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省雅安市625015
摘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病情复杂,还常伴有社会功能障碍,影响其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家庭关系。现有的护理模式常忽视多学科协作和家属的积极参与,导致护理效果有限。针对这一问题,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即着眼于此,分析了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强调通过多学科协作与支持网络的建立,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前言: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病程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恢复。传统护理模式往往难以全面满足患者的复杂需求,因此,探索有效的护理模式尤为重要。
一、慢性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疑难点与挑战
(一)患者病情复杂性与护理需求的多样性
慢性精神分裂症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患者病情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导致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症状特点,使得护理工作需要针对每一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从临床观察来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症状的多样性上,还包括病程的长期性和多变性[1]。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从急性期到缓解期再到复发期的多次转变,这种不稳定性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灵活的应对能力。护理需求的多样性则进一步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心理支持、社会功能训练等综合性护理措施。药物治疗虽然在控制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常常伴随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代谢综合征等,护理人员需要监测和管理这些副作用,确保患者的整体健康。
(二)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困难与阻碍
社交能力的下降使得患者在与他人交往时常常表现出退缩和回避,难以建立和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逐渐削弱,进一步加重其孤立感和无助感。职业能力的受限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的另一重要表现。由于疾病的长期影响,许多患者在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方面出现明显下降,难以胜任正常的工作。即使有些患者能够找到工作,也常常面临工作适应困难和工作压力带来的复发风险。职业康复和支持性就业对于帮助患者恢复职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患者病情波动、雇主接受度低等多方面的挑战。日常生活能力的不足也显著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2]。患者在处理日常事务如购物、烹饪、理财等方面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困难,这不仅影响其独立生活能力,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时,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日常指导,但这一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三)家属参与度不足与支持体系的缺乏
许多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患者的病情及其护理需求缺乏全面的认知。精神分裂症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使得家属在面对患者的行为和症状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力,这种认知上的不足导致家属在参与护理时缺乏信心和主动性。加强对家属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有效提升家属的参与度和支持能力。家属在长期护理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需求繁多且持续,许多家属在长期的护理过程中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出现护理疲劳和心理困扰。这种情况下,家属往往难以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支持,导致参与度逐渐降低。为减轻家属的压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经济援助,建立有效的缓解措施,能够帮助家属更好地应对护理过程中的挑战,维持较高的参与度。
二、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策略
(一)加强多学科协作,提升综合护理效果
多学科协作的核心在于通过整合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医生可以在制定治疗方案时,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护士则在日常护理中密切监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在患者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干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情绪波动、认知障碍等问题,心理学家的介入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挑战。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心理学家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困扰、改善认知功能,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学家的参与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强其康复信心[4]。社会工作者在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和社区融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社交能力下降、职业能力受限等,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职业康复、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链接,如就业支持、社会福利等,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其社会融入。
(二)构建患者支持网络,增强社会功能恢复
家庭支持是患者支持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强家庭支持网络的构建,可以通过提升家属的护理能力和参与积极性,为患者提供更稳定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家属教育和培训是提升家庭支持网络的关键措施,通过系统的护理知识培训和心理支持,家属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增强其在护理过程中的信心和能力。社区支持在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的社区支持网络,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帮助,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支持小组、组织社区活动以及提供就业支持等方式,增强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社区支持小组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交流平台,帮助患者在互助和分享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社会隔离感。
(三)提升家属参与度,完善支持体系建设
家属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水平,使其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教育内容应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常见症状的识别与应对、药物管理的注意事项、情感支持的方法等。还应提供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如急性症状的处理、日常护理技巧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如讲座、工作坊、在线课程等,家属可以逐步提高其护理能力,增强参与护理的信心。家属的心理支持也是提升参与度的重要方面。提供专门的心理支持服务,如心理咨询、情感支持小组、压力管理培训等,可以帮助家属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鼓励家属之间的互助和经验分享,可以形成一个互相支持的社区,增强家属的支持网络和情感联结。经济支持也是提升家属参与度的重要保障。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如护理补贴、医疗费用减免、就业支持等,可以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提高其参与护理的能力和意愿。
结语
简而言之,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增强了家属的参与度,优化了整体护理效果。通过多学科协作和支持网络的有效构建,该模式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护理支持,体现了其在精神康复护理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明媚.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8):72-74.
[2]葛玲.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0,15(20):84-85.
[3]王云仙,姜杨,莫慧娟,等.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技能及住院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02):231-232+235.
[4]王云仙,姜杨,莫惠娟,等.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技能及住院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C]//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2019第四届之江精神医学交流会、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大会、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汇编.杭州市公安局安康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