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染色法在真菌检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荧光染色法在真菌检测中的应用

王艳珠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741020

目的:探讨在真菌检测中应用荧光染色法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在院内选取196份临床样本展开真菌检测,其中深部与浅表样本分别为165份与31份,采取荧光染色、革兰染色、直接涂片、KOH湿片法、真菌培养等方法同步完成相关检测。结果:实验中各项数据表明,在165份深部样本检测中,荧光染色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染色、直接涂片法,总检出率分别为92.12%、83.03%、78.18%,差异显著(P<0.05);而31份浅表样本检测中,荧光染色阳性总检出率为87.10%明显高于KOH湿片法(61.29%)与真菌培养法(5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真菌检测中荧光染色法具有方便快捷高效、高灵敏度与准确率的优势特点,大大缩短检验时间,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精确数据信息。

关键词:荧光染色法;真菌检测;应用

引言:根据临床经验来看,不同患者致病真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而为确保能够准确诊断与治疗,还需及时采取合适方法展开检验。本文主要探讨了荧光染色法在真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的196份样本均为2022年12月~2023年11月在院内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样本类型包含深部与浅表样本两种类型,其中深部样本中痰(68份)、咽拭子(46份)、白带(28份)、尿液(14份)、粪便(9份),浅表样本皮屑(18份)、甲屑(13份)。所有样本均在采集完成后放置于无菌容器中保存送检。

1.2方法

1.2.1样本采集

①痰液为清晨第一口痰液,放入无菌痰盒中。②应用无菌咽拭子采集管在患者咽喉部取样。③采用无菌棉签棒在患者阴道内部取样。④需对患者皮损部位进行消毒,应用浓度为75%乙醇,随后刮取皮屑,采用钝头刀片。⑤病甲消毒后应用刀片刮取甲下碎屑。⑥尿液取样同样为晨起首次尿液,取中段尿液应用无菌管保存,离心处理后取沉渣完成镜检。⑦取粪便样本将其放置无菌容器中保存[1]

1.2.2检测方法

①荧光染色,所应用的真菌荧光染色液为南京汉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在载玻璃片中均匀涂抹所收集的样本,滴入荧光染液后将盖玻片覆盖在载玻片中,轻压1分钟使其能够充分混匀,观察时需应用荧光显微镜,若过程中可见具有荧光标记的孢子与菌丝可诊断为阳性。②革兰染色,革兰染色液生产单位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同样在载玻片中均匀涂抹样本,随后进行固定处理,可在火焰中快速通过3次,随后应用龙胆紫液进行染色处理,时间为1分钟,随后应用流动水冲洗;加媒染液染色1分钟,再次冲洗处理;所选用的复染剂为石炭酸复红,持续染色30秒后冲洗。在完全干燥后即可观察样本中真菌孢子与菌丝,可应用高倍镜[2]。③直接涂片,涂抹样本与载玻片中,随后加入氯化钠溶液,用量为1滴,浓度为0.9%,覆盖盖玻片,应用显微镜观察,阳性可见孢子与菌丝。④KOH湿片法,载片上涂匀样本加入浓度为10%的KOH溶液1滴,将盖玻片盖上,应用酒精灯加热溶解甲屑,应用显微镜观察。⑤真菌培养,将所收集的皮屑、甲屑在超净工作台中接种于蛋白胨沙氏琼脂培养基,随后置于温箱中进行观察,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培养时间为14d,若发现存在菌落生长情况即为阳性[3]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荧光染色、革兰染色、直接涂片法在痰、咽拭子、白带、尿液、粪便深部样本检测中真菌阳性检出率。②记录皮屑、甲屑浅表样本检测中荧光染色与KOH湿片法、真菌培养等方法真菌阳性检出例数,计算总检出率,以数据表示便于后期对比工作的开展。

1.4 统计学处理

连续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连续变量使用均数±标准差或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 t 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变量表示为频数(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比较两组差异,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荧光染色、革兰染色、直接涂片真菌阳性检出率比较

通过检测结果来看,在对165份痰、咽拭子、白带、尿液、粪便深部样本实施不同检测方法后可见,相比革兰染色、直接涂片检测方法,采取荧光染色阳性检出率明显较高,比较后可见显著差异(P<0.05)。如表格1所示。

1荧光染色、革兰染色、直接涂片真菌阳性检出率比较n/%),x±s)

组别

痰(n=68)

咽拭子(n=46)

白带(n=28)

尿液(n=14)

粪便(n=9)

合计(n=165)

荧光染色

65(95.59)

43(93.48)

24(85.71)

12(85.71)

8(88.89)

152(92.12)

革兰染色

61(89.71)

38(82.61)

22(78.57)

9(64.29)

7(77.78)

137(83.03)

直接涂片

58(85.29)

36(78.26)

20(71.43)

8(57.14)

7(77.88)

129(78.18)

X2

11.936

7.234

10.771

8.463

6.551

9.23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荧光染色与KOH湿片法、真菌培养真菌阳性检出率比较

在对31份皮屑、甲屑浅表样本进行检测后可见,荧光染色阳性总检出率为87.10%明显高于KOH湿片法(61.29%)与真菌培养法(58.06%),将其对比后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2。

2荧光染色与KOH湿片法、真菌培养真菌阳性检出率对比n/%),x±s)

组别

皮屑(n=18)

甲屑(n=13)

合计(n=31)

荧光染色

16(88.89)

11(84.62)

27(87.10)

KOH湿片法

11(61.11)

8(61.54)

19(61.29)

真菌培养

11(61.11)

7(53.85)

18(58.06)

X2

13.726

9.723

6.892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真菌检验主要是通过提取并检测患者的分泌物以及浅表组织样本来明确真菌感染类型,为诊断提供精确数据信息,确保治疗的相符性与可行性。而在临床中真菌检测方法种类较多,包括荧光染色、革兰染色、直接涂片、KOH湿片法、真菌培养等,而其中真菌培养时间相对较长,不利于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开展;革兰染色操作环节较多有着繁琐性特点,并且受染液质量与检验人员水平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均会影响到检验精确性,该方法无法检测皮屑等样本;KOH湿片法因真菌孢子会与脂肪滴、红白细胞出现混淆,再加上背景为白色,若操作人员经验不足可能无法有效区分;直接涂片法虽然可以检查无菌丝与孢子,但无法确定菌种;荧光染色法适用于多种样本类型,且操作较为便捷,其可将真菌与其他细胞充分区分开,并且通过不同荧光颜色区分真菌类型,精确判断致病菌种,切实提高检测效率,可为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精确数据信息[4]。实验结果表明,在深部与浅表标本检测中,荧光染色检验方法真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染色、直接涂片以及KOH湿片法、真菌培养等检测方法(P<0.05)。

综上所述,在真菌检测中荧光染色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与特异性高的特点,可帮助医生迅速诊断患者病情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捷敏,龙宾曼,刘琼,等. 荧光染色法与复方氢氧化钾湿片法在1025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检测中的比较 [J]. 安徽医药, 2023, 27 (04): 808-810+850.

[2]邓诗语,谢莉,汤强,等. 改良复方KOH湿片法与荧光染色法在皮肤癣菌病涂片镜检中的应用 [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2, 14 (02): 200-203.

[3]朱静娜,莫慧慧,梁燕华. 真菌荧光染色法检测健康皮肤和炎症性皮损的真菌定植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 38 (02): 83-88.

[4]赵野,姜日花,朱明姬,等. 荧光染色镜检法与KOH湿片镜检法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 25 (12): 181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