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402360
摘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就是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对乡村治理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从治理主体、治理策略、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打破了以往那种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过去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探究目前乡村治理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治理效能;提升路径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充分认识我国当前乡村治理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和创新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为此,我们要在目前国情、农情基础上,根据新的农村发展形势,加速从传统管理模式过渡到现代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根基。
1新时代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意义
1.1治理效能提升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所谓的治理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双重体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手段的创新。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矛盾纠纷,体制的完善和机制的健全为乡村治理提供保障,同时通过制度的约束重新构建秩序,这是治理现代化的生动体现。另一方面手段的创新会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方式方法,形成治理的合力推动治理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1.2治理效能提升是保障广大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
村民是乡土单元是活跃、最重要的主体,是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重要依托。一方面乡村治理首要的问题是解决“人”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宗旨的生动体现。要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必须及时回应群众所期、所盼、所想的问题。通过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凝聚人心,实现乡村治理的破局。另一方面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要注重村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保障村民在集体事务中的参与度,切实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由村民自治到乡村善治的跨越。
2新时代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困境和难题
2.1乡村治理机制完善程度不够
从以往乡村基层行政体系可知,乡村治理大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实现。政府对乡村治理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乡村治理是直接领导乡村、控制乡村,所以干预乡村生活各方面,出现乱管现象和越权管理问题等,由此弱化了其他治理主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降低了村民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参与积极性。具体来讲,村民委员会和社会组织具有较强的行政特点,以政府为依托,难以满足群众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需求,使乡村治理矛盾加剧。分析乡村治理工作实际可发现,普遍存在刻板管理现象,乡村治理模式缺少乡镇特色,创新力度不足,对治理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造成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治理重心不断地向基层倾斜,国家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支持乡村治理,但目前乡村治理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碎片化问题,管理漏洞并未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弥补,导致相关部门管理相脱节而难以达到乡村治理要求。
2.2乡村治理的关键主体弱化和人才短缺问题并存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与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基层党组织的强大与否,直接影响到乡村治理的成效。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组织还存在薄弱和虚化的难题。从选举过程上看,村“两委”领导班子是通过民主方式产生的,但是在换届过程中容易产生感情制约。在选举中,村民在选举中行使选举权不够公正,一般选择的是自己亲近的亲友或邻居。在换届之前,参选人四处游说的情况仍然存在,造成了被推选出来的村“两委”威信不足。从村干部人员组成看,村“两委”的干部大多为低学历、年纪偏大的村民,他们的观念、思想和眼界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在治理方式方面也缺少创新性。从服务观念上讲,部分村干部的服务观念不强,重指导轻引导,重掌舵轻协调,重管理轻服务,出现了“越位”与“缺位”并存的现象。
3新时代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选择
3.1优化乡村治理机制和工作体系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乡村治理机制是支撑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保障。为解决乡村转型存在的矛盾,需要优化乡村治理机制,摆脱治理主体权威限制,转变以往权威一元主导局面,构建多元主体共治模式,明确多元主体的共同目标和差异目标,在保证诉求合理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通过精准定位各治理主体职责,逐渐改善合作关系,有效提高综合治理效能。(1)优化完善乡镇机构。对乡镇定位予以精准把控,对乡镇类别进行合理划分,结合乡镇发展实际,重新配置职能,精简乡镇机构,以一个部门负责一件事、一个部门统筹一类事的理念,调整乡镇事权和财权等,优化绩效管理模式,提高乡镇机构职能体系完备性、科学性、规范性,实现职能体系的高效运行。例如,通过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团队,实施统一管理模式,以完善乡镇执法队伍,整合乡镇事权,强化基层执法力量,提高乡镇统一指挥能力、统筹调配能力等,使乡镇治理效能进一步增强。(2)落实基层政府职责。转变基层政府治理职能,对乡村各项事务予以有效引导和监督,良好协调乡村治理矛盾,结合应用线上、线下服务方式,推动综合平台建设,实现一站式办理和服务,为具备服务属性、公益属性的社会组织提供支持,确保村务管理工作存在多元主体参与,减轻乡村治理基层负担,提高乡村服务体系科学性、规范性,促使体系有序运用。
3.2强化人才力量支撑,助力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农村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匮乏、基层治理能力不强等。为此,需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激发农村人才活力,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面对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进一步强化人才力量支撑,优化乡村人才结构,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要想激活乡村人才,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让他们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进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一,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要加大对乡村治理人才的选拔力度,进一步拓宽乡村干部晋升渠道,并通过政策激励、岗位聘任等方式提高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通过树立榜样典型来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乡村治理现代化事业中。第二,优化人才待遇水平。要在保障经济待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的政治待遇、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等激励机制,切实增强乡村人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要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制定完善乡村治理人才培训体系来增强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要切实解决好各类人才子女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使其能够安心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结束语
现代化乡村治理新格局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宏大工程,科技引领下乡村的创新发展需政府部门在政策机制、经济社会资源等方面提供保障,如此方能在脱离外部辅助后形成村民自治良性循环,不断优化治理格局、提升治理效益,构建代表区域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优良范式,为乡村各领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成聪,顾宇,葛骁欧.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农业经济,2023(10):53-55.
[2]唐紫.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2023(10).
[3]李锋,王俊梦.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乡村治理框架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2023(04):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