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
我国已进入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时代,实施城市更新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老旧小区既是居民栖息空间,也是城市历史重要载体,其物质环境大多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文章分析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必然性及存在挑战,以澧县水德庙片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为例,从空间统筹、文化传承、社会营造三方面出发,提出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新阶段,城市更新的实施背景、使命任务均发生了变化,城市更新更注重内涵发展,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老旧小区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慢慢老去的“家园”出现了配套设施老化、公共空间衰退等问题,居民生活品质降低,日常生活需要无法得到充分满足。本文将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必要性及存在挑战进行研究,对澧县水德庙片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其他城市编制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提供借鉴。
二、老旧小区改造的必要性
2.1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是居住环境质量差,老旧小区一般已经使用多年,部分内部空间环境破旧严重,无法为居民提供便捷、完善的生活服务。二是小区管理欠合理,部分小区缺乏物业,部分违章建筑阻碍了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理论研究不深入,虽然出现了大量改造案例及设计导则,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不同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实践需求。
2.2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发展初期,老旧小区大多选址在城区边缘,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建设在城区边缘的老旧小区逐渐居于核心地段,与新时代城市发展不匹配。城市建设对老旧小区周边环境改善的思考不足,老旧小区难以适应城市的不断优化发展。
2.3文化延续的需要
当前,由于城市文化挖掘不足、建设同质化严重,我国仍然存在城市“千城一面”现象。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中,对有历史传承价值的老旧小区重视不足,部分小区受到破坏或被盲目拆除,造成了城市的文脉被割裂。许多历史地名、名人故事、民俗文化等也未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
三、老旧小区改造的挑战
3.1配套设施老化
由于历史原因,老旧小区普遍存在设施老旧、破损、不全等问题,同时也存在住房功能性衰退、建筑立面破损与掉落、管网管线杂乱与老化等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给改造带来困难。
3.2居民需求多样
老旧小区多以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共存,需求多样化且具有特殊性。居民对于现状环境习以为常,对于部分违章建筑拆除、游园小品更换、立面整理等改造举措存在不解,谋求共识不易。
3.3组织实施不易
一是资金不足。目前改造资金基本为奖补资金,进行深度、持续的老旧小区更新存难度。二是协调不易。改造涉及国土、住建、街道等多部门,多部门协调不易。三是物业不明。施工中社区管理与居民间缺乏有效沟通,信息不对称,误解和矛盾频发。四是施工不易。改造常伴随大量噪声污染、灰尘,对居民出行、游憩造成影响,部分居民不理解,阻碍施工。
四、澧县水德庙片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实践
水德庙片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区,主要包括澧阳、澧西街道的水德庙、洗墨池等9个社区,总用地面积约260公顷。规划以“人文澧州、风采依旧”为整体愿景,提出空间统筹、文化传承、社会营造三大规划策略,达到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延续等目标。
4.1空间统筹:全要素的“点、线、面”推进
以澧县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等为依托,确定改造区域的边界及用地性质,以空间保障为基础,进行“点、线、面”多层次、多维度的老旧小区改造。
(1)基础改造点:对澧阳农行宿舍等110处老旧小区制定“一区一策”的改造措施。对“水、电、路、气、房屋”进行基础性保障,对公服、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性改造,对特色风貌、景观小品进行提升性优化,全面提升老旧小区的居住品质。
(2)特色串联线:对城关主排渠、洞庭街、中原街等11条线性工程制定特色改造措施。通过黑臭水体改造、立面风貌制订、绿道功能植入等措施强化区域内部串联,打造5个片区休闲活力绿环,全面串联老旧小区居民日常生活。
(3)文化打造面:对洗墨池、水德庙、棚场街三个社区制定片区更新计划,通过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内涵、研究建筑肌理发展、分析配套功能承载等片区禀赋,制定功能结构、文化格局、业态布局、交通体系、景观空间等综合规划,强化片区的特色性,全面优化城市功能结构。
4.2文化传承:文化导向的“过去、现在、未来”脉络延续
(1)传承历史,打造文化街区
文化街区位于澧阳街道洗墨池社区,总用地面积约8公顷。规划一是优先历史保护,注重文化遗存的挖掘与传承,强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澧县文庙和古城墙的活化利用;二是完善公共要素,增加5处文化休闲广场、2处公厕、3处公共停车场,开放空间
并提质公服配套;三是激发地区昭示度,全面注入景观小品、路牌路灯、特色门牌等文化元素点位89处,提升历史氛围感。提升区域文化功能,打造开放舒适的文化街区。
(2)操作现在,打造美丽街区
美丽街区位于水德庙社区,总用地面积约13公顷。规划一是美化街区,融入美丽、现代元素,规范窗户窗套、统一立面清洗,整治黑臭水体。二是美丽庭院,对街区内9处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性改造,对水德庙商业街区、梨园商品市场构建业态准入机制,传承场所精神。三是美好生活,以党建为引领,策划“水德庙红歌会”“遇见最美自己演讲比赛”等月度活动。提升区域气质及风貌,绽放老旧小区美丽新风尚。
(3)留白未来,打造颐养街区
颐养街区位于棚场街社区,总用地面积约21公顷。规划一是完善设施养老,进行25处(包括21栋老旧小区、4处休闲广场)适老化改造,确保老年人群出行顺畅。二是加强文化养老,依托社区文化中心、老年大讲堂等弘扬敬老爱幼的社区精神,彰显关怀。三是营造健康养老,与周边澧县中医院、卫生站联动,确保老年人群老有所护。提升区域关怀气质,确保区域人群宜居乐居。
4.3社区营造:高品质的“共享、共建、共治”模式
(1)共享:协调建设社区生活圈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通过见缝插绿补绿、完备完善共享设施等举措,深入优化社区结构,激发城市活力,建设了包括水德庙社区等一大批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共享的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动县城的高质量发展。
(2)共建:建设高品质文化客厅
打通沿兰江观景平台,两侧高品质建设文化绿地走廊,依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澧县文庙、澧县古城墙,融合国学讲演、文化展示等功能,高品质建设澧州文化共享客厅。
(3)共治:多方参与片区微更新
采取共同缔造的方式对片区进行有机更新。充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共回收853份有效问卷,在各社区累计召开20余次规划讨论会,邀请居民参与到规划之中,共同建设美丽幸福的“水德庙家园”。
五、小结
老旧小区作为城市发展与变迁的重要见证者,曾经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的新路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必要性及存在挑战,以澧县水德庙片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为例,提出空间统筹、文化传承、社会营造三个方面的规划策略,希望进一步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充分再现场所精神,传承场所记忆,走出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