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平岗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省东辽县 136200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评价反思等重要学习方式。”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的内在潜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受数学,提高探究能力,使每一位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复习旧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为目的的一种固定教学模式,既限制了学生探究未知的能动性,客观上又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同学的主动参与程度。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全面的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受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一、激发兴趣,产生参与动机
探究学习方式的产生,关 键在于能否创设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激活其思维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猜猜新华字典的厚度。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厘米’,所以能很快地说出新华字典的厚度是4厘米多一点;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元硬币,让学生说说它的厚度是多少;然后用直尺量量它的厚度是多少。这一下学生都呆住了一-它不满1厘米,怎么量,究竟是多少呢,学生立即产生想探个究竟的强烈欲望, 这就使单调、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在本阶段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要求、不同的教学目的进行教材处理,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 做好旧知识的复习工作,为知识的迁移、进入尝试探究做好准备,并将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突破口,如引导学生学会揭题提问、 自学提问、尝试提问、辨析提问等,由此产生不同类型的探究主题;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尝试探究的欲望, 增强学生尝试探究的效果,从而使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二、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
这一阶段是整个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点。教师在探究前应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点拨、启发、引导和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尝试自学, 使学生获得经历学习过程、自主探究规律的机会, 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中除应依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讨论问题与要求、深入倾听、参与讨论, 并根据探究内容的需要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 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同时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科学的探究方法。常用的探究方法有:
1.操作一发现一应用,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得出结论 ,并将学习向课外延伸,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真正使 知识转化为能力。
2.猜想一验证,即让学生依据自己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经验、方法,对未知量及其关系等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3.观察一归纳一反思,即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并学会进行反思。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某些公式、法则等大多是通过具体实例归纳推导得出的,而问题的归纳过程,就是观察、思考、发现、反思的过程,也是从中总结规律的过程。 要在归纳反思探究的过程中,培养 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4.类比一联想,即让学生通过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密切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数学原理、方法,推出结论。虽然类比推出的结论必须经过验证,但类 比、联想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提供机会,提高探究能力
首先,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鼓励创新,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探究画龙点睛地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对有关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思维方法及学习方法等清清楚楚。其次,让学生运用探究获得的知识举- -反三地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这一-阶段,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能正确、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既巩固和深化知识,又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更提高概括、判断、推理等学习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展示成果,引发探究欲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们内心有种根深蒂古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就有这种强烈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要满足学生的这种欲望,利用这种感情。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真切可信的知识时,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品尝到发现的快乐。 例如,以往在教学“体积的应用”时主要侧重于公式的推导和相关计算,而我教学这节课时先让每个小组准备一块泥巴(不规则形状),然后上课时说:“我们已经学过几种形状的体积的计算,这块泥巴是什么形体?你们能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吗?小组合作试试看。学生就投入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学生完成了,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有的小组把泥巴做成长方体,测量出长、宽、高再算出体积;有的小组把泥巴放在装水的容器中,让水淹没,再根据升高的水的体积求泥巴的体积。学生的发现让我惊奇,也让我感动。我对每一种做法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得到教师和别的同学的好评时,都高兴的叫了起来:“耶!我成功了。”他们体验到了探究、发现的乐趣。变 “要他探究”为“他要探究。”从而激励学生乐于探究新知识。
总之,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顺应了现代教学的改革要求,使教师由 “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平等中的首席”真正构建了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头脑,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提供自我活动表现的机会,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 转向“探索-转化-创造”,从而实现“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探 ,索性地学”的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荣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探微:福建教学研究,2006 [3]严育著,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隽淳(1996.05),男,汉族,吉林辽源人,本科学历,东辽县平岗镇中心小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