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缝隙,与文本的“矛盾”深度对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5
/ 2

寻找缝隙,与文本的“矛盾”深度对话

宋倩

天衢新区崇德中学,山东德州,253000

孙绍振教授曾说:“要理解艺术,不能被动地接受,还原了,有了矛盾,就可以进入分析,就主动了。”那何为矛盾?“矛盾”是一篇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形式、结构、语言、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不一致、不和谐之处。捕捉文本的“矛盾”,可以促进我们发出一声声“为什么”,进而深入文字背后,体悟文章的张力。

《背影》位于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散文”,教材编写者选取了四篇不同类型的散文,意图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情思,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背影》作为经典名篇,无论是在文学界,还是在教育界,都占有极高的赏析价值和情感教育价值。但对于阅历尚浅的初二学生而言,感悟其中复杂深沉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寻求一个全新的教学角度,将会让课堂事半功倍。为此,《背影》的解析将从“矛盾”入手,以此拨开云雾,遇见真意。

矛盾一:听见心声

文章的第7自然段有一封多年后父亲写给儿子的信,信的背后是父亲想让儿子放心又想让儿子关心的矛盾纠结的心理,意在缓和两人关系,本质上算是一封求和信,所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这封信在内容上矛盾的地方:

明确:矛盾点——明明开头提到“身体平安”,为什么末尾又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明明只是膀子疼痛厉害?为何会离死亡不远?

理解了父亲的心理,我们不禁疑问父亲的心声是在怎样的境遇下发出的呢?将信放回第7自然段,从文中“两年未见”“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等字眼中可以得知父子二人曾经有过冲突与矛盾,顺势给学生呈现相关背景。

【采用倒叙方式呈现背景,抽丝剥茧,促进学生认知的进阶】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背景的呈现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对父子的矛盾算是积久成疾,那面对父亲的这封求和信,朱自清先生则是用写文章这种独特的方式给父亲回了信,从此文学界,“背影”就成了朱自清的代名词。因此,将学生思维从写信的1925年拉回到“背影”发生的1917年。

矛盾二:拨开隐晦

1917年的冬天,也有一处巨大的矛盾,位于文章的第2自然段:“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明确:矛盾点——如果祖母是寿终正寝,生老病死自然是必经之路,为什么会称为“祸”呢?如果父亲正常卸去职务交付于后任,又怎么称为“祸不单行”呢?

“祸不单行”的运用明显体现了朱自清先生的情感倾向——怨意。由此顺势给学生补充1917年前后父子二人关系的背景。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朱自清父亲因个人问题被免职,家产也被变卖,祖母也因此事逝世,办完丧事后,朱家已是债台高筑,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

自此,通过梳理1915—1925(父亲主动求和写信)这段时间的父子关系脉络,我们看到了一位传统封建的旧父亲,一位接受着新式思想的新青年。

矛盾三:“背”我“影”心

有了足够的知人论世的准备,再回归文本,顺理这对父子在文章中的交集就会发现巨大的矛盾。

父亲对儿子的付出:

微信截图_20240114203323

——“细”VS“大”:细致入微的爱给予的对象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儿子。

重点关注“嘱咐”一词,从“嘱咐”的对象/“嘱咐”的频次/“嘱咐”的内容三个方面来感受父亲细致入微的爱。

儿子对父亲的反馈:

祖母去世,本应儿子安慰刚刚失去母亲的父亲,但儿子无反应;父亲踌躇最终决定送我,儿子再三劝他不去;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和脚夫讲价钱,忙着一系列事情,而儿子插嘴,嘲笑他迂;父亲给我拣定靠近车门的一张椅子,儿子却将紫毛大衣铺好座位;父亲嘱付我夜里警醒些,儿子却嘲笑他迂腐;父亲买橘子,儿子嘲笑父亲是个胖子;面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儿子做出擦泪、搀扶等一系列反常的行为。

明确:矛盾点——为什么面对父亲直接的、面对面的爱,儿子选择了漠视,但却对这睹背对着的、没有表情的背影,产生了如此大的情感反应?

此刻,第6自然段的可读性与深意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面对父亲的背影,朱自清先生选择了百分之百的全神关注,于是文章就有了无数处可以解读的空白,设计“深情续写”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诉诸想象感受这睹没有表情的背影里,有苍老,有年迈,有奔波,有努力,有不舍......

①我看见他戴着小帽,我似乎也能看见黑布小帽下父亲;

我看见他穿着大马褂,棉袍,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 了。我似乎能看见父亲;

我看见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 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 的样子。我似乎也能听见父亲 。

②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 。他 几步, 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我看着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似乎感受到了父亲 。

通过两次“背影”的学习,解答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朱自清却对这睹背对着的、没有表情的背影,产生了如此大的情感反应?面对面的距离虽近,但放大了两个人的隔阂与矛盾,转过去的背影,拉开了两个人物理上的距离,进而给朱自清留出了关注与反思的空间,父亲的迂腐也好,权威也好,都在那堵没有神态的背影里,暂时消失了。

最后引导学生关注课本77页的导读栏信息,朱父于1928年收到了这封发表的“回信”,至此,一对中国式的父子,不知如何表达爱,不知如何体会爱,有隔阂;自尊;含蓄;深沉......时隔10年的误会,终落下帷幕,二人达成了和解。但遗憾的是,和解的方式不是面对面的拥抱与深情告白,而依旧是有距离的文字,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允许一切冲突的发生,但也要勇敢表达自己的爱,让爱不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