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实验小学 (邮编:3643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纲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方向,着重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本文简要分析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一体化教学;目标;实践
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6月颁布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当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倡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改革方向,有效整合各校教学资源,逐步优化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将体育学习、训练、比赛、评价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基于当前体育教学模式,重点优化体育学习时间、训练场地、比赛和评价方式等,以期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达成小学体育教学强身健体、提升运动能力的教学目标,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一、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目标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小学体育锻炼应当以“四位一体”为终极目标,及通过体育课、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学校体育活动,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改变了人们对“学校体育就是跑跑跳跳”的错误认知,这也是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首先是享受乐趣,小学体育教学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设置课程内容、比赛形式时应当重点考虑学生的年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科学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锻炼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完成体育学习,强健体魄,提高运动能力。
其次是增强体质,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高学生的抵抗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当保证学生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并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和锻炼项目,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稳步提升。
再次是健全人格,心理学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可以从性格、责任、情绪、思维四个角度进行,通过有效的体育活动能够促进情绪稳定,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最后是锤炼意志,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健全,通过体育学习和户外锻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和抗挫折、抗打击能力,避免因为心理脆弱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二、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实践
(一)课程设置一体化
小学体育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教授体育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但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综合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应当基于实际教学活动不断优化课程设置,逐步优化课程内容。教育学研究发现,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脉络,当以学科原理为核心,以问题和事实依据为基础,围绕不同学科的不同处理方式设置课程内容,确保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有效性。体育课程是一门以锻炼身体为基础的课程,通过对身体施加负荷来影响学生的运动认知,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人体本身的感觉,例如听觉、触觉、知觉等,课程设置具有极强的学科性,同时强调结构性和全员参与性,一体化设置能够为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之间搭建桥梁,有机整合体育与户外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各项体育技能之间的规律并逐步掌握,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围绕学生设置课程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二)课程内容一体化
调查发现,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重复等特点,多数学生将体育课程当做自由活动时间,并不知道体育课到底要学什么,例如足球、篮球教学等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缺乏规划,仅仅是讲授基础动作,虽然能够起到基础的锻炼身体作用,但是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足球教学为例,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教学内容大多单一且无衔接,导致学生无法很好的掌握足球技能。通过课程内容一体化教学,可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重新梳理课程,一、二年级以足球游戏为主,例如抛接游戏、运球游戏等,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三、四年级以足球基本活动为主,例如学习并训练运球、传球、接球动作等,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的足球专业动作、技能掌握;五、六年级以组建足球校队开展对抗训练、比赛为主,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培养部分学生成为足球特长生。通过课程内容一体化设置,为学生制定更加全面、系统的教学课程,重点围绕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特征,保证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并夯实运动基础,传承并发扬运动文化,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与运动专长。
(三)学与练
“学”的重点在学生,教师应当调整教学模式,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要“学什么”、“怎么学”,并学会用科学的方式评价所学效果,为后续“练、赛、评”开好头。常见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有示范教学法、分解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例如在广播体操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5-10分钟时间为学生进行示范教学,通过自身示范搭配语言讲解为学生示范全套广播体操动作及要领,然后利用10-15分钟为学生进行动作分解讲解,或带领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引导学生模仿练习,最后由学生自主练习,熟悉并记忆动作,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并讨论,相互学习,掌握动作要领。
“练”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方式引导学生将单一动作转化为内在能力,通常与“学”同步进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常见的练习方法有重复练习法、合作练习法、口令练习法等,其中重复练习法最为常用,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动作来掌握要领并提高运动能力,但如果仅有这一种练习方法,学生难免丧失兴趣,导致练习效果欠佳,合作练习法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相互演练动作,指出不足并纠正,以此来加强动作技能掌握,口令练习法指的是教师为动作编撰简单、好记的口令,通过口令能够更快记忆动作并领会动作要领。
(三)赛与评
从广义上理解,比赛也是评价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体育动作、技术要领的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常见的小学体育比赛方式有个人赛、对抗赛、小组赛、创编赛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多校合作,开展“友好赛”、“联谊赛”等,有多样化、趣味性的比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让学生爱上体育课,逐渐形成练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评价是“学、练、赛”全过程的最终反馈和改进依据,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巩固学习效果,还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改建。传统的评价方式就是期中、期末考试,但这种方式比较单一且片面,无法客观、综合的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新课改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从知识、技能、身体素质、文化四各方面开展,评价方式包括口头测试、及时检验、课中及课后评价等,同时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基于体育学科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专长,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赛,真正凸显小学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弢,周健川.小学高段体育训练中学练赛评一体化策略分析[J].拳击与格斗,2023(9):83-85.
[2]郑平平,李晓.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与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3(32):90-92.
[3]宗晓雯.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23(25):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