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的策略研究

马万华  刘艳通讯作者

西安大兴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为缩短留置导尿留置时间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筛选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诊治的5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满足研究需求分别设立A组与B组,对患者平均分配,达到每组29例的标准。B组采取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缩短患者的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对比其感染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后,其感染发生率(89.65%)明显低于B组(62.06%),P<0.05。A组患者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后,其治疗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B组(68.96%),P<0.05。结论: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留置导尿患者的治疗情况,对其进行每日监测,详细记录其生活指标变化、尿标本培养等,适时提醒医师是否可进行拔管,合理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有效降低其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缩短留置时间

神经源性膀胱属于泌尿外科高发疾病,其容易因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药物滥用等因素引发疾病,对机体内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疾病主要发病于人体膀胱区域,容易因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潴留、性功能异常等疾病病症,使其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医护人员需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查看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结合CT、MRU、膀胱尿道镜检查等报告进行疾病诊断,后商议出针对性治疗方案,改善膀胱尿道功能[1]。基于此,为深入探讨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将对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诊治的5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缩短留置导尿留置时间提供有效依据,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诊治的5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满足研究需求分别设立A组与B组,对患者平均分配,达到每组29例的标准。A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68~84(74.29±7.31)岁;B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69~83(73.86±7.29)岁;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个人病历资料完整,信息真实无误;(2)出现尿频、尿潴留、性功能异常等疾病病症,经CT、MRU、膀胱尿道镜检查等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3)拥有沟通能力,掌握对本研究信息,自愿加入;排除标准:(1)泌尿系统异常,存在其他疾病;(2)机体状态较差,膀胱功能完全丧失;(3)意识混乱,出现沟通障碍;

1.3 方法

根据CT、MRU、膀胱尿道镜检查等报告,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等,对其采取膀胱留置导尿管法;B组采取常规治疗,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变化。当其生活指标稳定后即可采取治疗措施,将导尿管插入患者的膀胱,并留置便于尿液引出。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缩短患者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医护人员可在每日的查房行动中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询问患者的治疗感受,详细记录患者尿液的变化、留置导尿留置时间以及治疗恢复效果等。当患者的导尿管得到明显的改善,即可提前拔除导尿管。若患者的留置导尿时间≥72h,则需对患者的导尿管情况进行再次评估检测。

1.4观察指标

(1)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采取尿液培养镜检,根据其细菌计数情况。了解患者泌尿系统的感染状况,将其分为感染(细菌计数>110个/ml)及未感染(细菌计数<110个/ml),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例数及感染发生率[2]

(2)检查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其自主排尿后剩余尿液、排尿功能变化以及机体恢复情况等分为显效、好转、无效;

1.5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8.0软件对本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²检验,根据P值判断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组与B组的感染发生率对比

A组患者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后,其感染发生率(89.65%)明显低于B组(62.06%),P<0.05。见表1。

表1 A组与B组的感染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感染发生例数

感染发生率

A组

29

3

89.65%

B组

29

11

62.06%

-

4.613

P值

-

0.0317

2.2A组与B组的治疗疗效对比

A组患者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后,其治疗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B组(68.96%),P<0.05。见表2。

表2 A组与B组的治疗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好转

无效

治疗有效率

A组

29

16

11

2

93.10%

B组

29

7

13

9

68.96%

-

-

-

-

4.038

P值

-

-

-

-

0.044

3讨论

尿路感染属于院内高发疾病,其中有70%-80%的患者是因留置导尿管治疗不当所引发,加重患者的病情病症,影响其治疗疗效。据研究统计显示:美国每年院内感染人数统计约170万,有约10万例患者因治疗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引发死亡,其中有32%的患者属于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管治疗存在密切关联。同时,该疾病的医疗费用较高,每年约增加390 万美元,不仅会危害患者的机体健康,还将对社会造成经济负担。许多医学研究表示:留置导尿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合理控制留置导尿留置时间,预防出现尿路感染等不良反应。通过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压力,提高治疗安全性,为其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据临床研究数据表示:若在膀胱留置导尿管治疗过程中,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容易改变尿道黏膜完整性,降低尿道黏膜免疫能力,从而引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还将降低其治疗疗效。当导尿管与人体尿液出现接触,细菌便会粘附到导尿管的表面,并且分泌出胞外多糖,逐渐发展形成微菌落,后慢慢演变成细菌生物膜,增加感染风险。成熟的生物膜容易因机体内在机制或外部冲刷力影响出现脱落现象,但其脱落的细菌会重新附到导尿管表面[3]。可见,因留置导尿管引发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其生物膜形成越坚固,感染发生率也将随之上升,加重机体不适等症状,使其生存质量大幅度下降。本文将5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控制留置导尿留置时间。A组患者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后,其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并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在临床诊治中,医护人员需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留置导尿留置时间进行安全、科学的监测,对导尿管留置时间进行详细监测和评估,为其提供优质的治疗服务。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留置导尿患者的治疗情况,对其进行每日监测,详细记录其生活指标变化、尿标本培养等,适时提醒医师是否可进行拔管,合理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有效降低其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熙文,赵淼,王海梅.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刊,2023,14(12):1357-1361.

[2]朱亮,潘红霞,张建梅,等.夹闭尿管与自然引流对留置导尿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3,23(4):422-425.

[3]高小平,赵艾,曹清,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调查与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9(1)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