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EPC模式下施工方主要经营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7
/ 2

市政工程EPC模式下施工方主要经营风险管理

李波

   昊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更注重总承包方整体策划、组织协调、商务谈判和资源整合能力,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升级转型,利于构建多方协作的综合管理平台,不断提升总承包企业的价值链,完善其供应链,打造其产业链,实现多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发挥EPC项目管理的集成优势。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施工方面临着多种经营风险,需要全面落实各项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EPC;施工方;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市政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90.05文献标识码:B

引言

市政工程EPC模式下施工方面临着多种经营风险,施工方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风险对经营的影响,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施工方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1市政工程EPC模式下施工方主要经营风险

1.1工程变更风险

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总承包企业可能会根据实际建设需要改动或重新制订施工方案,导致工程延期或重新开始,建设单位则可能以合同条款的规定来拒绝进行相应的变更施工。因此,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容易出现工程成本变更风险和其他损失。

1.2设计进度风险

传统设计合同中,一般来说设计的进度风险整体较低,哪怕出现逾期情况,大多以设计费的千分之一作为每日逾期赔偿金,整体赔偿额也较小。但是在EPC模式下,设计进度一般归入总体工期进度中,赔偿基数也变为合同总额,这无形中增加了设计未能按时出图的惩罚力度。同时,工期惩罚的上限一般来说以合同履约担保金额为上限,大多为5%~10%,这也超过了正常EPC合同中设计费所占的比重。

1.3合同风险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企业需承担与工程造价、采购、设计等工程建设相关工作的全部责任,这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合同风险。例如,在EPC总承包模式中,工程量风险较为常见。由于工程造价的计算必须基于合同的工程量,如果工程量超出预期,就会导致工程造价和实际完工成本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1.4施工风险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企业需要承担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控制、施工安全等责任,一旦出现违规行为,业主方将对总承包企业进行严肃处理。由于分包单位只需要承担相应工程的责任,相关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此外,分包商之间信息交流不畅,也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风险和施工风险急剧上升,最终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市政工程EPC模式下施工方主要经营风险管理措施

2.1强化风险管理

在EPC模式下,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多样且复杂,因此强化风险管理成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有效措施。通过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能够降低风险对项目进展和结果的影响。总承包商应该在项目启动阶段就开始识别可能的风险。这可能涉及到技术、资源、供应链、市场等多个方面。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可以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为后续的应对策略制定提供依据。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是必要的。这可能包括风险的规避、转移、减轻和承担等策略。每个风险应对策略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经过合作伙伴的共同讨论和确认。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的迹象,从而能够更早地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预警机制需要敏捷和高效,以便在风险变化时能够及时响应。

2.2做好设计变更工作

在EPC项目施工阶段,处理好设计变更至关重要,否则可能会使项目出现预料之外的风险,并引发各种不可控的后果。做好工程设计变更工作通常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EPC项目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应积极与业主沟通,确保设计方案符合业主要求。二是工程总承包企业要做好设计方案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清楚地了解设计意图,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如果确需调整设计,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各种可行方案,并对调整后的工程量和成本进行全面评估。做好工程设计变更管理不仅可以减少设计变更产生的额外费用,还可以使项目的施工过程更加顺利。

2.3合同风险管理

合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识别、分析评价以及风险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EPC总承包模式具有的优势。风险识别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项目的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风险识别主要是对项目的合同条款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全面考虑项目履约所处的环境条件,判断并确定项目在履约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及其原因。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就是要判定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状况。风险识别应注重工程的基本信息,借鉴以往的工程经验对实际工程建设过程进行推演并结合逆向思维审视项目,寻找项目中的不可行性因素。以合同管理、索赔和反索赔管理作为主要抓手,遵循全面性和协调性原则,考核评估供应商合约履行能力,并将合同处罚约定、奖励等落实到位。例如,执行合同时,管理者务必重视合同惩罚和违约条款,降低索赔概率,对未按照合同规定执行,或发生不良索赔事件时,务必搜集好证据并将其固定,同时向对方提出索赔

[1]

2.4项目进度控制与风险管理

在EPC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项目进度控制是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计划进行,并避免延误导致的额外成本和资源浪费。而风险管理则是为了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降低项目风险并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在项目进度控制方面,一个关键的步骤是项目计划的制定和优化。在制定项目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工作任务的时间和资源需求,以及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需要合理地分配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按时到位,从而保证项目进度的顺利进行。

2.5施工现场验收

项目现场验收包括到货验收和试运行验收,前者主要是确认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出现损坏,后者则是对设备的最终全面验收。到货验收发现问题,EPC承包商首先要联系供应商解决问题,同时向运输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试运行验收,既可以检验设备自身质量,也可以检验安装调试质量。项目现场验收之后,设备就会进入质保,EPC承包商不再拥有拒收设备的权利,所以EPC承包商应仔细确认设备及安装质量合格、运行满足要求,避免潜在缺陷[2]

2.6加强日常安全监察

在对安全管理的日常监管中,除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外,还包括管理检查,即检查参与建设的各单位,这包括检查他们的内业资料和安全管理活动的展开情况,评估他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同时,必须用标准和制度约束安全管理人员,营造出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安全、文化方面的监管,并加大对习惯性违章、装置性违章问题的处理力度。每周、每月都要定期组织专项(文明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用电、消防、大型机械等)检查,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并与上级公司相配合,进行季节性安全大检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阶段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仍不成熟,还处在积极发展、全面推进阶段。近年来,国家已陆续印发、发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政策文件鼓励和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但在工程总承包保险、担保、信用等方面的机制建立和规范仍缺乏法律法规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工程总承包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管理风险。因此,如何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项目管理,促进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党正军.浅析工程建设EPC总承包及其优缺点[J].经济师,2019,(8):285+287.

[2]李世纯.EPC项目成本风险分析及防范控制研究[J].大众科技,2022,24(10):186-1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