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消失的她》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余梓楠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电影海报是集文字和图像等多模态为一体的语篇,其宣传功能也借助电影海报中多模态元素来实现。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 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对电影《消失的她》的电影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影海报的构图意义可以帮助观众抓住关键主要信息;互动意义能拉近观看者与电影海报之间的关系或者仅仅陈述客观事实;再现意义能帮助观众借助电影海报理解电影内容。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觉语法;

1.研究背景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提出语篇分析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索。进入21世纪的信息技术时代之后,人们的表达方式不再局限于语言。图像和声音的加入能帮助人们更准确、更全面地传达信息。因此多模态语篇分析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模态,也涉及到了非语言模态分析电影海报为了达到宣传和吸引观众的目的更是电影故事中各类符号排列组合地恰到好处。

2.理论基础

Halliday在他的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功能,以及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单位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功能。人际功能是指语言具有表达讲话者身份、判断、态度、动机的功能,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评价等功能。语篇功能指把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的功能。

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图像多模态化分析的三种意义,将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的语言三大元功能延伸到视觉领域,这三种意义分别是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图像。

3.分析内容

本文主要从视觉模态的三种意义: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出发对《消失的她》电影海报进行分析。

t0183fce2de6dfb8e80

图一:《消失的她》电影海报

3.1.电影海报的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是指图像的布局而构建的意义,即图像中成分以某种方式组合而建立语篇的整体意义,是理清图像主次信息和吸引读者的重要途径。

海报的背景是主角入住的酒店,酒店的装潢看起来非常的华丽且具有浓浓的东南亚风情,这间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背景的正中间是世界名画-----梵高的《星空》,这对夫妻因为潜水和《星空》结缘,最后男主想要杀掉女主,用的也是带她去看海底星空的借口,因此这幅画是整个故事的重要线索。但在这幅海报中,没有对“消失的她”--真正的李木子的扮演者进行介绍,这给观众留下悬念,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效果。画作《星空》中心片上方是电影的提档日期,该位置较为醒目,有利于实现提醒图像观看者该电影的放映日期的目的。

电影的中心区域是参演者在剧中的造型图像,其中代表了正义的警察和律师位于四人的中间,呈站立姿态;代表了诈骗团伙的假李木子和杀妻的何非坐在沙发的两侧。且海报中的四人,只有“何非”的头顶上方有叶子。作者认为,海报中人物的排列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蕴含着在正义面前,任何的犯罪都难以逃脱法网的深层意义;二是结合剧情,前期观众和律师(沈曼)都相信了“何非”的爱妻人设,站立的律师因为被叶片遮挡,难以审视事情的真相;在四人排列的中心位置,一袭红色长裙搭在沙发上,正好对应了“她”这一女性特征。上面写着电影的英文名字,由此暗示着“消失的她”的真正死因。

3.2 电影海报的再现意义

再现意义指图像或图像成分间的概念和文化语境的关系。再现意义分为两大类: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消失的她》电影海报属于叙事图像,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在这幅海报中,四个人物整体构成一条横线。海报中人物的的动作行为、目光以及在海报中所处的位置形成不同的矢量,再现每个人物的身份特征。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穿插其中的重要元素在海报上的体现也能给观众带来神秘感。

3.3 电影海报的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指图像人物与图像观看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触、视角以及情态是互动意义呈现的载体。

接触是图像人物与图像观看者通过目光建立的人际关系。海报中的四位人物都与观看者有眼神交流,意在拉近主演与观看者之间的距离,向图像观看者呈现相对主观的内容。但是从眼神来看,四位参演人员的眼神传达出来的含义各有特征:位于海报最左边的“何非”微抬头望着观看者,还带着婚戒的手紧紧地窜着赌博协议,他面无表情,眼神中带着一丝贪婪。位于海报正中间的“沈曼”双手撑在承载着犯罪的沙发上面向观众,同样面无表情,但她的眼神透露出一种正义之感,而两手之间正好是“消失的她”,暗示最终“沈曼”还是查明了事情的真相。警察“郑成”身着警服,却是海报中唯一侧站的人物,这可能暗示郑成的警察身份并不属实;他双手背靠在身后,从画面上来看正好被假的“李木子”遮挡,这暗示了二人有勾连。最右边的假“李木子”眼神中明显带着功利性,表明其假扮“李木子”具有极强的目的性。从姿势来看,她双手置于右侧,是离“何非”最远的距离,而双腿却靠近“何非”呈妖娆之姿,暗示她想通过假扮与“何非”十分恩爱的“李木子”达到目的。

视角建构图像和图像观看者之间的关系。不同视角可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传达不同的意义。《消失的她》电影海报主要采用水平视角中的平视视角,给人一种亲近感。结合整个电影的故事情节的悬疑色彩来看,这样的视角也具备一定的迷惑性,观众看完电影之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情态指图像元素表达方式的使用,如色调、色彩和颜色深度等。《消失的她》海报整体偏高饱和度的深色调,以黑色、红色为主色调。黑色代表了当时故事中人心的黑暗;海报中唯一的红色集中在一条红色长裙上,这里暗示着长裙是被“李木子”的鲜血染红的。画报下方的剧名中的“她”有一撇为红色,同样也暗示着消失的“李木子”已经遭遇不测。从色调上来看,海报中心人物的穿着具有鲜明的人物特色,整个海报的背景颜色偏暗调,这与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中心的红色长裙与周边人物的穿着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能快速抓住图像观看者的眼球。

结束语: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视觉语法的指导下,阐释了视觉莫泰在语篇意义构建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消失的她》电影海报的多种模态布局合理,准确的传达了电影的主题信息,较好的起到了宣传、吸引观众的效果。借助多模态理论,海报创作者高效的将各类元素组合在一起。而具备多模态理论分析能力的观众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报中各类元素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姚慧敏.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0):233-235.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0.119.

[2]蔡彦,赵燕宁.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语篇分析——以《阿甘正传》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01):120-121.

[3]KRESS G,VAN LEEUWEN 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32。

[4] 王毅 . 论视觉语法视角下垃圾分类海报多模态话语分析 [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余梓楠(2002.2-);女:汉族;江西九江人;硕士在读;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