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角下民族聚居片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天津市北辰区天穆片区为例

/ 2

共同体视角下民族聚居片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天津市北辰区天穆片区为例

张逸飞1,徐泰一1

(1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  要: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过快的城市建设忽视了场地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人居环境衰败、人文特色风貌破坏等诸多因素已逐渐构成制约城市民族聚居片区的系统性问题。本文以天津市北辰区天穆片区为例,提出民族聚居片区的城市更新思路。根据现状体检评估结果和公众诉求调研发现问题,基于此将研究片区核心问题提炼为功能性、宜居性、文化性和保障性四类核心问题,并针对四类核心问题提出“产业驱动”、“多点激活”等城市更新策略,为我国民族聚居片区的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民族聚居区;城市更新;天津市

1 引言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聚集特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1]],城市的快速建设缺乏对少数民族聚居片区的关注,忽视了其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2]]。习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并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城市更新”在2021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作为“十四五”发展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3]][[4]]。国外城市更新关注点主要在工业遗产保护[[5]]、棕地开发[[6]]和住区适应性改造[[7]]等领域。我国城市更新逐步由社区、街区扩大到城市整体层面[[8]][[9]]。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再开发过程[[10]],如何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出发,建立一套适用于民族聚居地区城市更新的规划策略是一项亟待探讨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天津市北辰区天穆片区为例,系统总结天穆片区面临的人居环境品质较差、产业发展载体不足、基础设施配置缺失等问题,对接国家城市更新任务与天津“津城”城市更新指引要求,通过数据收集、实地调研、街道访谈、意见征集等多种途径提出适用于民族地区系统更新策略。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民族聚居片区城市更新提供理论参考。

2民族聚居片区城市更新技术路线

项目以创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目标,突出天穆体育运动与民族食品的传承与发扬,强化新时代民族融合主题。系统开展天穆地域特征、人群特点、民族服务业基础调研,提出“依托天穆原生态优势产业资源,导入民生生计产业、特色文旅产业、体育运动康养产业,满足天穆村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逐步提升天穆品牌影响力与区域人群吸引力”的产业整体规划思路。结合业态策划与建筑方案设计,形成天穆特色“天街”的城市意象。

3城市民族聚居片区体检评估与公众诉求

将天穆村作为体检核心范围,从城市功能、宜居城市、生态建设、城市品质、安全韧性等5方面对天穆村的现状进行精细化、综合性判断,为更新优化提供切实的依据。根据体检评价结果来看,较好的指标为周边高校资源丰富,同时片区内具有一定文化基底条件,具有较好的城市发展潜力。较差的指标集中表现为产业发展载体不足,创新资源带动难以发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齐全,教育、养老设施相对缺乏;市政设施供给不足与设施老旧问题突出,民众日常生活无法保障;交通体系不健全,缺少慢行系统,公共交通覆盖率低;市容景观普遍存在品质低、停车混乱,城市环境改善压力较大等5个主要病症。

4城市民族聚居片区更新策略

4.1 守正创新特色产业,多元一体焕发生机

基于天穆优势产业基础、区域人群特点以及民生需求,导入民生生计产业、特色文旅产业、体育运动康养产业,满足天穆村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逐步提升天穆品牌影响力与区域人群吸引力。

产业规划近远期结合,导入餐饮、电商、文旅三大产业(表2)。近期,优先发展民生生计产业、地方文旅产业,远期导入康养产业。其中,民生生计产业,主要是天穆原生态产业的复刻,包含牛羊肉相关产品、清真小吃、糕点面点熟食、早点等餐饮业态,其次是民族日用商品、手工品等零售业态。同时,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后厂在传统实体店销售的基础上,增加电商云仓物流中转基地,通过仓配一体化服务支撑民族食品的电商销售,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特色文旅产业,主要包括增加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主题餐饮食宿相关业态场景打造,发展地方特色文旅产业。

4.2 保护传承民族聚落,文化互鉴历久弥新

天穆老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经历数次拆迁已逐渐消退,目前老村西侧居民住宅集中,空间形态较为密集的,房屋间胡同内有一些较窄的小路,而东侧房屋稀疏,老村南北各有一座清真寺,区域内有现状砖道和部分沥青路形成联通,道路相对较宽,清真寺与居住片区相融合的空间形式反映出天穆片区民族文化与民俗特色。基于区域统筹与社会调查,目前天穆老村片区暂不具备整体开发运营条件,本次城市更新保存现有老村空间肌理,主要对老村场地整理、路网组织等公共区域进行修整完善。

4.3 补齐公服设施短板,共治共享共有家园

本次更新重点对老旧小区内屋面、外檐、墙面、阳台、楼道公区、路面等设施进行整修,对架空线进行归集整理,更换雨水管,修复电梯设施,社区服务站补建电梯服务居民,完善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同时创建百姓共治机制,建立共治基金,以收取少量费用的方式,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鼓励百姓参与社区监督与管理,费用用于社区治理与建立激励制度。相关部门加强电气、暖气、燃气等管线排查检修,推动鼓励管线规整入地。改造部分小区范围内排水管网,强化雨污分流,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改造部分小区供水管网保障居民生活需求,整修破损路面。利用闲置用房补充提升综合社区服务站设施,提升现状社区综合服务站建筑品质,提升现状老年服务站建筑品质修复屋顶,外墙漏雨等情况。

5 结论与讨论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许多民族聚居区参与并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蕴含的民族信仰、民族文化、生活方式体现了城市多元文化的人文品质和民族团结的城市面貌。本文通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解读,以天津市北辰区天穆片区为例,通过分析现代城市发展下民族聚居区的空间特征和存在的空间困境,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从“产业驱动”、 “文化传承”、“多点激活”、“韧性发展”4个方面提出城市更新的具体策略,尊重和保留传统民族聚居区的多元本土文化、打造具有场所精神的特色空间,以期为民族传统聚居区进行城市更新、打造有价值的特色空间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巫锡炜,毕忠鹏.延续与变化:从七普公报初探少数民族人口发展[J].人口与发展,2022,28(01):127-139.

[[2]]齐文慧,李和平基.于场所精神视角下回族聚居区的空间营造 ——以青海省西宁市东关传统回族聚居区为例[C]. 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23:9

[[3]] 梁城城.城市更新:内涵、驱动力及国内外实践——评述及最新研究进展[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21, 37(05):100-108.

[[4]] 伍江.城市有机更新与精细化管理[J].时代建筑,2021(04):6-11.

[[5]] 刘峰,郭燏烽,汤岳,毛蕾.火车站地块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中的空间重塑与认同——伦敦国王十字街区衰退与复兴[J].华中建筑,2021,39(11):104-109.

[[6]] 田平.新形势下土地财政——棕地开发[J].经济师,2018(06):230-231.

[[7]] 窦光璐,白雪,庞凌波, 张利.首钢滑雪大跳台:结合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冬奥场馆设计[J].建筑学报,2021(Z1):42-47.

[[8]] 董昕.我国城市更新的现存问题与政策建议[J].建筑经济,2022,43(01):27-31.

[[9]] 李锦生,石晓冬等.城市更新策略与实施工具[J].城市规划,2022:1-7.

[[10]] 赵亚博,臧鹏,朱雪梅.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的最新进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0):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