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室),电话13971751872,邮编4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肾衰竭并发症预防过程中采用血液灌流与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维持治疗,而观察组则在维持治疗基础上联合灌流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肌酐、尿素氮、钠尿肽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磷、血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透析期间出现皮肤瘙痒、肾性骨病、高凝血症以及淀粉样病变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于清除患者机体大毒素分子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于本科室及同级科室推广实施。
关键词:血液灌流;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并发症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渐上升。研究认为血液灌流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在降低慢性肾衰竭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被证实是显著的[1]。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中的常见治疗方法,通过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而血液灌流治疗则利用吸附装置,这些装置具有光谱解毒效应或固定的特异性配体,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吸附和排除致病物质,净化血液,并排除体内的多聚氨酸及其分子物质。当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时,其效果更佳。这种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各项生命指标的正常化,从而降低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本文旨在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观察血液灌流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在降低慢性肾衰竭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时,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性分别为27例和18例。年龄最小为29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为(53.9±5.2)岁。观察组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例和20例,年龄最小为27岁,年龄最大为73岁,平均年龄为(52.8±6.1)岁。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下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维持治疗。连续治疗时间为六个月。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4个小时。而联合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应用灌流治疗。灌流过程中运用碳酸氢盐作为缓冲液进行透析,先将灌流器与血液透析设备进行串联通过联合过滤,使患者血流量维持在200~250ml每分钟。2个小时后取下灌流器,继续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至4个小时。在联合灌流治疗的过程中,其血液灌流为每周1次。在联合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同步采用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该药物应用时首次剂量为0.4mg/kg,然后按照透析时间的延长每小时追加5~10mg。透析过程中观察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若有出血倾向则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小剂量应用应对[2]。
1.3指标观察与统计
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后,采取患者清晨静脉血5ml,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主要包括钠尿肽、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白蛋白及红蛋白水平。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类型主要包括贫血、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症、皮肤瘙痒、心脑血管病、高凝血症、淀粉样变、肾性骨病。数据统计分析运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钠尿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磷、白蛋白及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数据统计
组别 | 钠尿肽 | 肌酐 | 尿素氮 | 血磷 | 血钙 | 白蛋白 | 红蛋白 |
观察组(n=45) | 412.4±23.6 | 412.8±6.8 | 52.9±6.7 | 3.5±0.7 | 2.2±0.4 | 26.8±4.3 | 102.9±5.7 |
对照组(n=45) | 419.8±14.7 | 416.8±10.7 | 49.3±5.1 | 6.2±0.9 | 0.9±0.3 | 35.4±4.9 | 125.4±7.8 |
T值 | 0.389 | 0.178 | 0.439 | 8.427 | 6.339 | 153.423 | 22.163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2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8.9% VS 20.0%, x2=5.219,P<0.05,数据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统计
组别 (n=45) | 贫血 | 低血压 | 透析失衡综合症 | 皮肤瘙痒 | 心脑血管病 | 高凝血症 | 淀粉样变 | 肾性骨病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1 | 0 | 2 | 1 | 0 | 0 | 0 | 0 | 8.9 |
对照组 | 1 | 1 | 3 | 0 | 1 | 1 | 1 | 1 | 20.0 |
T值 | / | 5.219 | |||||||
P值 | / | <0.05 |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基本措施,维持治疗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于透析时,其水溶性毒素或者是透析过程中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然而有研究表明,在透析过程中血液中游离状态的磷元素会和水分子结合,导致血液透析过程收到影响,灌流治疗在应用的过程中则充分发挥固态高分子树脂材料的吸附作用,在透析过程中能够表现出对患者血液机体内毒素更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脏病进展[3]。因此将其与维持治疗联合应用于透析患者能够体现出更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相比于对照组在透析过程中,更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磷、血钙、蛋白等基本指标水平,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透析效果,而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宋洁妮,戚超翔,朱琳等.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模型构建 [J/OL].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4, (07): 993-997[2024-03-0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436.R.20240202.1012.014.html.
[2]李晓丹,李金鑫,解吉雄等. 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2, 32 (18): 2785-2788.
[3]杨世明. 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研究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 (A1):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