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探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1畅珂2畅欣通讯作者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1 肿瘤三科  2  心血管外一科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1-2023.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6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结合患者置管情况和不良事件引发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存留时间为(5.51±1.13)天,明显比对照组存留时间短,出血量为(1.02±0.13)毫升,明显比对照组出血量少,置入操作耗时(11.14±1.21)min,明显比对照组耗时短。观察组患者引发不良事件比例为3.33%,明显低于照组的26.67%(p<0.05)。结论:肿瘤患者临床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改善患者治疗状态,降低不良事件的引发概率,增加认可度,可以借鉴。

关键词: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护理;应用效果

近些年社会快速发展,临床医学技术不断创新,肿瘤检测中有多种检测手段,检出概率不断升高,患者病症有所差异,身体素质不同,在治疗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进行放化疗治疗,这一治疗手段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影响患者治疗后的生存品质。很多肿瘤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日常需要反复进行静脉推移注入时容易影响静脉血管。基于这一问题研究出了留置针穿刺方式,在应用过程中改变原有的推注方式,但是患者也容易出现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加大治疗痛苦。为此临床提出了应用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模式,避免反复的穿刺,做好导管固定工作,改善患者身体血运状态,增加治疗的安全性,预防不良事件的引发,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下面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报告总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21.1-2023.12这一时间段接收的合适的肿瘤患者,选入60例。患者在院根据临床护理差异分组,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按照常规护理程序采取策略,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8.92±2.31)岁。30例为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采取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8.67±2.42)岁。

纳入标准:第一,入院进行病理检查分析,确诊患有肿瘤病症。第二,按照本次研究要求,积极配合进行穿刺活检、超声诊断等医疗措施。第三,家属了解研究,积极参与配合,签订责任书。排除标准:第一,脏器器官存在障碍问题。第二,精神异常。第三,患者身体存在严重的过敏问题。第三,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院采取常规护理方案,日常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根据患者静脉血管状态进行评估,严格按照规范按照传统方法留置针穿刺。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密切监测病情发展情况,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疼痛干预等。科室提前制定相关的健康知识手册,由护理人员在交流中给患者讲解,增加患者认知。如果治疗中患者和家属存在疑问,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答,并且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发挥家属在临床护理中的辅助作用,多基于患者关心和爱护,增加临床治疗的依从性。

观察组实施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下面详细分析。第一,静脉选择。根据患者身体状态进行血管评估,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主要是选择患者肘部正中或者是头部的静脉。第二,合理控制直管走向和长度。根据患者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导管,控制插入走向和长度,操作过程中由护理人员进行引导,让患者调整手臂外展90度,选择合适穿刺点,根据静脉走向,把终点设定为腋下,然后我以此为起点向颈动脉延展到达患者的胸锁关节,最终到达患者的第3肋间隙间。第三,强化培训。护理人员在为患者穿刺前需要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增强个人操作技能,保证为患者科学操作。第四,环境干预。关注患者所在区域环境条件,设定温湿度,在合适区域放置绿植,增加装饰,净化空气。第五,密切观察患者导管情况,及时固定保证稳定性和通畅性,在操作中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执行。

1.3观察指标

(1)根据患者临床置管情况进行记录,获取导管存留时间、出血量、置入操作耗时三项指标数据对比。

(2)根据患者不良事件引发情况进行记录,计算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22.0软件,数据检验需要结合t。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导管置管情况比较

表1两组患者导管置管情况比较表

组别

导管存留时间(天)

出血量(毫升)

置入操作耗时(min)

观察组

(30例)

5.51±1.13

1.02±0.13

11.14±1.21

对照组

(30例)

7.11±1.32

2.67±0.45

16.85±1.37

由上面表1的数据可知,从两组患者的导管置管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导管存留时间为(5.51±1.13)天、出血量为(1.02±0.13)毫升、置入操作耗时(11.14±1.21)min,明显均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患者不良事件引发情况比较

表2患者不良事件引发情况比较表

组别

静脉炎

肢体肿胀

导管脱落

导管堵塞

合计发生情况

观察组(30例)

1

0

0

0

1(3.33%)

对照组(30例)

3

2

1

2

8(26.67%)

由上面表2的数据可知,从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引发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合计引发不良事件1例,占比3.33%,对照组为8例,占比2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肿瘤病症发病概率非常高,病情非常严重,对患者身体危害较大,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时间通过静脉用药,按照传统治疗方法,需要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基于此给患者选择留置针方式,并且在治疗中应用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通过这一手段辅助治疗,避免给患者多次穿刺,减轻痛苦,增加患者在医院治疗的舒适感,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通过这一技术减少穿刺次数,降低该患者静脉的刺激和伤害,有效防止引发不良事件,临床配合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导管存留时间为(5.51±1.13)天,明显比对照组的(7.11±1.32)天存留时间短,出血量为(1.02±0.13)毫升,明显比对照组的(2.67±0.45)毫升出血量少,置入操作耗时(11.14±1.21)min,明显比对照组(16.85±1.37)min耗时短。观察组患者1例引发不良事件,占比3.33%,明显比对照组的26.67%低。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治疗中采取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改善置管状态,避免引发不良事件,可以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广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健康之友,2020(19).

[2]周婕,杨华,蒋灵.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效果探析[J].东方药膳,2020(2).

[3]贺晓丽.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在消化道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