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创新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3
/ 3

“三全育人”视角下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创新模式研究

武春梅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0

摘要:在当今高等教育中,“三全育人”已成为引领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成为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论文旨在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探讨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创新模式,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深入分析实践育人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实施策略,本文旨在为高校提供可行的育人模式,并对其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以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三全育人”;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引言

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和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三全育人”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学生。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因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备受关注。然而,当前实践育人模式仍面临着理论探索不足、实施策略不够成熟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探讨其在“三全育人”框架下的创新和发展,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1“三全育人”视角下校地共建实践育人的意义

1.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在“三全育人”的视角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得到充分培养。通过校地共建实践项目,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财经类专业中,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同时在实践过程当中实地参观企业生产线、参与产品设计与制造,学习财务管理流程等形式,以此为基础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性学习不仅能够更为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更为有效的增强其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此外,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也能够更为有效的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自身审美情趣。

1.2加强产学研结合

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高校与社会产业界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通过校地合作项目,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等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技术攻关等合作,以此为基础,也能够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社会影响力。例如,在信息技术领域,学校能够更为有效的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项目,通过相应的工作模式能够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从而也可以更加有效的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此外,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还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和实习机会,通过相应的方法增强其职业竞争力。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学生能够更为有效的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行业动态,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参与校地合作项目,了解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为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1.3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

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意义还体现在促进了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了具有跨领域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传统的学科分类下,学生一般情况之下主要只接触到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全面了解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跨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使其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思想,拓展了学科边界,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例如,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中,一般情况之下主要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校地合作项目,工程学院的学生能够更为有效的与医学院的学生合作开展生物医学工程项目,共同解决医疗领域的难题。这种跨学科合作不仅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还能够更为有效的激发创新思维,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2校地共建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

2.1建构主义理论

首先,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校地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包括校园、企业、社区等不同的场景和资源,学生能够更为有效的在这些环境中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以此为基础能够进一步促进其知识的建构和应用能力。其次,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学习的社会性。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要求学生与教师、企业导师、同学等多方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和互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学习的个体性。每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轨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发挥其潜能和创造力。因此,在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2.2社会学习理论

首先,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的社会性。校地合作项目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社会交往机会,学生能够更为有效的与来自不同背景和领域的人进行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从他人身上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其次,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的观察和模仿。在校地合作项目中,学生一般情况之下主要需要模仿和学习企业导师或教师的行为和做法,以此为基础能够进一步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最后,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的反思和总结。在校地合作项目中,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此为基础能够进一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做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3“三全育人”视角下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创新的难点

3.1教育理念转变的挑战

首先,学校和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一步的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角色转变为以引导、激励和服务为主的角色。有关工作人员需要更加有效的与企业、社会资源密切合作,并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共同设计实践项目,偶尔也能够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全面发展。例如,在工程类专业中,学校需要更为充分的与企业合作,设计实践项目,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中,结合实际的情况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其次,评价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传统的评价在实际的落实过程当中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而“三全育人”要求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一般情况下包括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因此也需要学校和教师创新评价方法,具体而言,需要进一步的在考核项目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价工具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细化。例如,有关工作人员能够更为有效的采用实践报告、项目成果展示、团队合作评价等多种形式,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2校企合作的协同难题

首先,校企合作需要实际的工作中克服双方的沟通和理解障碍。学校和企业一般情况之下有着不同的目标和需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来理解彼此的期望和要求。例如,学校可能在具体的发展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而企业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由此为基础双方需要在沟通中达成共识,从而也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合作共赢。其次,校企合作需要解决资源共享和利益分配的问题。在校地合作项目中,学校和企业在一般情况之下需要共享各自的资源,具体内容主要包含师资力量、实践基地、资金支持等方面的资源。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双方可能会出现利益分配的问题。例如,学校在实际的发展中可能需要向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获取实践资源,而企业就一般情况而言可能也希望通过合作项目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双方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一步通过协商和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

4“三全育人”视角下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创新策略

4.1建立跨学科综合实践平台

在实践“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建立跨学科综合实践平台是一种创新策略,相应的工作在落实中能够促进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的发展和完善。这样的平台能够更为有效的提供一个集合校内外各种资源的场所,以此为基础,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和交流平台,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实现全面发展。例如,某大学建立了跨学科综合实践中心,相应的中心集合了学校的各个学科资源以及与企业合作的实践资源,并且在具体的工作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实践平台。学生能够更为有效的在这个平台上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具体而言,实际的内容包括工程、医学、艺术、管理等多个领域,并且能够进一步的与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通过建立跨学科综合实践中心,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合多种资源的平台,以此为基础,也能够更加有效的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有效的跨越学科界限,参与到各种实践项目中。相应的实践平台不仅能够更为有效的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在一定情况之下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相应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4.2推行导师制度与企业导师联动

导师在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不仅是学生的指导者和支持者,还是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联系人。通过在具体的发展过程当中与企业导师的联动,能够更为有效地发挥导师的作用, 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比如,某高校推行了导师制度,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邀请企业内部资深专家担任学生的导师。相应的企业导师不仅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同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能够更为有效的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并且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方向。通过推行导师制度与企业导师联动,学校在具体的工作中有效地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指导服务。企业导师不仅能够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之上能够更为学生提供行业内部的资源和信息,基于相应的工作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相应的创新策略能够更为有效的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也能够进一步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3开展跨界合作项目

跨界合作项目在实际的构建过程当中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促进学生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实践,基于相应工作的模式能够更为有效的帮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例如有一所大学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展了一个跨界合作项目,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相应的项目邀请了环境科学、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生参与,通过更加有效的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方案设计等方式,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共同解决当地环境问题,也能够进一步的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跨界合作项目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能够更加有效的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平台。学生通过项目参与和合作,学习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会更加充分的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结语

在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中,我们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深入探讨了“三全育人”视角下校地共建实践育人的意义、挑战和创新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未来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是与社会、产业紧密结合的。只有通过学校与社会的深度合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阎跃观,刘吉波,郭俊廷,等.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高校协同育人与实践基地共建模式[J]. 测绘通报,2021(11):155-160.

[2] 肖荣辉. 政校企协同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路径重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5):143-148. DOI:10.3969/j.issn.1003-2614.2023.05.022.

[3] 赵红梅,王文华,马剑锋. 数智化会计人才培育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J]. 财会通讯,2023(22):151-155.

[4] 胡定荣. 关于高质量课程治理体系与育人实践体系关系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3):53-61.

[5] 陈翠峰,梁文能,卢朗滢. "一站式"学生社区视域下"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J]. 高教探索,2023(6):20-26. DOI:10.3969/j.issn.1673-9760.2023.06.004.

[6] 王力纲,白秀梅,方岩雄.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校外实践教学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3):238-243. DOI:10.19927/j.cnki.syyt.2022.03.048.

[7] 邱容机,黄志坚,李淑萍,等. 动物医学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J]. 家畜生态学报,2022,43(7):94-96. DOI:10.3969/j.issn.1673-1182.2022.07.017.

[8] 何珂. 高校附属医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卫生资源,2023,26(2):228-232. DOI:10.3969/j.issn.1007-953X.2023.02.016.

[9] 秦靖然,高荣鑫,林敏建.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嵌入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0):64-67.

[10] 付莉莉,孙海双,张智英. 校地共建图书馆运行管理模式探析[J]. 图书馆建设,2013(5):84-87.

[11] 何文章,王仲民,宋培培. 校地共建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J]. 中国科技产业,2017(7):74-77.

[12] 王仲民,宋培培. 校地共建研究院运作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 天津科技,2017,44(9):19-22.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 

课题批准号:NGJGH202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