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和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当前阶段,乡村生态发展是振兴美丽乡村的主题之一。将各乡村别具特色的文化好好传承下去,是景观园林行业未来发展不容忽视的部分。在大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生活舒适的乡村或许将成为人们缓解压力、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因此,打造舒适的乡村环境,同时传承乡村文化,是景观园林行业工作者们面临的挑战及机遇。本文根据乡村生态建设现状,分别从乡村植物配置对宜居环境的生态多样性、乡村景观观赏特性及对乡村经济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在乡村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便于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乡村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乡村生态;植物配置;景观;生态
引言
乡村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重要内容,从党中央开始提出至今,已有近十五年的时间,并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分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乡村生态、新农村等建设浪潮正逐渐强大,欲赶上城市建设的步伐,成为各地乡村建设的主流。如各地的乡村生态建设不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还打造出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加,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乡村生态建设指南》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2018年9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发布,其中提出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乡村生态。当前,新农村建设往往重视建筑改造,而忽视了植物对乡村环境的重要性。乡村生态建设受到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哪一因素影响,植物的选择与运用这一因素是最基础的,是先决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景观植物配置对乡村生态建设效果的影响。
1 乡村生态多样性景观植物的选择及影响
打造生态型乡村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物多样性是乡村生态宜居环境的重要体现与保障,也是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乡村生态建设离不开生态环境的营造,生态环境的营造需要景观的支撑,特色景观必须选择适宜的植物。景观,它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植物与其他元素有效配合而组成的。在进行景观植物选择时,应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构建,应符合当地已有的生态模式或有利于当地生态模式的良性发展。如农村河道、溪流、池塘等地是营造农村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要场地,能较突出地体现乡村生态景观特性特征。其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的配置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沿道路边缘的绿化带应考虑植被和植物的生态功能,一般种植较低矮的灌木、地被或者草坪,可选用女贞、黄杨类;集中的大片绿地应注重植物群落的配置,要采用三层或四层的乔灌草结合的群落结构;对于公园和小游园,由于居民经常在此锻炼,除了考虑植物群落的配置之外,还应考虑到居民的健康问题,适宜栽培一些对健康有利的植物,如能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或挥发杀菌消毒物质,如马尾松、亮叶桦、栓皮松等。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此可选种对二氧化硫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如臭椿、夹竹桃、银杏、罗汉松、龙柏等。
(2)体现地方特色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不同的环境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存活和生长。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了解选用树种的生长习性,采用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选用树种能在本地区正常生长,如国槐、紫薇、樱花、紫荆、羊蹄甲等。所以在条件适合的场所,应多栽培这些植物,以体现地方特色。
单一植物及过多的栽植就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特性及生态平衡,尤其是引进外来树种。如某些地方栽植桉树过多导致的土壤酸化和土壤保水量减少等情况比比皆是;某些地方引进白杨树进行栽植用于造纸原料,由于其繁殖技术简单、成活率高等优势,许多地方将原来的荒山、滩涂等地普遍栽植白杨,导致生态严重失去平衡的情况屡屡发生。所以,尽量选择当地适植、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品种,并将这些植物品种有机地结合和搭配配置在景观中,这样能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符合生态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景观植物品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特色乡村,打造宜居环境的重要基础。
2 乡村景观植物的观赏特性分析
景观是多元素、多层次、多颜色、多形式的综合体。首先,无论是植物的种类、高矮、颜色、变化等,还是各植物之间的搭配组合,都直接影响景观的观赏性。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将其与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和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其效果更好。运用彩色树种,包括彩叶乔木及花灌木、宿根花卉,打造三季有色彩,四季常青的明显季相变化的景观。如黄栌、红叶千头椿、银杏(春绿,夏花,秋果或叶红黄);雪松、龙柏、云杉(四季常青);紫薇、榆叶梅、蜡梅、木槿(花期花色不同且花期长);红叶石楠、景天、沙地柏(四季常青且部分冬天叶红);千屈菜、福禄考、鸢尾等宿根花卉(可露地越冬地被增加色彩)。
其次,植物生产的规模也会影响观赏性。如在乡村旅游特色景点打造时,“花海”是很多条件适宜地方的首选。其视觉的冲击力较大,可游玩观赏程度较高,让人流连忘返、记忆深刻。那么,营造花海时就必须选择颜色鲜艳、花期较长、区域适宜的花卉品种,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多品种搭配连作套作后实现花海的四季变换,提高景观观赏常年性。
再次,景观植物在进行配置时还要考虑一些植物对人的影响因素,避免有毒素、有异味、有过敏物质的散发,另外可配置开放性的草坪,以供人们接触绿地、应急避难。同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的药剂以减少污染,多以生物或人工的有机方式进行养护,这样对当地的生态保护和区域形象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景观植物的选择对乡村经济的影响
乡村自然环境无疑是吸引游客到来的第一要素,也是乡村不同于城市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优势。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于城市,乡村一般开发程度有限,需要深入挖掘潜在的自然资源,在不破坏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寻求一个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在维持乡村优势风貌特征的前提下,提升便利性和舒适性,才能对外来游客形成长效的吸引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培育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花卉苗木产业就是乡村形成一特、一品的优势产业,既能在适当规划后形成观赏旅游要素条件为乡村旅游增加经济收入,又能直接作为地方特色农业产品向外出售产生直接商品经济收入。例如湖南浏阳是“中国花木之乡”,造型独特的红檵木、罗汉松、桂花、杜英、红叶石楠等是当地作为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植物品种。而云南昆明通过建设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平台带动云南多个乡村花卉生产大产业发展,供应全国80%的鲜切花。
水稻、玉米、荷花、桃、李、甜瓜、辣椒等多种瓜、果、蔬常规栽植作物在近几年也成为打造乡村生态景观的“香饽饽”,利用其改良后的特性或本身的特殊属性结合创意栽植设计,展示不一样的农村。彩色水稻,即指叶色、穗色等为常规的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水稻,这些水稻不仅可以食用,还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利用彩色水稻进行的“农田彩绘”“农田拼图”等,既扮靓了乡村生态,也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尝试。
“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研、悟”是旅游业十大要素。同样,对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也必然有着其内在的核心构成要素。在体验式休闲农业发展中,非常注重植物品种的选择。多品种、多形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给人味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全方位体验。采摘作为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新型休闲业态,以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强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农业采摘不仅类型可以丰富多样,像草莓、葡萄、番茄、樱桃、柑橘、茶、杨梅、特菜、小西瓜、桃、苹果、枣、柿子、核桃、荔枝、柚子、莲雾、琵琶、龙眼、板栗、灵芝、蘑菇、茶叶等,都可以成为人们采摘体验的对象,而且还可以深度挖掘,进行细分,比如针对儿童、情侣、残疾人士等各类人群打造不同的采摘环境。
乡村往往具有自身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符号,这些人文特征可以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区别于城市与其他乡村的招牌。这里所说的乡村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建筑、图文、历史、语言等有形的文化,也包括生活在乡村中的居民和其他,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物多样性无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要素。特别是伴随着现在游客对旅游的标准和要求也在逐渐提升,也不再如以往仅仅满足于观看式的旅游方式,也希望参与到当地生活中,切身体验乡村。这就要求乡村景观要让村民参与进来,增强乡村景观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真正融入乡村文化内涵,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4 结语
总之,建设乡村生态,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是基础,是关键。本土植物资源的开发、彩叶植物的运用、观花植物的应用、多品种植物群落的配置等专业技术都将在未来乡村生态建设和发展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韩酉廷.“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J].现代园艺,2023,46(19):138-140.
[2]王绍增.论中西传统园林的不同设计方法:图面设计与时空设计[J].风景园林,2006(6):18-21.
[3]梁永祥.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景观改造实践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30):42-43.
[4]杨华.景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乡村科技,2021,12(26):90-92.
[5]肖旋,林辉.城市化影响下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城市林业,2011,9(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