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河道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3
/ 2

信息技术在河道管理中的应用

雷梦岗1 丁凡2 黄明3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大荔河务中心 陕西 渭南 715100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大荔河务中心 陕西 渭南 715100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华州河务中心 陕西 渭南 714100

摘要:采取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完善河道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如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定位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数据采集终端及远程客户端等,能对河道状况、涉河工程建设情况做出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各项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分析,生成相应的数据分析处理报告,并实时上传至共享平台,为综合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河道管理;应用

前言

我国河道主管机关为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河道主管机关为该行政区域水行政主管部门。河道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与水利、水电、环境、社会、经济等领域均有密切联系。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河道维护、河道整治、河道利用及污染防治,落实到具体工作项目上,可细化为河道巡查、采砂管理、岸线管理、涉河项目管理及河道环境管理。如今,我国正积极推行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河道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旨在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借助信息技术的智慧化、智能化特征,构建全自动监管体系,实现对河道的动态化监控及管理。

1河流河道管理的重要性

1.1防洪效益

中小河流是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缓解季节性降水带来的防洪压力,对防灾减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型河道能够缓冲和调节降雨径流,发挥防洪功能,以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和损失。通过科学管理河道,加强河道的水土保持和排水能力,能够提升抗洪能力,从而减轻洪灾所带来的破坏和影响。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小河流整治工作不到位、泥沙大量堆积,进而难以发挥其防洪功能。此外,河道两侧时常发生的“破堤种植”现象也会对河道防洪管理造成巨大影响。河道边种植不仅容易造成河水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进而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过度种植的植物不仅会增加河道边的自然灾害等风险,还会破坏河道本身。种植的植物根系会在土壤中穿孔,使得河岸的土壤变得松软,从而导致河堤结构稳定性降低,就可能发生河道岸壁倒塌、河底淤积等问题,并且加重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1.2经济效益

首先,对河道实施治理工作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河流航道的运输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既可以让过往的船舶通行无阻,又可以为观景船提供观景环境。其次,中小型河流大都流经城市居民区,对其开展综合治理,能有效地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增加河道及沿岸土地的经济效益,提高两岸商业用地的经济价值,包括周边居民的生活价值,以及周边商业区的旅游价值和客流价值,其相关工作对其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中小型河道不仅为农业和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水源支持,也为旅游、渔业等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因此,合理管理和利用河道资源,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生态效益

河流综合治理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小河流内部与沿岸的生态环境,为中小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小型河道是许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良好的河道管理可以保护和恢复河道生态系统,为维护物种多样性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进而促进生态平衡的维持。我国河流水系四通八达,改善其生态状况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2实例分析

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一项重大的河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全长143公里,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旨在缓解中国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了一套监控系统,包括监测系统、智能水利系统、远程测控系统等,实现了对工程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管理。具体而言,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有如下几个特色:建立流域数据整合平台,实现流域多源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该平台集成了水文、水质、气象、地质等多方面的信息,为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全面而精确的数据支撑。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项目采用远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工程运行状况,包括水库、渠道、泵站等重要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智慧水利系统的构建:构建了智能化水利系统,实现了对水资源进行智能化调度与优化配置。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水资源供需预测与分析,为水库调度与调度提供科学依据。远程测控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项目采用远程测控系统,实现了对关键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智能管理;该系统能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实现设备远程故障诊断与维修,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与安全水平。信息安全的保证:该项目对信息安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中包括数据的传输与存储的安全控制,以及对网络的攻击与入侵的防御,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通过上述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管理的智能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决策的精准化,为项目的高效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工程实例表明,信息化技术对河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它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功实施,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在河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构建数据整合平台,应用远程监测系统,构建智慧水利系统,实现远程测控,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实现对项目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效率与安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为其它河道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对推动河道管理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河道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我们既能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河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现状,又能清楚地看到,信息化技术对于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智能决策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安全、标准不统一、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从技术创新,加大投入,培养人才,建立标准,建立安全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使河道管理朝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项目的安全运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加强经验的交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应用,推动河道管理体系的现代化。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河道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实现河道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海军.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水利应用及其发展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3(11):164-166.

[2]李成,马龙星,郭海泉.信息化技术在河道监管工作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3):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