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验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验价值

徐光明

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  邮编:6217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联合应用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4年4月,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是脑梗死组与健康组,其中脑梗死组根据疾病类型细分为进展性脑梗死(n=20例)与完全型脑梗死(n=40例)、根据预后情况细分为存活脑梗死(n=50例)与死亡脑梗死(n=10例)。结果:脑梗死组的CysC、FIB高于健康组(P<0.05),脑梗死组的TT、PT、APTT短于健康组(P<0.05);进展性脑梗死的CysC、FIB低于完全型脑梗死(P<0.05),进展性脑梗死的TT、PT、APTT长于完全型脑梗死(P<0.05);存活脑梗死的CysC、FIB低于死亡脑梗死(P<0.05),进展性脑梗死的TT、PT、APTT长于死亡脑梗死(P<0.05)。结论:CysC、凝血功能可在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中发挥显著作用,还可明确脑梗死类型,预测脑梗死预后情况,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急性脑梗死;预后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病,属于脑卒中,脑供血骤然中断令脑组织坏死,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原因[1]。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存在较高残疾率与死亡率,多数患者的预后不佳。尽早确诊急性脑梗死,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无疑可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可降低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临床多通过影像学诊断疾病,但不同影像学具有不同的局限性,如CT诊断存在时效性差问题、磁共振诊断存在价格昂贵问题[2]。临床需积极寻找其他简单、便捷、经济实惠的诊断方法,辅助临床尽早确诊急性脑梗死,明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此次研究分析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的联合应用价值,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2024年4月,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是脑梗死组与健康组。脑梗死组:男、女各有37例、23例,年龄45-75岁(60.37±3.52)岁,进展性脑梗死、完全型脑梗死各有20例、40例,存活脑梗死、死亡脑梗死各有50例、10例。健康组:男、女各有35例、25例,年龄46-75岁(60.78±3.59)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

1.2方法

受检者均在知情状态下提供空腹静脉血样3ml,确定空腹时间>8h,对血样实施离心分离处理,速度3500r/min、时间10min、半径7.5cm,采集上层血清,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 C(CysC),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检测,检测工作严格遵循相关标准与要求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统计比较。

2·结果

2.1脑梗死组、健康组的检验结果对比  见表一。

表1 脑梗死组、健康组的检验结果(

组别

CysC(mg/L)

FIB(g/L)

TT(s)

PT(s)

APTT(s)

脑梗死组(n=60例)

1.59±0.23

4.41±0.54

10.17±1.08

9.11±1.02

27.01±1.76

健康组(n=60例)

1.11±0.15

2.47±0.46

14.59±1.19

12.99±1.24

34.86±1.92

t值

13.5404

21.1840

21.3048

18.7183

23.3455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不同类型脑梗死的检验结果对比  见表二。

表2 不同类型脑梗死的检验结果(

组别

CysC(mg/L)

FIB(g/L)

TT(s)

PT(s)

APTT(s)

进展性脑梗死(n=20例)

1.40±0.22

3.72±0.46

11.85±1.16

10.09±1.35

30.11±1.99

完全型脑梗死(n=40例)

1.77±0.30

5.37±0.66

8.71±1.02

7.35±1.16

23.62±1.77

t值

4.8888

10.0108

10.7368

8.1641

12.8448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不同预后脑梗死的检验结果对比  见表三。

表3 不同预后脑梗死的检验结果(

组别

CysC(mg/L)

FIB(g/L)

TT(s)

PT(s)

APTT(s)

存活脑梗死(n=50例)

1.38±0.24

3.17±0.35

12.99±1.99

11.65±0.72

31.78±2.17

死亡脑梗死(n=10例)

2.18±0.35

5.68±0.65

7.84±1.85

6.01±0.57

21.36±1.65

t值

8.8777

17.6227

7.5507

23.2977

14.339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发生率较高,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类型,在所有脑血管疾病中占75%[3]。急性脑梗死多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诱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所致,伴随着疾病进展还会诱发各种综合征,包括肢体麻木、偏瘫、头痛、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急性脑梗死起病急骤,进展速度快,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现今多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静脉溶栓治疗,但静脉溶栓存在时间窗。若患者在发病6h内实施静脉溶栓,无疑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部分患者甚至可实现治愈。但早期静脉溶栓的前提是确诊急性脑梗死,明确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故需寻找理想的诊断方式。

有研究[4]指出,急性脑梗死发病前大脑组织会迅速分泌蛋白酶,故CysC明显升高。CysC升高会对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升高血栓形成率。伴随着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脑梗死坏死现象可持续加重,故CysC可在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病情评估中发挥一定的参考价值。凝血及纤溶属于血栓疾病主要病理过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系统、纤溶系统活性异常。FIB属于凝血因子1,是血液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分子量大,浓度高,有聚合功效,会参与凝血过程,FIB含量变化可辅助临床评估凝血功能。PT属于凝血功能指标,可辅助进行外源性因子检验,弥补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检验缺陷,属于内源性凝血系统途径,PT越短代表急性脑梗死病情越严重。APTT可辅助筛查人体内源性凝血系统运行情况,若有机体损伤发生则会导致APTT缩短,可辅助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病情越严重,APTT越短。

综上可知,CysC及凝血功能可在急性脑梗死诊断、疾病鉴别分型、预后判断中发挥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素妮,陈光生,钟碧青,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2,27(6):561-562.

[2] 侯锞咪,陈天文,张红新. 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5):89-90.

[3] 罗巧燕,李伟清,黄玉林.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意义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0):91-93.

[4] 李卫,刘圣勋,肖洋洋,等. 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2021,6(2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