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史素材强化高中思政课中的政治认同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7
/ 3

用党史素材强化高中思政课中的政治认同素养

罗裕虹

单位: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   邮编:515071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高中思政课教学资源,将党史素材融入高中思政课中对于强化政治认同学科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强化家国情怀 ;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有立场、有信仰的公民。通过丰富党史素养展现形式以及构建研学实践大课堂,从而实现党史素材更好的融入思政课中,进而培养学生思政课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党史素材;高中思政课; 政治认同

一、研究缘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党诞生之日起,一直重视历史教育建设。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同志指出:“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7年新课标为依据组织编写的部编版思想政治教材其意识形态属性强,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因此将党史素材融入高中思政课中显得尤为关键。且政治认同又是高中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素养,所以在高中思政课中融入党史素材有利于加强思政课的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科素养要求,也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在高中生的“拔节孕穗期”铸魂。同时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读懂党史,从党史中不断汲取思想智慧,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二、用党史素材强化思政课中的政治认同素养作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规定政治认同是思政课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表明具备该素养的学生必须:“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党史素材强化思政课中的政治认同素养作用:

(一)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

 合法性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或者政治体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公众从内心上对政治权力结构、政治秩序的认同和支持,成为执政党维护统治地位的持久、终极的来源。[2]百年前的中国前路未卜,部分有识之士希望改变现状,一时各种主张甚嚣尘上: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均以失败告终。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教学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坚持党的领导”时,可通过梳理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走过的历程:主要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并向学生展示近20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2005年达到18万亿元,超过法国。2006年达到22万亿元,超过英国。2007年达到27万亿元,超过德国。2010年达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达到90万亿元,差不多是美国GDP的65%。2019年达到99万亿元,2020年达到101万亿元,距离世界第一位的美国GDP不远了。[3]通过一系列数据对比,更直观体现党在各时期在执政过程中带领人民走向美好生活,使学生坚定党的领导,认同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支持和拥护党在新时代的各项大政方针。

在教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可对比中西方抗疫政策的区别凸显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因此所采取的防控措施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所以武汉封城是当时党中央做出的无奈却正确的决定,在治疗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高度重视对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与保护。《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并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体,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而英国宣布以消极的“群体免疫”抗疫、美国州长们要求老人们以死亡为子孙做贡献、西班牙为65岁以上的老人摘下呼吸机以优化医疗资源等荒诞的政策。两种政策对比之下使学生更加牢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时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精神特质。因此从现实层面上引导高中生强化对党执政合法性的认同,使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强化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时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前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当成重要的国家资源来对待。而百年党史是最重要的优秀文化资源,在思政课中融入党史故事,讲好党史故事,可以推动中学生形成家国一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在教学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时,可利用与百年党史发展相关珍贵档案,这是再现真实历史场景的基本凭据。党史在档案中留痕,借档案复现。可选取典型红色家书,这些家书深刻记录党员先辈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毅力,如1928年9月,共产党人史砚芬英勇牺牲前,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就着狱中昏黄的灯光写下了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信:“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妹妹,你年长些,从此以后你是家长了,身兼父母兄长的重大责任。我本不应当把这重大的担子放在你身上,抛弃你们,但为着了‘大我’不能不对你们忍些,我相信你们在痛哭之余,必能谅察我的苦衷而原谅我。”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带领学生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我们回望百年党史不仅让学生传承先辈精神、更重要的是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有立场、有信仰的公民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理想信念能给人以坚定的信念、明确的人生方向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激励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努力奋斗。无论在何时,能把中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本身就是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认为:“苏联败在了意识形态上,败在了对马列主义、对社会主义信仰信念的动摇上。”苏联的解体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高中思政课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尤为迫切,在教学《哲学与文化》中的“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时,可以展示陈独秀之子陈乔年在1928年,被押送行刑前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通过这段历史让学生明白在国破家亡的艰难岁月中,无数像陈乔年一般的青年学子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做出的巨大牺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陈乔年这份坚持不懈实现国家独立的愿望,离不开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坚定信念。这一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明白当前的幸福美好生活是无数前人靠艰苦奋斗创造的,任何美好的生活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奋斗从而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三、用党史素材强化思政课中的政治认同素养途径

(一)丰富党史素养展现形式

 在《普通媒介学教程》中,德布雷提出创建媒介学的框架。他认为媒介是重要的。“精神只有通过在一个可感知的物质性(话语、文字、图像)中获得实体,通过沉淀于一个载体之上才能作用于另一个人。没有这种客观化或发表,任何思想都不能成为事件,也不能产生俘获力或抵消力的作用。”[4]因此媒介包括:文字、图像、仪式、组织及物质技术载体等都是媒介。在传统的课程教育实践中,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高中思政课需要更新文化传播的手段,不能仅仅依靠纯文字,还必须加入可视化素材如图像,视频等,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觉醒年代》等热播剧出现,许多学生才明白他们在思政课上所学的知识,考试的重难点,寥寥数语竟然曾经真实发生过。学生恐怕很难对那些死记硬背的考点感同身受,但通过优秀主旋律视频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材上的内容真的曾经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甚至不惜为此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因此在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因此需要教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在海量的素材中,精挑细选能够充分展示课堂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素材,丰富党史素材的展示材料,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可视化手段,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思政课堂印象,让思政课成为有温度有热气的课堂,比如在教学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时,可以选取电视剧《觉醒年代》,电影《1921》等影视资源片段,让学生更直观感受百年党史的辉煌历程以及其艰难前行的过程,从而更加深刻使学生明白我们党执政百年的艰辛不易以及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和认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研学实践大课堂

除了课堂上采用丰富多样的党史素材展示手段外,思政课可以组织青少年学生瞻仰革命遗址,比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学习革命英烈事迹,感悟伟大历史成就,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社会主义,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比如可以利用本土经典红色资源,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本土抗日历史,而且通过了解红色文化建立背景,通过展厅中的一件件老物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危险重重的革命路线,更加明白实现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抗战胜利的艰辛;同时,红色文化涉及无数革命人物,通过了解每一位革命者的生平,引导学生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把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四、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将党史素材融入思政课中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执政百年之不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认真学习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不同时期涌现出的人民英雄和先进模范,发挥榜样的作用,使爱国主义精神蔚然成风,使青年学生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籍庆利.中共执政合法性资源建设的基本规律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2(4).

[3]张海鹏.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历史道路的选择[J].近代史研究,2021(3).

[4]马耀军,张玉琴.用抗疫素材强化政治认同[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

[5]潘祥辉.传播研究的媒介学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8-13.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5.

[2]籍庆利.中共执政合法性资源建设的基本规律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2(4).

[3]张海鹏.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历史道路的选择[J].近代史研究,2021(3).

[4]潘祥辉.传播研究的媒介学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