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1
/ 2

乌兰牧骑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探析

额尔敦木图

新巴尔虎左旗乌兰牧骑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200

摘要:“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意为“红色的树枝丫”“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内蒙古自治区为活跃、提高和丰富广大农牧区的文化生活,在农村新办许多俱乐部、文化馆、广播站、歌舞团,在牧区则建立新式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时至今日,乌兰牧骑遍布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发掘乌兰牧骑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乌兰牧骑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关键词:乌兰牧骑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前言: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60多年服务基层的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乌兰牧骑精神。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乌兰牧骑精神的内涵所在。乌兰牧骑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纽带,也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动力。

1.乌兰牧骑精神的基本内涵

1.1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根基灵魂,渗透着数代乌兰牧骑人的家国情怀。乌兰牧骑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建立的文艺团体,红色是乌兰牧骑精神最亮的底色。无私奉献生动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当中,广大乌兰牧骑队员始终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不计得失、忘我工作,始终为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历代乌兰牧骑队员顶风雪、冒酷暑,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坚持为广大农牧民服务,忘我奉献,即使牺牲个人利益也心甘情愿、毫无怨言。乌兰牧骑永远把维护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1963年,翁牛特旗乌兰牧骑在前往演出途中突遇一处草场失火,队员们不顾疲劳和危险纷纷投入到灭火行动中。“有的扯下了头巾,有的脱下了棉袄,还有的用双手扬沙土,用柳条扑火,与火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演员们忘却了疲劳,忘却了午餐,保护了集体财产免受损失”。他们的英勇和无畏受到了当地干部和牧民的一致传颂。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生动事例只是无数乌兰牧骑无私奉献先进事迹中的一例。翻检档案、报刊和回忆录等文献资料,这样的感人记述比比皆是。无私奉献贯穿乌兰牧骑工作始终。可以说,无私奉献早已作为精神基因融入乌兰牧骑红色血脉当中,经过不断沉潜和代代传承,早已熔铸成为乌兰牧骑精神的根基灵魂。

1.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乌兰牧骑精神之魂。乌兰牧骑精神经久不衰、永葆活力,主要在于创新,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紧跟时代潮流,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在创作中,乌兰牧骑挖掘优秀的民族遗产和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并且结合当下时代涌现出的新作品、新的趋势,丰富自身的艺术表演能力,奉献更多的高质量的演出。乌兰牧骑在思想上创新、理论上创新、实践中创新,凸显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在初创时,很多队员都有思想负担,提出“一专不能多能,多能不能一专”,通过思想上的教育,队员们逐渐认识到“一专”和“多能”并不冲突,“队小可以办大事,人少能为多数人服务。”此外,队员们大多数出生于农牧民家庭,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进过专业艺校,很多队员从内心深处认为自身并无创新能力,提出“自身创新就是‘瞎子白费蜡’,认为就是我们自己搞出了好节目群众也不会喜欢,有这个时间不如到外地去学习一些节目呢!”经过多次讨论学习,队员们逐渐克服内心的恐惧,开始进行自我创作,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创作了一系列经典曲目,其中《把一切献给党》《乡村的呼唤》《土默川情歌》《打樱桃》《西口好人》《双圪梁》《幸福河》《顶碗舞》《只因有了共产党》都是经得起时代和社会检验的优秀作品。乌兰牧骑紧跟时代的潮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1.3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力量源泉,推动着乌兰牧骑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为乌兰牧骑工作实践过程提供了不竭动力。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经过十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胜利,到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面貌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但是,内蒙古自治区有“广大的农区和牧区,全区人口的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牧区”,“恢复和发展各项生产事业,建设繁荣的内蒙古自治区,逐步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是全区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根本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面积广袤,广大农牧民居住分散,交通条件相对落后,这意味着乌兰牧骑成立之初就面临着艰巨的工作任务。60余年来,乌兰牧骑始终秉持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和其他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扎根基层、辛勤耕耘,始终坚持“四个不分”原则,即“不分环境好坏,以苦为荣;不分观众多少,有求必应;不分场地条件,见缝插针;不分路途远近,送戏上门”。为农村牧区、厂矿企业、边防哨所送去一部又一部文艺精品。

2.乌兰牧骑精神的时代价值

2.2.2推动革命文化的培育弘扬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它来源于革命实践,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优良品格,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蕴含着勇敢奋斗、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等中华民族生动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培育和弘扬革命文化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革命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激发认同,产生共鸣,为坚定文化自信注入强劲动力。

2.2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乌兰牧骑在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民族地区蕴含丰富的文化养料,因此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是乌兰牧骑的重要职能。乌兰牧骑在积极发挥自身职能的过程中也促进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第一,弘扬乌兰牧骑精神能够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乌兰牧骑具有较高的文艺原创能力,能够根据重大现实题材、历史题材、革命题材进行艺术创作,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农牧民新生活。第二,弘扬乌兰牧骑精神能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乌兰牧骑具有灵活机动、一专多能的特点,便于为分散居住的牧区及边远的村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乌兰牧骑精神是推动民族团结的磅礴动力之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基础。乌兰牧骑精神充分继承了中国革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发展了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姜英敏,高益民.博学与慎思[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

[3]杨增岽,杨国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前沿论域[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20.

[4]刘晓堂,刘静静.乌兰牧骑研究史料述略[M].鹿城学刊,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