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背景下园林绿化管理创新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4
/ 2

双碳目标背景下园林绿化管理创新探讨

胡立军

身份证号:430321197308194519

摘要:在全球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双碳目标”——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更对全球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宏大目标的指引下,各个行业领域都在寻求自身的转型与创新,以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角色不容忽视。

关键词:双碳目标;园林绿化;管理创新

1园林绿化管理实践情况

园林绿化管理实践情况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它反映了当前绿化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同时也暴露出在实现碳中和路径中所面临的瓶颈。在管理实践中,园林绿化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管理理念的更新滞后。传统的园林绿化管理过于侧重于绿化覆盖率的提高,而对绿化质量、生态功能的提升关注不够。这导致部分城市的绿地虽看似繁茂,实则生态效益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其在碳吸收和气候调节上的作用。因此,管理理念需要从单一的绿化覆盖率向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生物多样性和碳汇能力转变。

技术手段的应用不足。尽管现代科技如遥感监测、物联网技术在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效率和精度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相对有限。这使得绿化管理往往难以实现精细化,难以对碳排放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

再者,绿色施工技术的普及有限。传统施工方法可能导致大量的碳排放,而绿色施工技术如使用再生材料、优化施工流程等,虽然能显著降低碳足迹,但在园林绿化项目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化管理的低碳化进程。

政策支持的强度与广度有待提高。尽管政府已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双碳目标中的重要性,但现行的低碳政策在执行力度上还存在一定不足。政策的缺乏或者执行不力,使得园林绿化在寻求低碳转型时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激励。

公众参与度不足也是一个问题。尽管园林绿化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公众对其生态价值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仍有待提高。提高公众的绿色生活意识,鼓励他们参与到园林绿化中来,能够形成更广泛的低碳行动网络。

园林绿化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既是对传统模式的挑战,也是推动创新的机遇。通过更新管理理念,积极采用科技手段,推广绿色施工,强化政策支持,以及激发公众参与,我们可以克服这些挑战,逐步走向更加生态化、低碳化的园林绿化管理模式。这些实践层面的改进将直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双碳目标背景下的园林绿化管理创新策略

2.1碳排放减少与园林规划

园林规划在双碳目标下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是实现碳排放减少的首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我们可以定向提升绿化空间的碳汇能力,优化城市生态结构,从而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化的碳减排效能。规划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

生态优先,功能复合。园林规划需着重考虑绿化空间的生态功能,优先选择碳汇能力强、生物多样性高的植物种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绿地网络。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还能提供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改善微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等,实现多功能复合的绿色空间。

与城市发展相融合。规划应与城市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将绿化空间融入城市肌理,如结合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打造绿色基础设施,如绿色街道、绿色建筑、绿色公园等。这样一来,园林绿化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功能需求,同时也为碳排放的降低提供有力支撑。

采用乡土植物,提高适应性。选择本土植物不仅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本地生态系统,还可以降低碳排放,因为本土植物通常对当地气候条件适应性强,维护成本和碳足迹较低。此外,本土植物的多样性也有助于提升绿地的碳汇能力和抵抗环境变化的能力。

智慧园林的规划应用也至关重要。遥感监测、物联网技术等可以对园林绿化进行精细化管理,实时掌握碳汇动态,优化植物配置,从而提高碳汇效率。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碳排放趋势,为规划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注重公众参与和教育。规划应鼓励公众参与到园林绿化建设中,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碳中和目标的认识,培养绿色生活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绿化项目的实施效果,还能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碳减排的良好氛围。

园林规划在双碳目标下,不仅要追求绿化覆盖率的提升,更要注重生态功能的优化,通过科学设计、本土化策略、科技创新,以及公众意识的提升,实现园林绿化对碳排放的有效减少。这种创新的规划模式将为园林绿化管理的生态化、低碳化转型奠定基础,推动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2.2绿色植被选择与养护技术创新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园林绿化管理的创新策略中,绿色植被选择与养护技术的革新显得尤为关键。这对于提升园林绿化对碳汇的贡献、优化生物多样性以及实现低碳化管理具有决定性影响。

绿色植被选择是绿化管理的核心环节。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选择碳汇能力强、适应性高的植被种类成为首要任务。这不仅要求我们重视本土植物的使用,因为它们通常能有效适应本地气候,降低运输和维护过程中的碳排放,而且要优先选择那些能快速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树种。例如,某些高碳汇的树种如柳杉、水杉、毛竹等,它们因其生长速度快,光合作用效率高,能够显著增加碳汇。

改进植被养护技术也是实现低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园林养护方法,如频繁浇水、过度施肥和过度修剪等,往往导致较高的碳排放。而绿色养护技术,如精准灌溉、有机肥料的使用和生态修剪等,能够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精准灌溉采用物联网技术,根据土壤湿度、气候条件实时调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有机肥料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碳排放。生态修剪则通过科学的剪枝方式,促进植物健康的自然生长,减少机械修剪产生的碳排放。

再者,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植被配置策略。多样性高的植被配置能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碳汇潜力,增强绿地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混合种植不同物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碳排放。

智慧园林技术在植被养护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低碳效果。通过遥感和无人机监测,可以定期评估植被生长状况,预测病虫害,及时进行干预,减少不必要的实地操作。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生长数据的实时收集,为养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避免过度养护。智能灌溉系统则可以根据植物实际需求进行精准供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结语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园林绿化管理的创新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全球环境挑战与双碳目标的背景,探讨了园林绿化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的关键角色,以及当前园林绿化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分析现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包括科学规划、绿色植被选择、养护技术革新、政策强化和公众参与在内的创新策略,以期引领园林绿化管理的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1] 芦旭.双碳目标背景下园林绿化管理创新探讨[J].《现代园艺》,2024年第11期180-182,共3页

[2] 左鹏伟.“双碳”背景下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策略探讨[J].《清洗世界》,202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3] 谢哲伟.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策略创新研究[J].《时代汽车》,2024年第1期177-179,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