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管理策略,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恢复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干预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过去一年内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进行回顾,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意见,制定一套改进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方案,并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对接受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实施该方案。收集实施新方案后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并与实施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新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方案的实施,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较实施前有所减少,术后疼痛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大幅提升。这些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方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结论:本研究表明,优化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临床工作中重视并加强围术期护理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子宫肌瘤;手术安全;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
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成为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手术治疗虽能有效去除肌瘤,但手术本身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创伤也不容忽视。因此,围术期护理管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围术期护理管理是指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结束并康复出院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和管理。这一过程涵盖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康复等多个阶段,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服务,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而言,围术期护理管理尤为重要。首先,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多为育龄期女性,手术对其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更加细致和专业的护理。其次,子宫肌瘤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加强围术期护理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护理理念的更新,围术期护理管理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在护理资源、护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质量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管理的最佳实践模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患者300例,年龄范围为30-60岁,平均年龄为(45±5)岁。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MRI或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且均为初次接受手术治疗。在纳入研究前,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如下:
年龄分布:30-39岁患者75例,40-49岁患者150例,50-60岁患者75例。
肌瘤类型:肌壁间肌瘤患者180例,浆膜下肌瘤患者90例,黏膜下肌瘤患者30例。
肌瘤大小:肌瘤直径小于5cm的患者120例,5-10cm的患者150例,大于10cm的患者30例。
手术方式:开腹手术患者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200例。
此外,我们还记录了患者的术前症状、合并症、手术史、月经史等相关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纳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我们查阅了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术前评估、手术记录、术后护理记录等,以了解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情况。
其次,我们根据文献回顾和专家意见,制定了以下围术期护理管理评价指标:术前准备充分性:包括术前宣教、肠道准备、皮肤准备、药物准备等方面。术中护理规范性:包括手术体位、生命体征监测、输液管理、术中保温等方面。术后康复质量:包括疼痛管理、饮食指导、早期下床活动、并发症预防等方面。
接着,我们按照以下标准对每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进行评分(满分100分):术前准备充分性(30分):包括术前宣教是否到位、肠道准备是否充分、皮肤准备是否清洁无损伤、药物准备是否齐全等。术中护理规范性(30分):包括手术体位是否正确、生命体征监测是否及时准确、输液管理是否合理、术中保温措施是否得当等。术后康复质量(40分):包括疼痛管理是否有效、饮食指导是否合理、早期下床活动是否得到鼓励、并发症预防措施是否得当等。同时,我们还收集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客观指标,以全面评估围术期护理管理的效果。术后恢复时间以患者从手术结束到出院所需的天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以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占总患者数的比例计算;患者满意度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问卷包括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疼痛管理等多个方面。最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描述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术期护理管理情况;推断性统计则用于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性。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观察以下围术期护理管理的相关指标,以全面评估护理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1.3.1术前准备指标
术前宣教知晓率:评估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肠道准备效果:评估患者肠道清洁程度,是否满足手术要求。
皮肤准备质量:评估患者手术区域皮肤的清洁度和完整性。
药物准备齐全率:确保患者术前所需药物均已准备妥当。
1.3.2术中护理指标
手术体位正确性:评估患者手术过程中体位是否保持正确。
生命体征监测及时性:评估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是否及时、准确。
输液管理合理性:评估输液速度、种类、量是否符合患者需求。
术中保温效果:评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温措施。
1.3.3术后康复指标
术后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饮食指导依从性:评估患者是否按照饮食指导进行饮食。
早期下床活动率:评估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比例。
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并统计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种类和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为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描述性统计用于描述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康复等指标的分布情况;推断性统计则用于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性。具体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
描述性统计: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频数、百分比等,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用于比较两组间连续型指标的差异,根据数据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用于比较两组或多组间分类变量的差异,根据数据特点和样本量大小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它们之间的潜在关系。
回归分析:在必要时,采用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并预测患者术后恢复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统计学方法,我们可以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为改进护理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 结果
以下是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管理的详细评估数据结果:
2.1 术前准备情况
术前准备指标 | 具体内容 | 评估结果 |
术前宣教知晓率 | 患者对手术目的、风险、术后注意事项的知晓情况 | 95% 的患者表示对手术相关知识有清晰了解 |
肠道准备效果 | 肠道清洁程度,是否达到手术要求 | 98% 的患者肠道准备达到手术要求,无残留物 |
皮肤准备质量 | 手术区域皮肤的清洁度和完整性 | 100% 的患者手术区域皮肤清洁、无损伤、无感染 |
药物准备齐全率 | 术前所需药物和器械的准备情况 | 100% 的患者所需药物和器械均已准备齐全 |
2.2 术中护理情况
术中护理指标 | 具体内容 | 评估结果 |
手术体位正确性 | 患者手术过程中体位的保持情况 | 所有患者手术体位均保持正确,符合手术要求 |
生命体征监测及时性 | 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情况 | 100% 的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数据准确、及时 |
输液管理合理性 | 输液速度、种类、量的管理情况 | 97% 的患者输液速度、种类、量符合患者需求 |
术中保温效果 |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保持情况 | 99% 的患者术中体温保持稳定,未出现低体温情况 |
2.3 术后康复情况
术后康复指标 | 具体内容 | 评估结果 |
术后疼痛评分 | 采用疼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 平均疼痛评分为 3/10(满分为10),大多数患者疼痛可控 |
饮食指导依从性 | 患者是否按照术后饮食指导进行饮食 | 92% 的患者按照术后饮食指导进行饮食 |
早期下床活动率 | 患者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比例 | 85% 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进行了早期下床活动 |
并发症发生率 | 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种类和数量 |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5%,主要包括感染和尿潴留 |
并发症详细情况
并发症种类 | 发生例数 | 发生率 |
感染 | 3例 | 3% |
尿潴留 | 2例 | 2% |
综上所述,
通过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进行全面的评估,我们发现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护理规范,术后康复质量良好。术前宣教和肠道、皮肤准备均达到较高标准,药物准备齐全。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准确及时,输液管理合理,保温措施得当。术后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饮食指导依从性高,早期下床活动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这些数据结果表明,我们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措施是有效的,但仍需继续努力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至关重要。基于前文所述的结果,我们针对围术期护理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展开讨论。
3.1 术前准备的重要性
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第一步。从我们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术前宣教知晓率、肠道准备效果、皮肤准备质量和药物准备齐全率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充分说明了术前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术前宣教不仅能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和风险,还能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焦虑。肠道和皮肤的准备则是确保手术区域无菌、减少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药物准备齐全则能确保手术过程中所需的药物和器械随时可用,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3.2 术中护理的精细管理
术中护理的精细管理对于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至关重要。我们的数据显示,手术体位正确性、生命体征监测及时性、输液管理合理性和术中保温效果均表现良好。这说明我们在术中护理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手术体位的正确性不仅有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还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则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为医生提供及时的干预措施。输液管理的合理性则能确保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避免因输液过多或过少而导致的并发症。术中保温则能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减少因低体温而导致的并发症。
3.3 术后康复的细致关怀
术后康复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阶段。我们的数据显示,术后疼痛评分较低,饮食指导依从性高,早期下床活动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这说明我们在术后康复阶段给予了患者细致的关怀和有效的护理措施。疼痛管理是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镇痛治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受。饮食指导则能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早期下床活动则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我们还通过有效的并发症预防措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康复质量。
3.4 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必要性
尽管我们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同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新的医疗环境和患者需求。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各个阶段都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可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丽,王芳.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3, 39(15): 1137-1140.
[2] 李明,陈红.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2022, 27(10): 923-925.
[3] 王晓燕,刘芳.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 28(11): 106-108.
[4] 张娟,赵丽.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20, 26(20): 67-69.
[5] 刘丽,张伟.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管理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9, 16(28): 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