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113号,430013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大量使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情感表达和舆论互动,这对公共舆论的引导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的特点,探讨了公众情感表达如何影响公共舆论的形成及引导策略。研究表明,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更加自发、碎片化和情绪化,这增加了公共舆论引导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政府、媒体和公众三个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措施,旨在促进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与公共舆论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新媒体 公众情感表达 公共舆论 引导策略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众大量使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表达情感、参与讨论,这极大地影响了公共舆论的形成和走向。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表现出自发性强、碎片化和情绪化等特点,这给公共舆论的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与公共舆论引导的关系。
一、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的特点及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表现出自发性强、碎片化和情绪化等特点。首先,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使公众的情感表达更加即时、直接和自发。相比传统媒体,公众可以更自主地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情感表达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次,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呈现出碎片化特点。公众情感表达往往集中于热点事件、个人生活等细碎话题,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第三,公众在新媒体上的情感表达带有较强的情绪化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空间中的情感表达更加直白、夸张和极端,容易激发公众的情绪共鸣。这些特点使得公众情感表达对公共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情感表达的自发性和碎片化,增加了公共舆论引导的难度;另一方面,强烈的情绪化倾向可能导致公众情感表达对公共舆论产生扭曲性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对公共舆论引导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对公共舆论引导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公众情感表达的自发性和碎片化,加大了公共舆论引导的难度。传统媒体时代,政府和主流媒体能够较好地把握公众情绪,有效引导公共舆论走向。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更加自发和分散,很难被政府和媒体完全把控。其次,公众情感表达的情绪化倾向可能导致舆论引导存在偏差。一些极端情绪化的言论和观点可能会引发广泛关注和情感共鸣,从而影响公众对事物的理性认知。第三,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的碎片化特点,增加了公共舆论引导的复杂性。公众情感倾向往往集中于某些热点话题,很难形成系统和连贯的公共舆论,这给引导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总之,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情感表达的特点对公共舆论引导产生了深刻影响,需要政府、媒体和公众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舆论引导的策略与措施
3.1 政府层面的引导策略
政府作为公共舆论引导的主导力量,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引导策略。首先,政府应当加强对新媒体环境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掌握公众情感表达的动向和热点话题,为制定引导措施提供依据。这不仅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体系,还要加强对新兴社交媒体的分析研究,了解公众的需求诉求和情绪走向。其次,政府应当完善舆论引导的制度化机制,建立政府、媒体和公众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公众的信任度和参与度。这要求政府主动加强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协作,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为各方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重大事件或舆论热点中及时发声,引导公众情绪,理性分析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应当主动把握重大事件的舆论走向,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引导社会各界的理性讨论,避免负面情绪的蔓延。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注重网络内容治理,遏制谣言信息的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只有政府加强自身引导能力,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引领公共舆论的走向。
3.2 媒体层面的引导策略
作为公共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也需要创新引导策略。首先,媒体应当密切关注公众情感表达的动态,及时发现并报道符合公众情绪诉求的话题,引导公众理性认知。在新媒体时代,公众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即时,媒体要主动关注热点话题,发现民众关注的焦点,及时提供报道,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引导大家以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媒体应当加强专业化报道,深入分析事件本质,为公众提供客观理性的信息,努力消解极端情绪化言论对公共舆论的影响。这要求媒体打造专业化的新闻团队,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原因,做到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力求平复因感性表达而引发的负面情绪。与此同时,媒体还应当加强对自身报道内容的审核把控,杜绝夸张炒作或者煽动性言论的出现。媒体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增加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回应公众诉求,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新媒体为传统媒体和公众之间搭建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平台,媒体要主动邀请公众参与讨论,倾听民意诉求,及时回应关切,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共同塑造理性有序的公共舆论。与此同时,媒体还应当加强自律,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总之,只有媒体自身提升引导能力,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引导公众情感表达,塑造理性有序的公共舆论。
3.3 公众层面的引导策略
作为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舆论形成的主体,公众在引导公共舆论方面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公众自身提高媒体意识和公民责任感,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参与到公共舆论引导中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公众作为公共舆论形成的主体,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和网络公民意识。这包括增强对信息的判断能力,理性看待网络上各种言论,避免被情绪化的言论所牵制。同时,公众还应当树立良好的公民责任意识,认识到自身在公共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应尽的义务。只有公众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公共舆论引导中来。除了提高自身素质外,公众还应当主动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当中,为公共舆论的理性化贡献力量。这包括积极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参与到重大公共政策的讨论中,为社会公共利益发声。同时,公众还应当运用理性和互相尊重的态度进行交流和辩论,推动公共舆论朝着理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舆论引导工作需要政府、媒体和公众三方面共同参与与协调。政府应当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舆论引导提供制度保障;媒体应当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公众则应当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只有三者通力合作,才能推动公共舆论引导工作不断深化,促进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昕娜, 谢明远. 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 新闻与写作, 2021, 11(3): 19-25.
[2] 朱红梅, 张明明. 网络舆论引导的路径选择及实施对策[J]. 编辑学刊, 2020, 32(1): 46-52.
[3] 王晓东, 李小勇. 社交媒体时代公共舆论引导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J]. 新闻战线, 2019, 9(2): 65-70.
[4] 张兴, 李丹.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舆论引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现代传播, 2018, 40(3): 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