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052
摘要: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代谢紊乱,其原因可能包括尿酸代谢失调、嘌呤代谢失调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医学在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独到的疗法和较低的风险使得它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本研究聚焦于高尿酸血症,并探讨中医药的疗效。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中医药;疗效
高尿酸血症主要是因为体内摄入嘌呤含量过多,嘌呤代谢紊乱引起[1]。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尿酸结晶并堆积于关节内,使关节及其周围受到刺激形成炎症,从而诱发痛风,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高尿酸血症会引起关节损伤、痛风、慢性肾脏病,同时还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因此,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治疗十分关键。中医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1 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属于“通风”、“痹证”等范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指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可能与先天缺乏营养、不良饮食习惯、情绪激动、外界六淫邪气的侵袭有关,这些都会导致脾胃功能失常,痰湿瘀血相互混杂,从而阻塞血管。朱丹溪的痛风理论提出,高尿酸血症高发于中老年,其特征是喜食肥甘厚味,形体丰腴,故其主要病因是湿浊瘀滞内阻。王孟庸教授提出,高尿酸血症以痰湿瘀浊为标,病因是脾胃不足,气化不能。
2中医治疗
(1)中医辩证论治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证综合诊疗指南》提出,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是胃肝肾阴虚、瘀血阻塞、痰液蕴积、湿热蕴积和脾肾阳虚,冯少华等学者建议采用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和平胃散合五苓散的方法加以治疗,旨在通过滋养肝肾、排出浊血、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依据《金匮》的记载[1],这种疾病的发生原因可归结为:肝肾功能失调、体液渗漏、气血流失、风寒入体、体液滞留、体液积聚3种类型。因此,采取补养肝肾、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是其主要药物,依据情况加以相应的调整,获得良好的效果。近年来,王先敏、李晓玲等学术界的专家们开始深入探讨这种疾病[2],他们将其划归为血瘀、水湿停滞、肾阳虚、湿热、脾气虚、气阴两虚和痰浊障碍六大症状。随着学术界的持续努力,科学的诊疗和有效的预后管理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因此,确定最佳的预后和控制措施也变得尤其迫切。
(2)单味药治疗
有学者[3]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用药规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频药物包括薏苡仁、革薜、土茯苓。研究人员发现,土茯苓可以保护肾脏,减轻关节疼痛,并且能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另外,泽泻与茯苓多糖不仅具有降尿酸作用,还能保护肾脏。
(3)经方治疗
经过一项针对高尿酸血症的研究[4],采用复方土茯苓颗粒的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血尿酸浓度大幅度减少,症状也得到了显著缓解,而且这种方法的治疗效率极高,而且安全性也极佳。也有学者选取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应用常规治疗、革薜大黄汤治疗,结果可见,革薜大黄汤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且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4)中医外治法
一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研究表明[5],通过在他们的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和丰隆穴上施加针灸,能够提升其临床表现。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疗效更加突出。高尿酸血症的研究人员通过采用穴位埋线法和刺络泻血法[6],来改变高尿酸血症的症状。这些穴位包括委中穴、委阳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丰隆穴,这些穴位能够显著缓解高尿酸血症的症状。此外,穴位埋线还能够帮助减轻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如增加腰部脂肪,降低血压程度,以及明显改善肾脏功能。下调尿酸水平。
3 总结
高尿酸血症通过改变尿酸水平来影响人的健康。如果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就可能危害人的健康。这种疾病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运动来缓解。近年来,中医学者对高尿酸血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使中医对此疾病的治疗方法更多,形成独特优势与治疗特点。
参考文献
[1] 陈绮倩,郭洪波. "异病同治"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机制[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6):25-28.
[2] 潘臣鹰,陆文秀,项莲莲,等. 基于中医药社区干预下的和营逐痰固本汤联合苯溴马隆治疗老年人社区高尿酸血症效果研究[J]. 保健文汇,2022,23(16):104-106.
[3] 马丽丽,王先敏.新疆高尿酸血症痰浊阻滞证患者炎性因子外周血基因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研究[J].医学综述, 2019.
[4] 陈志亮,黄霞,顾宁. 名中医顾宁创制化湿降浊方辨治高尿酸血症经验[J]. 陕西中医,2023,44(11):1617-1619.
[5]郑兰奇,于秀辰. 基于数据挖掘的于秀辰教授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用药规律总结[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3,24(8):717-720.
[6] 杜时雨,郝晨晖,官鑫,等. 汤小虎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经验总结[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3,12(10):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