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100024
摘要:在现代工程的发展过程中,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建筑施工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涉及到了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问题。但在传统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所采用的技术过于落后,容易出现裂缝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混凝土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于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通常会通过后胶带设置的形式来解决裂缝问题,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有较多的缺点,包括施工周期较长、整体的成本投入过大等,在处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使得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有进一步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当下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有效优化施工建设方法,更好的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当下提出一种后胶带取消后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方法,既能够保障施工建设的便利性,同时也能够在现场广泛应用开来。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裂缝处理;取消后浇带
在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设置后浇带施工建设的方法来解决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垃圾清扫困难、日常维护成本较高、钢筋生锈、新旧混凝土结构不够牢固等,这些都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些主要是由于工艺所决定的,造成后胶带封闭不好,容易出现渗漏。面对这样的情况,在解决混凝土裂缝的情况中,需要更加注重的是新型工艺的应用,取消后浇带设置之后,着重关注于沉降观测点的分布和观测记录,选择跳仓法进行现场施工,可以有效解决超大、超长、超宽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也进一步提高了施工建设的质量。跳仓法是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个阶段或者是形成若干块,采用间隔施工的方式来解决混凝土施工问题,更是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这种方法广泛应用开来,对于保障工程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一、后浇带的原理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设置后浇带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永久性伸缩缝的问题,以此来防止超长建筑产生变形裂缝的作用。在目前的项目施工当中,设置后的浇带施工工艺广泛应用开来,长期被人们所认同,主要原理在于,在建筑结构的板和墙体施工当中,分40米左右设置一条0.8~1米宽的混凝土施工缝,在此处进行钢筋连接,混凝土采用钢板网进行堵封,形成一个完整结构之后,通过混凝土浇筑60天之后,再次使用比原结构高出一个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后浇带施工,这样既能够解决施工建设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更是有效防止了混凝土有害裂缝的出现[1]。
二、后浇带的缺点
1.停歇工期过长
在设置后浇带的过程中,由于工艺应用的标准不同,在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时,时间需要等待两侧结构混凝土浇筑之后的2个月才能够展开现场施工,这也导致许多工程在设置后胶带时容易影响到总工期。项目施工建设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且周期较长,需要科学合理的调控每一阶段的施工时长,过长的时间会导致整体的成本投入过大,从而产生较大的风险问题。后浇带施工工艺目前广泛应用于现场施工当中,既能够体现出工艺应用的优势,但同时施工较长的问题也是目前各大施工项目所面临的困难。尤其是后浇带在地下结构部位,如筏板基础在底板浇筑后还需要进行回填,这导致现场施工需要经历多道程序,过程十分复杂,逐渐延长了施工建设的工期[2]。
2.处理难度和施工难度较大
后浇带施工工艺的应用主要是解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裂缝问题,由于混凝土施工对于温度的要求相当严格,无论是在浆液混合时还是在后续的养护工作当中,一旦温度并未达到相应的要求,则会容易影响后续的施工质量,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为此,不少项目施工采用后浇带施工工艺,能够针对性的解决目前出现的有害裂缝问题,也能够使得结构更加完整。但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工艺应用十分复杂,需要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之后对其进行保护、清理、凿毛等,这给予后期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为此,目前不少项目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提出需要进一步优化后浇带施工工艺的应用,尽可能的降低对于项目施工现场的影响,也能够降低施工建设的难度,以此来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3]。
3.工程量大,成本高
在主体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完成后浇带设置工作,并在后浇带处完成防护和围栏的工作,需要投入较好的覆盖材料,这样可以确保现场施工建设的质量。若日常缺乏较好的防护,在后浇带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再一次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垃圾的清扫和变形钢筋的整形,这些会导致整体的维护成本增加。尤其是在后浇缝中踩踏变形的钢筋整形是一项工艺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众多的人员进行配合,整理的工期较长,不仅影响到了项目建设的开展,同时也会导致整体成本不断增加。在当下的项目施工建设当中,成本控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旦出现成本超标的问题将会带来较大的风险
[4]。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
在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取消后浇带设置,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首先,需要关注的重点在于项目施工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本工程车库为地下两层,主楼地下三层,地下结构总建筑面积为51236.08㎡,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地下室主要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通过对目前混凝土开裂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发现温度对于混凝土的影响相当之大,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由于属于放热的过程,绝热情况下混凝土内部温度可达到40~70°C。在自然环境下,由于发热和散热的两种因素,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一般在2~4天达到最高,然后逐步降温,从而会产生冷缩的情况,导致表面出现裂缝。针对于这一问题,当下需要不断调整好取消后交代方案的设计,与设计、监理、业主单位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了解具体的情况之后,优化施工方案,观察搅拌站的混凝土浆液搅拌情况,优化配合比,设置测温点,留设测温孔线,精准掌握混凝土施工建设当中温度的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温度所产生的开裂问题[5]。
2.确定取消后浇带方案
在进行确定取消后浇带施工方案的设计当中,首先需要充分遵循国家法律规定,取得各方负责人员的同意,然后针对其中会产生的拉应力等基本数值进行计算,确定浇筑的长度,若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进行一次性浇筑,若超出,则可以通过跳仓法进行优化,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从原材料、配合比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完善施工图纸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对搅拌站厂家的资质情况进行检验,通过全方位的考察之后,确保材料和配合比设计原则与具体的要求保持一致,并完成技术合同的签订。图1为跳仓法施工分仓示意图。
图1 跳仓法施工分仓示意图
3.调整混凝土配比
在混凝土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自身的性能,为此,当下需要针对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做好配合比的优化,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和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首先,需要将水灰比保持在0.4左右,水的用量在170kg/m³左右,不得超过175kg/m³。考虑到冬季和夏季气温变化对于混凝土的影响,在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出罐的温度应当大于等于15°C,而在夏季入膜时,温度需要严格控制在25°C以下,并采用“双掺法”,添加粉煤灰及矿粉,以此来增加混凝土自身的性能。水泥作为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施工建设中选用水化热低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大于350m2/kg,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d抗压强度宜小于27MPa,28d抗压强度的富余系数宜大于1.16。表1为混凝土配合比信息表。
表1 混凝土配合比信息表
强度等级 | 每m3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kg) | 容重mcp | |||||||
水 | 水泥 | 粉煤灰 | 矿粉 | 天然砂 | 机制砂 | 石 | 外加剂 | ||
C30跳仓 | 157 | 230 | 84 | 51 | 155 | 621 | 1072 | 8.4 | 2370 |
C35跳仓 | 154 | 235 | 96 | 54 | 150 | 601 | 1080 | 9.1 | 2370 |
4.钢筋绑扎、模板安装
在取消后胶带的施工方案当中,钢筋的绑扎和模板的安装十分关键,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为此,在钢筋绑扎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合理的构造配筋,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准确掌握钢筋的承压能力和基本性能,当基础底板钢筋和外墙钢筋的保护层大于50mm时,应当加设温度抗裂钢丝网,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对于钢筋结构的影响。另外,在外墙处合理配置加强筋,长度伸出施工缝两侧各15d即180mm,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外墙的抵抗温度应力和变形,以此来达到预期的建设要求。
5.测温线的安装
导致混凝土出现有害裂缝的核心原因在于,温度的把控不够准确,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出现表面裂缝的情况,这些问题在确定取消后浇带的施工建设方法当中,通过测温线的安装,准确掌握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这样能够更好的保障混凝土自身的性能,也能够提高现场施工建设的质量。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电子测温计进行读数,在露天位于基坑内不易破坏处设置普通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气温取读数平均值。其次,在每一个混凝土泵及出料口附近安装测温探头进行混凝土出罐及入模的温度。工作人员需要每隔4~6小时测温一次,直至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一致。若发现温差过大,需要及时反映给技术负责人员,做好相应的弥补措施,这样可以有效规避裂缝问题的出现。
6.混凝土的拌制、运输
在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工作当中,首先需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原材料的基本要求进行拌制,拌制的时间控制在30~60秒左右,确保混凝土不同季节出灌和入膜的温度,符合设计施工当中的基本要求。由于在运输的过程中,大气温度、运输时间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自身的状态,考虑到砂石含水率的变化以及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当下需要对原配合比进行微调,以此来保障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在确保混凝土浇灌连续性之后,提前做好策划方案,规定具体的运输路线以及运输时间,使得现场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
7.浇筑混凝土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有效降低入膜的温度,利用温度检测仪对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变化进行精准检测,记录好相关的数值。其次则是规划合理的交通路线,尽可能的缩短运输的时长,在进行浇筑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实现多点同时浇筑,可以有效缩短现场等待的时间。在浇筑的过程中,及时测量入模温度,根据所测温度通知搅拌站实时调整好拌合温度。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振点布置均匀,振捣器要快插慢拔。针对施工缝、预埋件等部分,需要加强振捣,以此来保障结构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孔洞等各类问题,从而影响到后续的项目质量。梁的捣点可采用行列式,每次移动的距离控制在400mm-600mm之间,振捣主要采用平板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8.养护
在混凝土施工建设当中,良好的养护能够有效避免收缩等问题。基础底板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采用蓄水养护法,以此来保障内外温度相差小于25°C,若遇到夏季气温较高时,可以在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而出现干裂的问题。混凝土柱的养护可以通过包裹塑料膜,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混凝土外表出现裂缝。在外墙的养护中,尽可能晚拆模板,主要通过浇水养护的形式来确保表面的完整性。在养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混凝土表面的情况进行观察,养护时间不得低于14天,以此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完整。
9.保温
保温是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的保温工作当中,可以利用电子测温系统,对现场混凝土以及大气的气温变化进行精准监测,实时跟踪养护措施是否到位,以此来达到温控的目的。若发现内外温差较大时,可以联系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大蓄水深度,保障表面的含水量。另外,在测温的过程中,需要在浇筑之后的第4天,每隔2小时测温一次,记录相应的数据信息,以此来掌握现场防护工作的开展情况。
10.成品保护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需要做好成品的保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后的强度达到1.2MPa以上可以持续施工,在逐步拆除模板时,需要对各部分的模板进行轻拿轻放,严禁利用锤子等其他的工具敲打模板表面,容易对主体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在拆除柱、墙的模板时,需要缓慢移动,避免撞击混凝土墙、柱而导致内部结构受损。针对于独立柱及突出墙面的柱角,位于通道或者运输工具所能够达到的墙阳角等部分,可以通过多层板包裹的形式来降低伤害,以此来确保成品的安全。
结束语
在当前的项目施工建设当中,为了能够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的问题,通常通过设置后浇带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裂缝的出现。但后浇带施工工艺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有较多的不足,包括停工工期长、成本投入过大等,为此,当下根据目前施工建设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取消后浇带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既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同时还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建设工期和成本的投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胜雨,董瑞,张晓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预防与控制策略 [J]. 大众标准化, 2024, (06): 37-39.
[2]许迁迁,孙旭东,库学忠,等.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研究 [J]. 建筑技术开发, 2024, 51 (03): 49-51.
[3]卢万波. 关于控制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探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 (07): 97-99.
[4]蔡朋朋.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裂缝控制及监测分析 [J]. 山西建筑, 2024, 50 (04): 67-69.
[5]徐凯.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 [J]. 佛山陶瓷, 2024, 34 (01):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