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常德415799
摘要: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中小学校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途径。然而,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课程体系衔接不畅、教材内容分配不当、教学氛围营造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抓住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机遇,通过明确各学段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育评价标准等措施,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教学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高新时代铸魂育人工作效果。
一、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构建,并非简单地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分为难易程度,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方针,实现阶段性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衔接得当,对各个时期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都有一定的把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以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为核心,统筹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以系统化的方式推动青年学子的发展。”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小学德育融合,要注意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主体需求和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并与地方的传统文化资源相融合,设计出适合于各年级的多样化的中华文化的课程,从而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融合,构建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的有机连接。
二、强化教学资源
共享推动大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格局建设需要注重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的全方位共享。在师资共享方面,应当完善教师交流机制,搭建教师交流对话平台,拓宽交流渠道,在教学研究上以共享优质资源实现协同发展。构建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虚拟教研室,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交流互动,讨论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找到跨学段解决办法,以此从横向上打破学段壁垒。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分析各学段教学内容的优势、特色,集中学习、集体备课、集体讨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教学要素,找到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有关大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相关内容的重合部分与衔接点,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协同联动。探索大中小学育人主体建立校际联动机制,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探索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教师“手拉手”一体化集体备课模式,形成常态化联络机制,健全大中小学一体化纵向备课制度,助力优势互补实现有效衔接。
三、优化教育评价标准
教育评价就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其成效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其成效。在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抛弃一切以分数为依据的做法,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和评价准则,通过制度来推动发展,使他们能够在道德规范、理想信念、政治素养等领域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与此同时,要注意制定一套能够有效地贯穿并符合各个学段的具体教育状况的教育评估规范体系,让评价的衔接能够推动成效的互相认可。在对教师进行评估的过程中,重点是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实际能力进行评估,充分利用评价系统的即时监测和保证和鼓励,将以分数来评定教师、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以升学率评定学校等简化的方式,同时,将教育评价的成果进行公开,并根据定量的资料,对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规律进行分析,使其持续改进。
四、创新是有效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
只有通过大中小学的思政课老师,才能突破学段的屏障,突破自身的学科限制,才能让学生在各个年级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以及社会生活的现实中,达到纵向贯通、循序渐进的目的。要开展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学术讨论会,开展集体备课,确定各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原则;开展了关于内容、载体和方法等方面的集体学习讨论,并根据相同的教育课题内容、各年级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思想,研究了如何划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在此基础上,还应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以变“隔”为“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和传承方式进行创新。互联网的便利,让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以各种形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一节好的思政课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地传播到整个国家,这对思政课老师的教育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每个学段思政老师都可以通过网上的视频进行实时的群体讨论。研究各年级通过丰富课程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来明确各年级的教学重点,使具有时代性障碍、难以理解但内涵深刻的传统文化,既有趣又有趣,又有价值,切实反映出《思政课方案》提出的关于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等方面的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达到这一目的。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之中,是高校思政课践行中华文化立场,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使命,是推动我国高校和中学思政课融合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全体教师要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同心同德,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年轻人的人生根基,让他们学生中华的优良传统,从中吸取最好的精神营养,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冲国教育报,2014-04-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