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周边城郊融合类村庄的规划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双重挑战。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提出了创新的规划策略,旨在实现城市周边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市周边、城郊融合、村庄规划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发展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些地区既承载着城市的功能延伸,又具备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面临着土地利用冲突、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城市周边地区实现农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周边的城郊融合类村庄的规划策略,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提出了创新的规划策略,包括土地利用优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农业与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措施。
1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1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特点:
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地区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地理位置靠近城市,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市场接触机会。其次,这些地区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拥有较好的生态基础。第三,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和问题。
1.2 面临的发展问题和挑战:
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土地利用冲突突出,城市扩张导致农田被占用和破坏,农民土地收益减少。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城市周边地区存在着工业污染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问题,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第三,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水电、通讯等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此外,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产业发展滞后,缺乏多样化的经济支撑。
2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案例分析
2.1成功实施城郊融合的村庄案例介绍:
2.1.1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
首先,陆良县坚持基础设施融合的理念,通过"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的设计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乡村原有的风貌和格局。他们实施了小三园、特色巷道、村史馆、党群服务中心等项目,使村庄的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村容村貌也不断提升。其次,坚持产业融合的原则,通过发展"土特产",将农业与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起来,建立了充满活力、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的乡村产业体系。他们打造了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种植水生经济作物如莲子和藕,通过电商销售平台和商业业态的引入,创造了就业机会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坚持文化融合的原则,通过开发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将乡土文化与流行文化创新融合起来。他们收集整理了本地的人文故事,总结提炼了"清河精神",并创办了文创工作室和荷花里书法协会,组建了民间文艺队伍,为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1.2重庆市大足区棠香街道-棠香人家
棠香人家在农业、乡村创新和旅游领域,将推动城市、景区和乡村的融合发展,形成"城乡互融、景乡互补、镇乡互通"的协同发展格局。城市区域将成为区域农业数据中心、交易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集聚资源要素,推动区域发展;而作为乡村创新中心的棠香人家则加强与城市区域的联动,推广示范中心、粮食供应和城郊休闲等功能。依托棠香人家打造区域乡村创新协同发展中心,提供一站式乡村创新服务,展示和交流区域乡村创新成果,打造区域乡村创新服务的高地,并输出乡村创新服务模式,推进乡村创新发展。并与研发中心进行合作,利用棠香人家的农业创新中心,共享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承担农业新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等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任务。同时,加强与旅游景区的联动,通过游线联动、产品互补、客流互送等方式多管齐下,树立大足旅游品牌,形成联动共荣的格局。
2.2规划策略总结和归纳
通过对成功实施城郊融合的村庄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划策略:首先,土地利用优化是关键,通过合理规划和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和农村的有机连接。其次,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必要的,通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景观品质,吸引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和休闲活动。同时,农业与乡村产业发展也应得到重视,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最后,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城郊融合的基础,通过改善农村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与农村的互联互通。
3城市周边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策略
3.1土地利用优化
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确保农田保护和城市用地合理利用。这意味着需要建立科学的土地规划制度,明确农田保护红线和城市扩张边界,避免过度占用农田资源。同时,要加强土地管理,防止违法建设和非法占地行为,保护农田的合法权益。推行土地流转和托管制度,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鼓励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此外,还可以引入农业托管模式,由专业合作社或企业承包农田,通过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3.2 生态保护与修复
制定生态保护政策和措施,保护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包括建立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和乱排 乱倒行为,确保农村环境的良好状态。同时,要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开展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工作,提升农村景观品质,打造宜居的农村环境。通过生态修复项目,如湿地恢复、水源涵养等,恢复和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功能。同时,注重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保留和强化乡村特色,打造具有文化和生态吸引力的宜居乡村环境。
3.3 农业与乡村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智能农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此外,还可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产业,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景观和乡村文化资源,吸引城市居民参与农村旅游和休闲活动。通过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如农家乐、观光农业等,将农村地区的自然风光、农耕文化等特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
3.4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这包括改善农村道路网络,修建农村公路和桥梁,提高农村交通的便捷性和通达性。同时,加强农村供水和供电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此外,推进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提供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接入和信息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推动数字化农业发展,提供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接入和信息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通过推广农业信息技术,如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等,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结语:
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需要在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农业与乡村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进展。本文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措施和政策,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首先,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确保农田保护和城市用地合理利用,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其次,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升农村景观品质,打造宜居的农村环境。第三,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产业,吸引城市居民参与农村经济发展。最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为农村地区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刘红. 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 资源与产业, 2020, 22(3): 112-115.
[2]李晓雯,陈明.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研究[J]. 生态经济, 2019, 35(2): 46-51.
[3]王建伟,李晨.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 38(6): 84-89.
[4]赵军,杨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研究[J]. 农村经济, 2021, 37(1): 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