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长春130052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研究盐酸氟桂利嗪在作为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措施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剂量和用药时间与观察组相同。观察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伴随症状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偏头痛发作次数基本相同,治疗后,两组发作次数有显著差异(t=20.501, P<0.05)。治疗前两组的眩晕程度相似,而治疗后两组眩晕强度评分差异显著(t=35.473, 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在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可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和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盐酸氟桂利嗪;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性治疗;应用价值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剧烈头痛和伴随的自主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社交活动。当前,针对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是急性期治疗、其二是减少发作频率的预防性治疗。急性期治疗以缓解头痛和伴随症状为主,而预防性治疗旨在减少头痛发作的频率和强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盐酸氟桂利嗪是一种常用的抗偏头痛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的作用。盐酸氟桂利嗪能够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活动,有效降低神经递质的释放量,从而减轻头痛和伴随症状。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盐酸氟桂利嗪在对抗前庭性偏头痛的预防性疗法中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研究盐酸氟桂利嗪在作为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措施时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46,女性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范围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35.6±10.2)岁;对照组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范围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36.8±11.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步骤如下:(1)根据临床指南和药物说明书,盐酸氟桂利嗪的常用剂量为10mg/次。(2)患者每日服用一次盐酸氟桂利嗪,以维持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浓度,从而达到预防头痛的目的。(3)治疗周期:根据临床经验和研究设计,患者需连续服用盐酸氟桂利嗪12周。这个周期足够评估药物的长期效果,并观察是否有任何不良反应。(4)在治疗期间,医生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头痛发作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任何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此外,还会评估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改善情况。(5)医生强调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并教育患者关于药物的作用、潜在的副作用以及如何管理这些副作用。(6)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消化系统不适、嗜睡、体重变化等,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安慰剂治疗,其药物剂量与给药周期与观察组保持一致。整个疗程期间,详细记录每位患者头痛发作的频次等关键指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在偏头痛发作频次以及眩晕程度评分上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的偏头痛发作次数为7.01±0.32次/天,对照组为7.03±0.31次/天,两组间差异不大(t=0.188, P>0.05),说明在治疗前两组的偏头痛发作次数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偏头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至1.95±0.12次/天,而对照组减少至4.31±0.18次/天。两组治疗后的发作次数有显著差异(t=20.501, P<0.05),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在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方面比对照组更为有效。
治疗前,观察组的眩晕强度评分为5.95±0.33分,对照组为5.96±0.34分,两组间评分相似(t=0.152, 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的眩晕程度相似。而治疗后,观察组的眩晕强度评分降低至1.91±0.13分,对照组降低至4.25±0.19分。两组治疗后的眩晕强度评分差异显著(t=35.473, P<0.05),这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在减轻眩晕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偏头痛发作次数、眩晕强度评分对比(
)
组别 | n | 偏头痛发作次数(次/d) | 眩晕强度评分(分)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144 | 7.01±0.32 | 1.95±0.12 | 5.95±0.33 | 1.91±0.13 |
对照组 | 143 | 7.03±0.31 | 4.31±0.18 | 5.96±0.34 | 4.25±0.19 |
t | - | 0.188 | 20.501 | 0.152 | 35.473 |
P | -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患,在临床实践中颇具代表性,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剧烈头痛和伴随的自主神经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等。前庭性偏头痛(VM)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针对VM的治疗策略主要涵盖了急性发作期的管理和预防性干预两个层面。急性期治疗主要是缓解头痛和伴随症状,而预防性治疗旨在减少头痛发作的频率和强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庭性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等。然而,由于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用于预防性治疗。盐酸氟桂利嗪是一种常用的抗偏头痛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的作用。近年来,先后有研究揭示了盐酸氟桂利嗪在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性疗法中的确具备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效果和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的偏头痛发作次数基本相同,治疗后,两组发作次数有显著差异(t=20.501, P<0.05)。治疗前两组的眩晕程度相似,而治疗后两组眩晕强度评分差异显著(t=35.473, P<0.05)。盐酸氟桂利嗪在前庭性偏头痛的预防性管理中展现出了理想的疗效。通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和眩晕强度评分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盐酸氟桂利嗪作为一种药物干预手段,可应用于前庭性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方案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桂莲. 盐酸氟桂利嗪在前庭性偏头痛(VM)预防性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2):72,83.
[2]王登杰,殷红兰,陈红艳,等. 盐酸氟桂利嗪在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5):76-78,81.
[3]屠蔷. 通天口服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饮食保健,2021(36):116-117.
[4]张颖楠. 盐酸氟桂利嗪在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5):188-190.
[5]任占秀,何秋. 盐酸氟桂利嗪在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1350-1352.
作者信息:
姓名,刘欣
性别,女
民族,汉
职称,主治医师
出生年月,1991.11.21
学历,硕士
籍贯,吉林
单位,吉林市中心医院
科室,神经内科
邮编,132011
研究方向,神经内科临床方向
联系电话,15543439154
邮寄地址,吉林市中心医院2号楼12楼医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