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融媒体中心 内蒙古 028000
【摘要】全媒体新闻报道思路创新决定了主流媒体的产品优势,本文从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念、以权威性带动新媒体矩阵发展、构建新型采编模式、加强媒体内外合作提高服务性,以及统筹策划创作时代性作品几个方面,探讨了全媒体新闻报道的思考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全媒体新闻;报道思路
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已进入深度融合阶段,这既肯定了之前媒体融合取得的成绩,也是对今后持续加强媒体融合力度的规划,媒体融合正在从传播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向全产业链、全数字化、全运营化方向转型,全媒体生态建设已成为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全媒体新闻报道需要继续革新观念、优化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新闻报道主战场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一、全媒体新闻报道需确立正确的传播观念
融媒体新闻创新需要以内容创新为根本,使新闻内容更丰富、样式更创新。当前指导编辑记者内容生产的前提,就是要求从业者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其作为自身行为的引领和指导,宣扬时代主旋律和正能量,做大做强正面宣传,而不能被流量思维所主导,陷入标题党、浮夸风、洗稿文的陷阱。主流媒体要成为新闻舆论的压舱石、社会粘合剂、价值导向风向标,占据媒体融合发展的制高点,创作有深度、有新意、有内涵、有品质的内容,既讲数量又拼质量,既汇流量又聚人心。全媒体新闻采编记者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用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推陈出新;不要囿于已有的发展框架,应以新时代的新闻报道理念满足大众对媒体的要求;要在正确方向的引领下不断改革和创新,积极发现反映主旋律、正能量的新闻选题,推出更多有内涵、有品质的优秀作品,积极做好做大做强正面新闻宣传,用贴近老百姓的视角和方式传播新闻,增进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即时性。
二、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引领新媒体发展
新媒体发展速度迅猛、受众数量众多,但无法撼动传统媒体在受众心中的主流地位。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传统媒体需要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形成传播优势,引领新媒体发展。当前,受众参与新闻报道的热情高涨,媒体需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舆论导向,站稳立场,拓展视角,正确分析舆情事件,扩大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收获受众的信任。传统媒体需强化互联网思维,用网络的手法和技术去报道新闻,学习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优势,积极将用户观念融入新闻报道中,增强用户体验,多渠道、多途径地增大自身影响力,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新媒体的互动性、亲和力有机结合起来。以纸媒为例:报社不再是报纸社,而是报道社,是以报社长期以来形成的公信力作为基石,建立网站、公众号、APP、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传播矩阵,使媒体形态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升级;要以报社作为核心平台和指挥部,开拓融媒体报道的超级市场,以内部的通讯社形成全时段、宽受众、立体化信息传播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坚持移动优先发展的策略,使主流媒体借助移动端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新闻传播制高点,并将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等用于新媒体传播领域,打开全方位报道渠道,引领新媒体发展。
三、构建新型采编模式
部分采编人员对全媒体新闻报道认识不足,对内容价值把握不到位,再加上制作技术上的局限,导致融媒体产品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新闻信息传播效果不佳。因此,编辑记者要提升创意能力和运营能力,重视对新媒体传播领域发展的观察与思考。全媒体时代,是把新闻元素通过创意设计传播出去,这需要全媒体记者在新闻现场就策划和采集适合手机报、网站、视频、报纸、微信公众号上的融合信息,编辑需介入报道活动并与记者沟通。编辑工作是把新闻报道打造成适合受众需求的产品样式,这需要打破惯性思维,呈现不同的信息传播形式,如时政性报道要做到文字、图片有高度、具权威性,而网络作品要做到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赋予产品个性化特征。因此,编采人员需要大胆尝试,努力做融媒报道的先行人,在既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加大新闻产量、传播速度、传播效果,形成协作发展、高产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从而占据舆论主导权,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四、增强媒体服务性
新媒体技术丰富了新闻报道的表现力,顺应了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发展方向,新闻报道形式服务内容的理念得到加强,二维码、直播、微视频、数据新闻、H5交互、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更重视内容表达,深化了坚持用户为本、创新表达的原则。当前,媒体融合继续深化,资源互通、融合共生模式快速发展,传统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开始紧密合作,如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新京报》等20多家权威媒体与腾讯新闻展开合作,借助其大平台优势,组成强大的媒体阵容,运用直播、短视频、图文结合等形式全方位传递新闻信息。做好融媒体产品、增强服务性,可以从以下三个结合来思考:一是大与小的结合,即大的主题通过小的入口展开,通过细节来呈现。二是上与下结合,做接地气的新闻报道,使新闻内容反映民心、民意、民愿,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将上级精神与基层实践有效结合,减少空话大话套话,避免重复解读文件条文,多用朴实生动的语言,从实际出发解疑释惑。三是理与情的结合。新闻作品需要以情动人,前提是作品要先感动自己,找到情、理、事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和力,避免片面追求新、奇、快,不能夸大事实,让真实朴素的情升华为领悟至深的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达到新闻报道启发人、引导人的目的。
五、全面统筹策划,使内容具有时代精神
互联网时代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日渐排斥冗余和劣质的信息,这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水平的新闻作品。全媒体新闻报道应该为受众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需要创作者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策划,通过不断讨论、修改生成具有有效传播力的内容,做到精准推送、互动传播,在纸媒上落地,在网络平台推送,形成新闻传播优势。好的作品离不开脚踏实地的采访,编采人员要抓住有利的落脚点,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精心组织策划,使作品展现深刻的报道主旨,实现内容增值。编辑记者需要关注社会变迁和国家发展,在新闻报道中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多创作体现时代精神、时代风貌、时代特色的内容,传播温暖人心、励志向上、感人肺腑的正能量,彰显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直播、短视频等传播形式的发展,导致传播行为商业化和娱乐化,并打破了传统的传受关系。新媒体技术提升了新闻报道效率,这要求编辑记者不断提升思想素质,把握时代脉搏,对社情民意有全面了解和认识,配合中心工作鼓干劲、造氛围,报道更具正面引领价值的优秀作品,同时激发广大受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紧紧围绕每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去有优秀社会价值的内容。
全媒体新闻报道需要从业者熟悉全媒体新闻的特性,知晓其运作和制作规律,分析了解单媒体整合为多媒体的原则,熟悉多媒体新闻报道的样式类型,引领新闻报道的正确方向,建立主流媒体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燕刚.浅谈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创新[N].山西经济日报,2020-10-10.
[2]本报评论部.让主流媒体成为全媒体[N].人民日报,2019-1-30.
[3]丁春贵.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J].传媒论坛,2020(2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