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思路下的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2
/ 4

“目标导向”思路下的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钟丽芳

中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瑞安  325204

摘要:本文以“目标导向”思路为切入点,就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提出对策建议。文章首先阐述了“目标导向”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当前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影响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构建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成本控制体系、实施基于价值链的全过程成本控制、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精准成本管控、嵌入激励机制促进全员参与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目标导向”思路下的企业成本控制策略。通过目标牵引、过程管控、数字赋能、激励促动等多管齐下,推动企业成本管理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目标导向;成本控制;策略

引言: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课题。然而,不少企业在成本管理上仍存在目标不清、基础不实、手段单一、协同不畅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目标导向”思路强调从企业战略高度出发,以目标为牵引,通过目标分解传导、过程监控考核,调动各方力量,推动目标达成。将“目标导向”理念引入成本控制领域,对于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成本管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分析“目标导向”思路内涵特征及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索“目标导向”理念指引下的成本控制新策略,为推进企业成本管理变革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一、“目标导向”思路的内涵

“目标导向”思路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是以目标为牵引,通过目标的设定、分解、传达、执行和评估来推动组织的运转和发展(如图一所示)。这一思路强调从企业的战略高度出发,根据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中长期规划来制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并将其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形成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目标管理机制,明确各层级的目标责任,加强目标执行过程中的监控和考核,确保目标如期达成。同时,企业还需要营造一种"目标至上"的文化氛围,激发全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齐心协力、奋发进取的良好局面。“目标导向”思路的贯彻实施,有助于企业厘清发展方向,聚焦核心任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这一思路不仅适用于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领域如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可以说,“目标导向”思路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利器,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KSO_WM_TAG_VERSION=1.0&KSO_WM_BEAUTIFY_FLAG=#wm#&KSO_WM_UNIT_TYPE=i&KSO_WM_UNIT_ID=wpsdiag20161007_4*i*1&KSO_WM_TEMPLATE_CATEGORY=wpsdiag&KSO_WM_TEMPLATE_INDEX=20161007

图1“目标导向”思路的内涵

二、“目标导向”思路的特点

1.战略引领,目标牵引

在“目标导向”思路这一思路下,企业的目标设定不是随意而为、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全面分析和审慎判断的基础之上,要综合考虑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市场地位等因素,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来审视和谋划企业发展。一旦企业的战略方向确立,就要从中提炼出一系列清晰、可量化的阶段性目标,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方向标。在目标的指引下,企业上下要形成“一盘棋”思想,整体推进,协同联动,确保战略意图的贯彻落实。同时,企业还要建立动态调整的目标管理机制,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和目标完成情况等对目标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保持目标的适切性和激励性,引领企业沿着既定的战略轨道稳步前行。正是基于战略引领、目标牵引的基本特征,“目标导向”思路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2.系统联动,全员参与

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经营管理绝非某个部门或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各职能部门、各层级员工的密切配合和协同联动。在“目标导向”思路指引下,企业要将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传导,形成一个纵到底、横到边的目标责任网络。每个部门和员工都要对照上级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本部门和本岗位的具体目标,明确自身在企业目标实现中的角色定位和应尽职责。与此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目标完成情况与部门和个人的评价、晋升、薪酬等挂钩,调动全员参与目标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目标这个纽带,企业上下可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生动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员工都可以找到努力的方向,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并从目标的达成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由此可见,“目标导向”思路具有鲜明的系统观和协同观,是调动和凝聚全员力量、促进组织协同运转的有效法宝。

3.赋能创新,激发活力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既要有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也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目标导向”思路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一方面,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企业要勇于对既有的目标体系进行重构和优化,以适应市场竞争的新要求。目标的动态调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在目标的感召和激励下,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可以得到充分释放,众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定能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与此同时,在目标的牵引下,企业还可以加强基于目标的资源整合和统筹安排,聚焦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为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提供肥沃的土壤。总之,目标既是企业前进的助推器,也是全员创新的激励器,其在推动企业变革图强、激发组织活力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问题

1.成本意识淡薄,控制动力不足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不少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成本意识相对淡薄。一些企业管理者过于看重短期利益,盲目追求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忽视了成本控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在日常经营中,各部门和员工往往将更多精力放在业务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成本控制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成本考核和激励机制,员工主动控制成本、节约资源的内生动力不足。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成本控制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但在实际执行中却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形成“人人讲成本、事事讲效益”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企业效益较好的情况下,一些管理者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放松了成本控制的力度,导致企业的成本控制陷入被动和松懈状态。

2.成本核算失真,控制基础薄弱

精准的成本核算是开展有效成本控制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当前不少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成本数据失真,控制基础薄弱。一些企业的成本核算流于表面,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特别是在产品成本核算上,一些企业仍然沿用粗放式的计算方法,未能准确归集和分配各项成本费用,导致产品成本数据不够精准,难以支撑有效的成本决策。同时,受传统业务流程和信息化水平的制约,一些企业的成本数据收集和处理效率较低,数据来源不够全面,缺乏必要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无法为成本控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此外,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不够匹配,动态成本分析和考核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成本管控的有效性。

3.控制手段单一,创新力度不够

在成本控制的具体实践中,不少企业还存在控制手段单一、缺乏创新的问题。长期以来,一些企业习惯于采取"大规模生产、规模效应"的传统成本控制模式,过度依赖降低采购成本、扩大生产规模等手段来控制成本,而忽视了产品设计、工艺优化、流程再造等方面的成本改进空间。同时,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单纯依靠单一的成本控制手段已难以奏效。一些企业对标杆管理、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现代成本控制工具运用不够,对价值链成本控制、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先进理念重视不足,缺乏基于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的成本控制创新。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不少企业虽然上马了ERP等信息系统,但在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等方面还不够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有待加快。

四、影响“目标导向”成本控制效果的因素分析

1.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目标导向”成本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企业设定的成本目标脱离实际、缺乏依据,要么过于保守、缺乏挑战性,要么过于激进、难以实现,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成本控制的低效甚至失败。同时,成本目标的设定如果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发展、市场环境、资源条件等因素,没有与其他经营目标如质量、交付等有机结合,就可能导致目标的片面性和短视性,难以真正发挥成本控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此外,在目标分解和传导的过程中,如果上下级目标衔接不够紧密,部门间目标协调不够到位,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联度不高,也会影响到成本控制的整体成效。

2.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目标导向”的成本控制中,成本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一方面,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产品成本和作业成本进行精细化、动态化的核算,严格控制成本信息失真的风险,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如果成本核算不够准确,就可能导致成本目标设定失当、绩效考核不公、改进措施南辕北辙等问题,严重影响成本控制成效。另一方面,成本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也不容忽视。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者需要实时掌握成本运行情况,快速做出决策响应。如果成本信息搜集滞后、分析不及时,无法对成本异常及时预警,就可能错失最佳控制时机,导致成本失控。

五、“目标导向”思路下的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1.构建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成本控制体系

1.1 明确企业战略目标与成本控制目标的关联

企业应当立足自身的使命愿景和长远发展规划,将成本控制目标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紧密关联起来。通过系统梳理和审慎评估,确定成本控制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晰成本控制目标的内涵、路径和关键举措。成本控制目标的设定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与企业的财务目标、市场目标、创新目标等形成有机统一,构成一个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目标体系。同时,要准确把握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成本控制目标,保持其适切性和引领性,为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坚实保障。唯有与战略目标同频共振,成本控制才能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2 建立战略目标驱动的成本控制组织架构

成本控制组织架构是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企业应当围绕战略目标,合理设置和优化成本控制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责边界和权责利相统一的考核机制,形成一套分工明晰、职责清晰、协同有序的组织运行体系。在组织架构设计上,既要发挥财务部门的专业管控作用,加强总分协调联动,又要调动各业务部门参与成本管理的主动性,实现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环节的成本控制系统集成。同时,组织架构要嵌入战略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方法,着眼全局统筹资源配置,为战略目标达成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通过组织变革塑造全员参与的成本文化,将成本控制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2.实施基于价值链的全过程成本控制

2.1 识别与优化企业内部价值链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要求企业立足内部运营,系统审视和优化企业的核心价值链条。首先,要运用价值链分析等工具,全面识别和诊断企业内部的关键价值活动,包括采购、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厘清各环节的成本构成、价值贡献和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流程再造、精益管理等方法,持续优化内部价值链条,压缩不增值的成本耗损,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例如,优化采购流程,加强供应商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完善产品设计,应用价值工程,从源头控制成本;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自动化水平,挖掘制造环节的成本改善空间;创新营销模式,优化渠道结构,提高销售投入产出比。通过内部价值链的系统优化,实现企业运营与管理的降本增效,为成本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2.2 拓展成本控制边界,构建外部价值链

企业的成本控制不应局限于内部运营层面,而应着眼产业生态,拓展到外部价值链条。一方面,要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战略协同,通过供应链成本管理、需求链成本管理等手段,与供应商、经销商开展成本改善项目,共建高效协同的产业链生态,实现成本优势的系统性重构。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外包、战略联盟等方式,聚焦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合作伙伴,达成比较优势互补,节约运营成本。同时,积极嫁接外部创新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实践,为成本控制拓展新思路、注入新动力。通过内外部价值链的贯通优化,推动成本控制从企业内部走向产业生态,从点到面构建起战略成本控制的竞争优势,实现成本与价值的动态平衡,助力企业基业长青。

3.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精准成本控制

3.1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成本数据挖掘与洞见

大数据分析是实现精准成本控制的利器。企业应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系统采集、集成企业内外部的相关数据,并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多维度、动态化地分析成本数据,挖掘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实现成本透明化管理。一方面,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识别成本影响因素,及时预警成本异常,有效控制成本风险。另一方面,基于数据的相关性和趋势性分析,可以预测成本走势,优化资源配置,助力企业精细化管控。同时,大数据分析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绩效评估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数据可视化手段,直观呈现成本管理成效,提高管理水平。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多层次、多视角地透视企业经营全貌,及时发现管理痛点,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激发数据价值,赋能企业成本管控。

3.2 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的成本协同网络

区块链是构建可信协同网络的关键技术。在成本控制领域,企业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不可篡改等特性,打造基于共识机制的价值链成本协同平台,提高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区块链网络中,上下游企业可以基于智能合约自动触发和执行成本相关交易,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实时同步,压缩交易成本,提高协同效率。共享账本机制使得成本信息透明可信,降低了审计和控制成本。溯源功能可以追踪每个交易节点,识别低效环节,持续优化。通过运用区块链搭建信任基础设施,将成本控制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产业链纵深,促进形成互信互利、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携手共创成本管理新优势,实现多方共赢。

4.嵌入激励机制,促进全员参与成本控制

4.1 将成本控制目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要将成本控制目标有机嵌入绩效考核体系,让成本理念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一方面,要围绕成本控制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并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岗位,明确责任主体,将过程监管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配套的考核闭环。另一方面,绩效考核要向战略聚焦、关键聚焦,突出价值导向,加大成本控制在考核中的权重,提高其在员工收入分配中的挂钩力度,将员工利益与企业效益紧密捆绑,激发内生动力。同时,考核指标要兼顾短期效益与长远发展,引导员工平衡当期成本与未来投入,防止短视行为。将成本嵌入绩效,让奖惩发挥应有作用,考核的指挥棒就能调动员工参与成本管控的主观能动性,汇聚起千军万马的磅礴力量。

4.2 设计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激励方案

科学的激励机制是点燃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热情的助推器。企业要因时因势制宜,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激励方案,提高员工参与的获得感。一是搭建多元化的激励工具箱,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等,满足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员工的差异化需求。二是成本改善要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如将节约成本的收益与员工分享,设立专项奖金池,鼓励员工主动发现问题、持续改进,让员工真切感受到成本控制带来的红利。三是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开展成本控制劳动竞赛、提案征集等活动,树立标杆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掀起人人争先、追求卓越的热潮。四是创新激励方式,引入如积分激励、虚拟股权等中长期激励,将过程激励和结果激励相配套,保持员工参与的可持续性。唯有用心用情做好激励这篇大文章,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六、案例分析

某大型制造企业A公司通过实施"目标导向"的成本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公司将成本控制目标与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制定了未来三年降低成本费用率2个百分点的目标,并分解到各业务部门和关键岗位。同时,优化了成本控制的组织架构,成立了总经理任组长的成本控制委员会,建立了自上而下、横向到边的联动机制。

在成本控制实践中,A公司系统梳理了内部价值链,通过优化采购流程、加强供应商管理等措施,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了5%。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20%,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下降10%。优化产品设计,零部件通用化率从30%提升至60%,大幅节约了成本。

此外,A公司还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成本管控。通过构建成本大数据分析平台,及时发现并预警成本异常。引入区块链技术,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享成本信息,协同优化供应链成本,累计节约成本2000万元。

在激励机制方面,A公司将成本目标完成情况与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并设立了成本改善提案奖,形成了人人参与、持续优化的良好局面。

通过一系列"目标导向"的成本控制举措,A公司销售费用率从8.5%降至6.3%,管理费用率从6.8%降至5.1%,三年累计节约成本1.5亿元,成本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显著提升,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束语: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企业必须创新成本管理理念,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目标导向”思路为企业成本控制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将成本目标与企业战略紧密关联,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将成本管控嵌入业务运营各环节;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成本分析预测能力;健全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全员参与的内生动力。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打造成本领先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耿雨霄.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J]. 财经界, 2024, (11): 75-77.

[2]覃王上威. 以目标成本为导向的钢铁企业成本管理优化研究——以LG集团为例 [J]. 中国市场, 2024, (01): 90-93.

[3]毛安慧. 目标导向思路下的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J]. 价值工程, 2020, 39 (35): 19-20.

[4]邓月琴. “目标导向”思路下的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J]. 全国流通经济, 2018, (33): 143-144.

[5]吕超. “目标导向”思路下的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J]. 时代金融, 2017, (27): 113-114.

[6]杨海鹰. 浅议目标成本法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J]. 中国集体经济, 2017, (08):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