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常规急诊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救转运和急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数据,随机分常规组(n=30)和实验组(n=30)。常规组患者接受了常规院前急诊护理,而实验组患者接受了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转运成功率与急救成功率方面显著高于常规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转运成功率与急救成功率。因此,个性化护理方案可能成为未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重要策略之一。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及时的急诊护理对于AMI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常规急诊护理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但由于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常规护理往往难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的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全面的护理服务。因此,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个性化急诊护理方式,对于提高转运成功率与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数据,其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7.12±6.02)岁。根据计算机分组原则被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实验组(n=30)。本研究已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伦理宣言》的要求。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参与,他们的个人信息将被严格保密。参与者有权随时退出研究,不影响其日常医疗服务。研究团队将尽最大努力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并确保研究过程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纳入标准包括:(1)年龄在18岁以上且70岁以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符合AMI的诊断标准,包括典型的胸痛或不典型症状伴有心电图(ECG)改变或心肌标志物的升高;(2)患者在急诊护理开始前具有稳定的神经状态,无严重的认知障碍或精神病理学症状,能够有效地与医护人员沟通;(3)患者能够理解并配合接受护理方案,或有家属或监护人协助。排除标准包括:(1)已经明确诊断为非心肌梗死性胸痛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患者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不适合接受急性介入治疗的情况;(3)心肌梗死症状发生时间超过6小时。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院前急诊护理,包括静脉通路建立、氧气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吗啡等药物给予,监测生命体征。
实验组患者接受个性化院前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包括:(1)急救流程: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急救方案,包括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及时启动急救措施、准确诊断心肌梗死、实施有效治疗等。(2)多学科小组:建立多学科小组,包括心内科医生、急诊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等,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得到全面、高效的护理。(3)护患沟通:护理团队重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意愿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指导,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信心。(4)转运护理:严格按照转运协议和标准操作程序,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转运成功率:指患者在接受院前急救和转运过程中,成功达到医院急诊科或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的比例。转运成功率的计算包括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需要转运途中中止、是否成功到达目的地等因素。
1.3.2急救成功率:指对患者进行急救措施后,其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急诊科或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顺利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比例。急救成功率的评价主要考虑患者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急救指标,包括心电图改善情况、疼痛缓解程度、血压稳定等指标。
2结果
详细内容见表1。
表1两组转运成功率与急救成功率比较
组别 | 转运成功率 | 急救成功率 |
常规组(n=30) | 24(85.00) | 22(80.00) |
实验组(n=30) | 30(100.00) | 29(97.50) |
X²值 | 4.505 | 4.507 |
P值 | 0.034 | 0.034 |
3讨论
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在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上表现出明显优势,与常规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为0.034)。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实施可能提高了急救护理的针对性和效果。个性化护理团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个体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包括急救措施的选择、药物治疗的调整以及转运过程的管理,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急救的成功率。个性化护理方案可能促进了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和协调。在实验组中,建立了多学科小组,包括心内科医生、急诊医生、护士和心理医生等,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并积极配合执行,从而提供了全面、协调的护理服务。个性化护理方案可能加强了护患沟通和患者参与程度。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沟通,个性化护理团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信心。
综上所述,个性化急诊护理方案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这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尚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冰.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25).
[2]潘露.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 2021, 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