000

摘要:高黎贡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的关键区域。高黎贡山也是中国示范自然保护区,已被列入全国优先布局的国家公园重点建设名单。正在创建的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是践行新发展理论、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示范区。

关键词:高黎贡山;两山;生态;自然保护区

引言

高黎贡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连接着东喜马拉雅地区、中国西南山地、印-缅地区三个热点地区。高黎贡山具有特殊的区位特征,具有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丰富度极高的生物多样性,是实施“一带一路”中缅印跨境保护的重要地段,是中国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1“两山”理论的思想来源

“两山”理论的理论基础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智慧两个维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等论述。与此同时,马克思也特别提到了人的实践作用,认为自然也是人实践改造的结果,是“人化的自然”。在这一理论中,对人来说,自然既不是不容介入的禁区,也不是可以恣意掠夺的对象,要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互统一。“绿水青山”可以看作是“物的尺度”,“金山银山” 看作是“人的尺度”,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统一协同推进,从而走上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绿色发展之路。与马克思深层次理论剖析相比,恩格斯更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讨论,例如“自然界的报复”“现代社会环境恶化”等分析。在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引用恩格斯的语言和观点。比如,在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举了《自然辩证法》中的例子:“美索不达米亚人为了获得粮食,把大片森林改成耕地,却让那片土地失去了储藏水分的功能,直到今天仍是一块不毛之地;住在阿尔卑斯山南坡的意大利人,把山北坡的树林砍光用尽时,也毁掉了当地高山畜牧业的根基,还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 恩格斯生态观表明“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正是因为吸收借鉴了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和绿色发展思想,“两山”理论才有如此深厚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休养生息等哲理思想,都是古人质朴睿智的自然观。”绿色发展的思想源流是周朝时期的“天人合一”智慧。《易经》中著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它表达的观点即:人是自然的产物,应依循自然之法生存,只有遵从自然规律、遵循四季变化,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才能在自然之中寻求生存发展。人在谋求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不能以毁灭万物为代价,这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天人对立观”。《论语》有言:“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用鱼竿钓鱼,别用渔网捕鱼;可以用箭射飞鸟,但不要射趴在巢穴里的鸟。”孔子的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仁爱之心,也包含了朴素的绿色发展意蕴。《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的生态哲学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同根同源、同宗同理,有着相同的生命基础。人与自然界和谐一致,要抱有敬畏自然、感激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两山”理论正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平衡思想而提出。

2“两山”理论主要内容

第一是绿色价值观,强调“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例如:学者刘向越就曾通过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从生态供给价值、生态调节价值、生态支持价值、生态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对黑龙江国有林区进行了生态价值测算,得到合计近6亿元的巨大财富。如果对高黎贡山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的核算,我们也会得出高黎贡山“绿水青山”生态价值的数字。

第二是绿色发展观,强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旨归,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相统一,改变粗放型短期逐利的发展模式,用低碳、循环、绿色发展取代高碳、线性、黑色发展,使经济与生态相协调”。

第三是绿色经济观,强调“生态保护不仅仅只是保护、修复,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发展,通过科学规划、有序开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第四是绿色民生观,强调“把生态福利纳入惠民工程,突显民生幸福和普遍正义的民生关切,契合为人民谋幸福、以人民为中心、心系老百姓”。绿色民生观体现的是生态需求递增规律。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人先要解决温饱这个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然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不难理解,老百姓在填饱肚子之前没有能力去追求更优质的生活空间和生态环境。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追求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环境和生态产品。

3高黎贡山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主体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角色和使命可以总结为:第一,示范和窗口的作用。自然保护区既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阵地,还是绿色发展的示范,充当了引领和推动角色。第二,内在潜力的作用。自然保护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有着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方面的价值。第三,可持续性作用。自然保护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科普教育功能;通过树立样板意识,有助于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自然教育连接公众传统认知与绿色发展的鸿沟;通过构建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提高当地居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未来,高黎贡山从自然保护区提升为国家公园,推动高黎贡山世界生态保护,是保山建设山水田园城市的底气和自信,而绿色发展、开放创新的定位必须集中展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上。从“两山”理论的高黎贡山实践来看,我们主要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保护好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为子孙后代留下充满潜力的种质资源宝库。二是充分发挥高黎贡山的生态效益、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全方位打造生态服务承载体系,有序推进高黎贡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社区经济增长。三是打造绿色空间格局,创新社区参与式管理机制,让当地居民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来,设置生态护林员、注重社区人员培训、引导社区走绿色发展道路,改善居民生态福利。四是支持引导保护区周边社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建设工程,让“土字号”、“乡字号”向中高端价值链延伸,让农民最大化地享受生态增值收益。五是通过自然教育等方式,面向家庭、学校、社区,培育“生态新人”、“绿色民众”,形成“绿色合力”,构建全民绿色行动体系,推动公众生态文明教育。以科技创新,助力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逐步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4结语

高黎贡山是实践“两山”理论的重要阵地,完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是实践“两山”理论重要前提。高黎贡山作为云南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坚决扛起历史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

参考文献

[1]木晓金.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金融:理念、行动及启示[J].西部金融,2022(10):45-51.

第一作者简介:杨兴亮(1983—),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通信作者简介:徐聪丽(1990—),女,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