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广州 510120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405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伤寒论》用药规律,探讨其辨证论治思想及其组方特点、运用原则,为临床应用经方提供参考。方法:将《伤寒论》中112首经方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建立数据库,然后对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88种药物分析,使用频次高的药物依次为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等,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辛、苦多用,归经依次为肺、脾、胃、心等;关联分析提示桂枝-甘草、大枣-甘草、生姜-大枣、大枣-生姜、生姜-甘草共现度较高;根据聚类分析提示甘草、芍药、桂枝、大枣、生姜作为第一类,正好是桂枝汤方组成。结论:《伤寒论》中以桂枝汤为主要组方,用药以温热、甘辛气味及归肺脾胃心经为主,重在恢复营卫运行、顾护脾胃、调畅气机。
[关键词]伤寒论;数据挖掘;古今医案云平台
《伤寒论》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重要著作。自古至今,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伤寒论》进行了解读、研究以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近年广泛用于中医古文献研究,以系统梳理文献中多因素之间的联系及规律,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了新的参考。为了更好理解《伤寒论》,本文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数据挖掘功能建立了经方数据库,对《伤寒论》的用药特点、组方规则进行分析、探讨,站在新的角度认识、学习《伤寒论》,期能为临床运用《伤寒论》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伤寒论》[[1]]所载方剂为研究对象。
1.2数据纳入
所选方剂为《伤寒论》中记载的方剂,除外附方;虽然药物组成相同,但剂量不一致,作为2首不同方剂录入,如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书中“方五十三”的大柴胡汤原无大黄,但后条文有“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结合《方剂学》[[2]]教材,大柴胡汤组方当纳入大黄进行统计;煎服法中所加药物纳入统计,如大陷胸丸需“别捣甘遂末”、“白蜜”煮水送服,则甘遂与白蜜纳入大陷胸丸组方统计;黄连阿胶汤中用鸡子黄,苦酒汤中鸡子去黄,则鸡子黄与鸡子去黄作两种不同药物纳入统计。
1.3数据排除
排除重复出现的方剂,如方剂在多条条文中出现,则仅记录1次;排出方剂后加减法所提及的药物,仅记录基本方剂组成,如“小柴胡汤”仅记录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其后加减法所提及的芍药、茯苓等不纳入统计;排除炮制辅料,如调胃承气汤中大黄炮制需清酒洗,清酒不纳入统计;甘澜水不纳入统计。
1.4药物名称规范
录入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3]]统一中药名称,如芒消改为芒硝、杏子改杏仁、栝楼根改天花粉、栝楼实改瓜蒌、茵陈蒿改茵陈、麻子仁改麻仁、黄檗改黄柏、连轺改连翘、豉改香豉、竹叶改淡竹叶等等;同一药物、不同炮制方法,按一种药物录入,如炙甘草与生甘草统一为甘草;烧裈散则作“烧裈散”录入。
1.5数据录入及分析
由3人负责数据整理,1人负责录入,1人负责核对,1人负责统计分析。共统计、分析《伤寒论》112方,88种药物。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中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功能,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分析。
2结果
2.1药物频次统计
用药频次前10的药物依次为甘草70次、桂枝40次、大枣40次、生姜37次、芍药29次、干姜22次、人参21次、附子20次、半夏18次、黄芩16次。第一位的甘草与其余19种药物的频次相差较大。结果见表1。
表1 《伤寒论》高频次前20种药物
序号 | 中药 | 频次 | 百分比 | 序号 | 中药 | 频次 | 百分比 |
1 | 甘草 | 70 | 62.50% | 11 | 大黄 | 15 | 13.39% |
2 | 桂枝 | 40 | 35.71% | 12 | 麻黄 | 15 | 13.39% |
3 | 大枣 | 40 | 35.71% | 13 | 黄连 | 12 | 10.71% |
4 | 生姜 | 37 | 33.04% | 14 | 茯苓 | 11 | 9.82% |
5 | 芍药 | 29 | 25.89% | 15 | 白术 | 10 | 8.93% |
6 | 干姜 | 22 | 19.64% | 16 | 杏仁 | 9 | 8.04% |
7 | 人参 | 21 | 18.75% | 17 | 栀子 | 8 | 7.14% |
8 | 附子 | 20 | 17.86% | 18 | 枳实 | 7 | 6.25% |
9 | 半夏 | 18 | 16.07% | 19 | 柴胡 | 7 | 6.25% |
10 | 黄芩 | 16 | 14.29% | 20 | 石膏 | 7 | 6.25% |
2.2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
四气以温性与平性为主,其次为寒、微温等,温热药物所占比例较大、是寒凉药物的2倍余,结果见表2。五味方面,以甘、辛、苦味为主,其中甘味药物最多,结果见表3。在药物归经方面,排在前4的依次为肺经、脾经、胃经、心经,其余归经频次与前4的归经频次相差较大,结果见表4。
表2 《伤寒论》药物四气频次
序号 | 四气 | 频次 | 百分比 | 序号 | 四气 | 频次 | 百分比 |
1 | 温 | 144 | 26.62% | 6 | 热 | 25 | 4.62% |
2 | 平 | 104 | 19.22% | 7 | 大热 | 20 | 3.70% |
3 | 寒 | 74 | 13.68% | 8 | 大寒 | 9 | 1.66% |
4 | 微温 | 59 | 10.91% | 9 | 凉 | 6 | 1.11% |
5 | 微寒 | 28 | 5.18% | 10 | 有毒 | 3 | 0.55% |
表3 《伤寒论》药物五味频次
序号 | 五味 | 频次 | 百分比 | 序号 | 五味 | 频次 | 百分比 |
1 | 甘 | 262 | 48.43% | 6 | 咸 | 16 | 2.96% |
2 | 辛 | 206 | 38.08% | 7 | 酸 | 13 | 2.40% |
3 | 苦 | 117 | 21.63% | 8 | 涩 | 8 | 1.48% |
4 | 微苦 | 39 | 7.21% | 9 | 微咸 | 2 | 0.37% |
5 | 淡 | 20 | 3.70% | 10 | 微甘 | 1 | 0.18% |
表4《伤寒论》药物归经频次
序号 | 归经 | 频次 | 百分比 | 序号 | 归经 | 频次 | 百分比 |
1 | 肺 | 294 | 54.34% | 7 | 肝 | 52 | 9.61% |
2 | 脾 | 280 | 51.76% | 8 | 大肠 | 42 | 7.76% |
3 | 胃 | 268 | 49.54% | 9 | 胆 | 15 | 2.77% |
4 | 心 | 234 | 43.25% | 10 | 心包 | 15 | 2.77% |
5 | 肾 | 88 | 16.27% | 11 | 三焦 | 8 | 1.48% |
6 | 膀胱 | 66 | 12.20% | 12 | 小肠 | 4 | 0.74% |
2.3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其目的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聚类分析是针对数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组数据分为几个类别。属于同一类别的数据间的相似性很大,但不同类别之间数据的相似性很小,跨类的数据关联性很低。本文聚类分析采用欧式距离、最长距离法。
从图1可见,甘草、芍药、桂枝、大枣、生姜聚为第一类;干姜、附子、黄芩、黄连、人参、半夏、大黄、石膏、麻黄、杏仁、茯苓、白术、栀子、枳实、柴胡聚为第二类。在第一类中,甘草单独聚为第三类;芍药、桂枝、大枣、生姜聚为第四类。在第二类中,干姜、附子聚为第五类;黄芩、黄连、人参、半夏、大黄、石膏、麻黄、杏仁、茯苓、白术、栀子、枳实、柴胡聚为第六类。在第四类中,芍药单独聚为第七类;桂枝、大枣、生姜聚为第八类。在第六类中,黄芩、黄连、人参、半夏聚为第九类;大黄、石膏、麻黄、杏仁、茯苓、白术、栀子、枳实、柴胡聚为第十类。在第八类中,桂枝单独聚为第十一类;大枣、生姜为第十二类。在第九类中,黄连、黄芩为第十三类;人参、半夏为第十四类。在第十类中,大黄单独聚为第十五类;石膏、麻黄、杏仁、茯苓、白术、栀子、枳实、柴胡聚为第十六类。在第十六类中,石膏、麻黄、杏仁聚为第十七类;茯苓、白术、栀子、枳实、柴胡聚为第十八类。在第十七类中,石膏单独聚为第十九类;麻黄、杏仁聚为第二十类。在第十八类中,茯苓、白术聚为第二十一类;栀子、枳实、柴胡聚为第二十二类。在第二十二类中,栀子单独聚为第二十三类;枳实、柴胡聚为第二十四类。
图1《伤寒论》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2.4关联分析
选取支持度≥0.2,置信度≥0.6的关联列表,并形成关联网络图,见表5及图2。支持度表示前项和后项同时出现的概率,如“桂枝(前项)-甘草(后项)”同时出现的概率是0.33(33%)。置信度表示前项在组方出现时、后项出现的概率,如“桂枝(前项)-甘草(后项)”置信度为0.93(93%),即桂枝出现在组方时、甘草也出现的概率是0.93(93%)。提升度表示“包含前项同时包含后项的比例”与“后项的比例”的比值。提升度反映了关联规则中的前项与后项的相关性,提升度>1且越高表明正相关性越高,提升度<1且越低表明负相关性越高,提升度=1表明没有相关性。共现度表示前项和后项同时出现的次数。由表5可见所分析药物的关联性均为正相关性,且“桂枝-甘草”的支持度最高、共现度次数最多。同时,根据不同的置信度及支持度形成药物关联网络图,提示《伤寒论》的基本处方是生姜、大枣、桂枝、甘草、芍药(见图2),其中最核心组成为桂枝-甘草-大枣(见图3)。
表5《伤寒论》药物关联分析结果
序号 | 前项 | 后项 | 支持度 | 置信度 | 提升度 | 共现度 |
1 | 桂枝 | 甘草 | 0.33 | 0.93 | 1.49 | 37 |
2 | 大枣 | 甘草 | 0.32 | 0.9 | 1.44 | 36 |
3 | 生姜 | 大枣 | 0.29 | 0.89 | 2.49 | 33 |
4 | 大枣 | 生姜 | 0.29 | 0.83 | 2.51 | 33 |
5 | 生姜 | 甘草 | 0.29 | 0.86 | 1.38 | 32 |
6 | 桂枝 | 大枣 | 0.23 | 0.65 | 1.82 | 26 |
7 | 大枣 | 桂枝 | 0.23 | 0.65 | 1.82 | 26 |
8 | 芍药 | 甘草 | 0.21 | 0.83 | 1.33 | 24 |
9 | 生姜 | 桂枝 | 0.21 | 0.65 | 1.82 | 24 |
10 | 桂枝 | 生姜 | 0.21 | 0.6 | 1.82 | 24 |
图2《伤寒论》药物关联网络图-1(置信度0.6,支持度0.2)
图3《伤寒论》药物关联网络图-2(置信度0.8,支持度0.3)
3讨论
《伤寒论》是中医理论联系临床的第一部实践著作,其理法方药丝密紧扣、辨病论治承古创新。为更好学习《伤寒论》、服务临床,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伤寒论》的用药特点、组方规律作出如下分析、探讨。
本研究共纳入88种药物,使用频次前5味药分别为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正是桂枝汤的组成。而且,聚类分析结果可见,甘草-芍药-桂枝-大枣-生姜聚为第一类;关联分析结果也表明,《伤寒论》的基本处方为生姜-大枣-桂枝-甘草-芍药,其中桂枝-甘草-大枣为核心组成。由此可见,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最基础的处方,故柯韵伯[[4]]言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其中甘草、桂枝辛甘化阳,能够温阳、补卫气,恢复人体卫阳的运行而祛邪外出;甘草、芍药酸甘化阴,可滋养营阴,保卫人体营气;甘草、大枣甘缓和中,一能顾护脾胃津液、避免汗出太过而伤及中气,二能补脾和胃、令营卫生化有源;而生姜能够助桂枝辛通卫气而解肌发表,大枣佐芍药滋阴和营。全方体现了《伤寒论》重视阳气(即卫气)、顾护津液的思想。
从药物四气分析看,《伤寒论》所用药物以温热药物为主,提示《伤寒论》治疗的多为寒性或虚寒性病症。之所以如此,估计是与《伤寒论》成书所处年代的气候相关。有研究表明[[5]],从东汉时期到南北朝时期,我国气候处于一个极度寒冷的状态。而且,东汉末年的战乱导致饥荒不断,自然灾害频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脾胃虚弱、营卫失调,从而寒邪易于侵犯而发生多种寒性或虚寒性病症。这在药物五味的分析中也有体现,甘味、辛味药物使用频次分别为262、202次。甘味入脾,甘味的药物多能补土调中,可助滋生营卫之气。“辛甘发散为阳”,辛甘合用能够通调阳气、调节卫气运行。因此,从《伤寒论》的成书背景及药物气味不难看出,“扶阳”、“补土”是其用药组方的重要原则。
药物归经方面,《伤寒论》使用药物以肺经为主,依次为脾、胃、心等。肺主表、主气,司呼吸,与卫气的生成联系密切;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滋养营卫之气;心主血脉,为营气(或营血)的运行提供动力。营卫的运行及生成,其实就是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与生成,或者说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一种表现,与人体健康及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6]][[7]]。如《灵枢·天年》[[8]]云“血脉和调,肌肉解例,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也指出营卫运行及生化正常,所以能够“长久”。因此,肺、脾、胃、心任一功能的失常,影响营卫的正常运行及生成,则变生《伤寒论》中的多种病证。典型的例子就是《伤寒论》[[9]](P26):“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敏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其发热的本质就在于外邪导致的营卫不和,即《素问·调经论》所云[[10]]“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外邪破坏了卫气“温分肉”的功能所以“恶寒”、“寒栗”,而卫气又因外邪的遏阻,不能行于外,郁于肌腠而发热。因此,《伤寒论》继承了《内经》时代的中医思想理论,临证用药着重在营卫的调节和恢复。这也从另一角度证明“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治法原则是《伤寒论》的基本组方思想。
聚类分析中,还有干姜-附子、黄芩-黄连-人参-半夏、石膏-麻黄-杏仁、茯苓-白术等聚为一类的药物组成。干姜-附子使用频次分别位于第6、8位。《伤寒论》中除了用桂枝-甘草重视在表阳气,还多用干姜-附子以温中补阳。干姜“味辛,性大热·······除胃冷而守中。沉寒痼冷、肾中无阳、脉气欲绝者,用黑附为引[[11]]623。”附子“味辛甘,性大热······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11]597”、“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12]]925”。干姜与附子配伍,有“干姜守而不走、附子走而不守”的说法,能够补脾肾之阳、从而通达全身卫阳之气。
黄芩-黄连-人参-半夏使用频次位于第7-13位,该4味药为泻心汤类方的基本组成。泻心汤证是少阳病误行泻下之法,邪热内陷,寒热错杂于中,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痞塞。泻心方中,黄芩“味苦,气寒,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清相火而断下利,泻甲木而止上呕,除少阳之痞热,退厥阴之郁蒸。[12]891”黄连“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经,清心退热,泻火除烦[12]923”,两者苦泻以降;人参“味甘、微苦······入戊土而益胃气,走己土而助脾阳[12]869”,味甘补脾胃中土,配合辛味以升,恢复脾阳升清之机;半夏“味辛,气平······下冲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肿痛,平头上之眩晕,泻心下之痞满[12]877”,配合苦味则下降,合甘味则助升。诸药合用主要为了调整脾胃气机升降,恢复人体气机出入正常。气机升降的正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如《素问·六微旨大论》[[13]]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种调节气机升降的治疗原则,在《伤寒论》泻心类方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石膏-麻黄-杏仁、茯苓-白术使用频次位于第12-20位。石膏“味辛甘,性寒,主出汗解肌[11]568”;麻黄“味甘苦,主散在表寒邪,通九窍,开毛孔[11]584”;杏仁“味甘苦,入肺,经所谓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11]573”。麻黄升散以开泄卫气,杏仁苦泻以降浊阴,石膏治疗卫气郁于肌腠之热,三药共同恢复营卫升降气机、清除邪热。茯苓“味淡微甘,主补脾气,利小便[11]609”;白术“味苦甘,除湿利水道,进食强脾胃[11]579”。《伤寒论》并不一味的补益脾胃、温中补阳,还认识到脾胃虚弱所产生的水饮、痰湿病理因素。茯苓-白术的配伍主要出于五苓散、猪苓汤和真武汤中。这三首经方正是利水饮、化痰湿的名方。
综上所述,《伤寒论》主要从营卫运行及气机升降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临证用药重视扶助阳气(卫气)、调和营卫、恢复气机升降。这给我们学习、运用《伤寒论》提供了参考。今后我们可利用该数据挖掘基础,进一步探讨营卫运行及气机升降与《伤寒论》用药组方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汉·张仲景 述,钱超尘、郝万山 整理,《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 邓中甲 主编.《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01:78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第一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清·罗美 著,韩红伟 点校.《古今名医方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1:53
[[5]] 程文博,贾韬,郎狄.《伤寒论》理论构建的动力与机理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3):87-88.
[[6]] 卓士廉 著.《营卫学说与针灸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6:113
[[7]] 宋奇,谷松.再探桂枝汤功效[J].国医论坛,2021,36(02):3-6.
[[8]] 《黄帝内经(影印本)·灵枢·天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7:300
[[9]] 汉·张仲景 述,钱超尘、郝万山 整理.《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8:26
[[10]] 《黄帝内经(影印本)·素问·调经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7:124
[[11]] 明·李中梓 著,包来发 主编.《李中梓医学全书·(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08:623,597,568,584,573,609,579
[[12]] 清·黄元御,孙洽熙 主编.《黄元御医学全书·长沙药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08:925,891,923,869,877
[[13]] 《黄帝内经(影印本)·素问·六微旨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