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化疗后静脉炎预防中采用中药溻渍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医院2023年9月-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化疗患者48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硫酸镁湿敷,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药溻渍疗法,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治疗满意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时,通过运用中药溻渍疗法,不仅可以预防静脉炎,还能提高治疗满意度。
【关键词】静脉炎;溻渍疗法;化疗
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化疗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对肿瘤细胞增殖进行抑制,使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但是因为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在静脉输注中容易刺激静脉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损伤血管内膜,再加上具有较长的化疗周期,反复穿刺局部可导致静脉炎,使局部组织处于低氧状态,闭塞血管,对化疗效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1]。既往临床上采用硫酸镁湿敷的方法,但是整体疗效较差,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中药塌渍疗法在化疗后静脉炎预防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9月-2024年4月期间医院收治的48例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24例/组。纳入标准:(1)符合肿瘤诊断标准,且行化疗治疗;(2)临床资料完整;(3)意识清醒,且交流和沟通均正常。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痴呆或者精神疾病;(2)化疗前出现静脉炎;(3)药物禁忌证或者过敏史;(4)研究中途退出或者不愿意参与者。两组各项资料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
肿瘤类型 | ||||
组别 | 年龄(岁) | 性别(男/女) | 直肠癌 | 结肠癌 |
对照组(n=24) | 59.14±4.38 | 14/10 | 9 | 15 |
观察组(n=24) | 59.18±4.41 | 16/8 | 8 | 16 |
t/x2值 | 0.873 | 0.163 | 0.365 | |
P值 | >0.05 | >0.05 | >0.05 |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即运用33%硫酸镁进行湿敷,掌握好时间,一般为120min,3次/d。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中药塌渍法,基本药方为:大黄、黄连各30g、当归、野菊花、紫花地丁、丹参、赤芍、忍冬藤、酒川芎、山桃仁、蒲公英、醋香附、醋延胡索以及黄柏各50g,研磨成粉后,加入白醋和蜂蜜进行调和,然后均匀涂抹在患者静脉血管上,尽量将穿刺点避开,在药膏上覆盖无菌纱布,再盖上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且通过胶带固定,4h/次,1次/d,化疗开始后同步的进行2天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相关标准进行评定:(1)0级,无任何症状;(2)I级,局部输液部位发红,且不伴或者伴疼痛;(3)III级,输液部位水肿或者发红;(4)III级,输液部位水肿或者发红,且静脉改变呈条索样;(5)IV级,输液部位水肿,发红,有条索物,且流出脓液[2]。同时,利用自制量表评价满意度,可选择等级有3个,分别是不满意、基本满意以及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由SPSS24.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表示有统计意义。
2.1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静脉炎对比[n(%)]
组别 | 0级 | I级 | II级 | III级 | IV级 | 发生率 |
对照组(n=24) | 18(75.0) | 3(12.5) | 1(4.17) | 1(4.17) | 1(4.17) | 6(25.0) |
观察组(n=24) | 22(91.67) | 1(4.17) | 1(4.17) | 0(0.0) | 0(0.0) | 2(8.33) |
X2值 | 11.623 | |||||
P值 | <0.05 |
2.2两组治疗满意度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满意度高,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n=24) | 10(41.67) | 8(33.33) | 6(25.0) | 18(75.0) |
观察组(n=24) | 16(66.67) | 6(25.0) | 2(8.33) | 22(91.67) |
X2值 | 12.756 | |||
P值 | <0.05 |
在化疗治疗中,静脉炎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与身体素质、机械性损伤、输入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关,以外周血管色素沉积、弹性变差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不仅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增加,还会对化疗依从性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导致化疗效果下降[3]。中医学上认为,血瘀是导致静脉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阻滞局部脉络、血行不畅,血脉凝滞毒素,不通则通,所以治疗遵循活血化瘀的基本原则[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自拟方药,其中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大黄可以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紫花地丁的功效是凉血消肿、清热解毒;蒲公英、山桃仁可以利尿通林、清热解毒;黄柏具有解毒疗疮、泻火除蒸、清热燥湿的功效;醋延胡索、醋香附可以止痛、行气、活血;赤芍具有散瘀止痛、清热凉血的功效,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同时,采用中药塌渍治疗,能够扩张局部血管,使血液循环加快,使患者的水肿、疼痛减轻,从而发挥抗炎功效。
由此可见,在化疗期间,通过采用中药溻渍疗法,能够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风险,使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提高,从而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简敏,阮凌,廖梅,等. 中药塌渍治疗联合红外线照射与化疗同步防治肿瘤患者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 临床护理杂志, 2023, 22 (03): 77-79.
[2]李俊,刘芳芳,刘伟. 中药塌渍液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 (14): 2425-2426.
[3]谢秋霞,李莉,朱霞.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配合中药塌渍法对化疗药物致化学性静脉炎防治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 2019, 25 (25): 141-142.
[4]陈风彩,孙琛,李美华,等. 中药塌渍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护理观察[J].光明中医, 2013, 28 (02): 37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