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重症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2

急诊重症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周敏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市 400030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重症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2023年1月1日~12月20日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中抽取70例纳入研究,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急诊重症护理,比较两组救护中的平均动脉压、救护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救护中的平均动脉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救护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2.86%远远低于对照组2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症重症护理应用于心脏骤停患者救护中,可以有效提高应用效率及提高平均动脉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急诊重症护理;心脏骤停;救护中;并发症;

心脏骤停是急性疾病之一,可能由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的心肌缺氧、冠状动脉急性持续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房颤、房扑过速等因素所导致。研究指出,心脏骤停患者在四分钟内的心肺复苏至关重要[1]。现行的标准急救护理因缺乏针对性,无法全面考虑复苏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如反应迟缓、胸闷痛气短及记忆力不佳,影响患者康复[2],复苏效率不高。故提供正确恰当的急诊重症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尤为关键,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以及提高动脉压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现列举70例患者分组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23年1月1日~12月20日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中抽取70例纳入本次研究,并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男性19例(占54%),女性16例(占46%),年龄为34.2±64.8岁,平均为(54.3±18.1)岁,检查原因:心肌梗死15例(占43%),缺氧12例(占34%),冠心病8例(占23%);研究组:男性17例(占49%),女性18(占51%)例,年龄为32.9±62.5岁,平均为(53.2±19.5)岁,检查原因:心肌梗死16例(占46%),缺氧11例(占31%)、冠心病8例(占23%)。两组患者基本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参照《心脏骤停基层诊疗指南 (2019年 )》[5]中诊断内容,符合以下情况者可以考虑列入研究范围:患者短时间内出现突发性的意识丧失,心音、脉搏、血压的无法检测、呼吸断断续续,呈现叹气状直至停止;陷入深度昏迷状态,瞳孔极度散大;②患者心脏骤停时间≤20分钟;③患者或(和)家属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肺功能障碍;②临床诊断确定死亡;③因意外事故引发严重心脏停搏患者。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综合救治,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时心肺复苏,让患者处于仰卧位,清理口鼻并敞开气道,经口对口吹气后进行心脏按压,按压与呼吸之比为30:2,一共重复5个循环,促使机体恢复自主呼吸、心跳。

研究组则接受急诊重症护理,①实施心肺复苏术,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全面评估并监护,按压胸部心脏,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除颤等抢救手段,如需也可以为其头部敷设冰袋或采用湿热毛巾;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严密监护以观察其是否有心率失常现象。②将患者正式入院后立即送往急救室,10分钟之内完成呼吸、血压以及肢体活动等测试,并严格按照救治优先原则进行准备。③定期检测患者血液肌酐和尿量情况,防止肾衰。④经常给患者翻身和清洁身体,避免发生压疮及其它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①检查救治中的平均动脉压: 调查 2 组患者救治中的平均动脉压情况,采用院内自制检查依从性量表,包括心率、复苏时间、平均动脉压。②检查救治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 2 组患者救治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发生率 = (总例数-未发生例数) /总例数 × 100% 。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对比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对比[]

组别

n

心率(次/min)

复苏时间(min)

平均动脉压(kPa)

对照组

35

84.45±9.33

30.28±3.29

8.38±1.23

研究组

35

105.28±10.38

21.48±4.39

9.11±1.02

t

9.429

10.296

2.849

P

<0.001

<0.001

0.005

2.2 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少于对照组 (P<0.05),见表 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组别

n

发生

未发生

对照组

35

7(20.00)

28(80.00)

研究组

35

1(2.86)

34(97.14)

X2

--

6.012

P

--

0.014

3.讨论

突发性心脏骤停会导致患者全身供血衰竭,因此,若能准确诊断并实施紧急救援至关重要,以避免救治后心肌与脑部损伤的发生,这也是心脏骤停患者救治中的重要因素[3]。常规护理缺少了人文的关心和切实的照顾,在就诊后往往按照常规程序进行问诊,医护人员由于繁琐就医环节、资源配置不足以及漫长等待时间等因素,常常浪费大量医疗资源,延误最佳抢救时机,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4~5]。各医学人士致力于寻找心脏骤停患者救护中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增强平均动脉压的方法。

研究表明,急诊重症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护中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所以本研究就急诊重症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展开了系统性的分析。本研究中,通过急诊重症护理,研究组患者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是心肺复苏广泛应用提高了患者生存率[6],急救护理优化措施保证了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除此以外,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6%)远远低于对照组(2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症重症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急诊重症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培训,有效提升急救护理方面的认知水平及工作积极性,增强综合素质,为病患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急救服务。

综上所述,急诊重症护理运用于心脏骤停患者救护中能增高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急诊重症护理在救护中可有效改善心脏骤停者心肺复苏后的血气分析指标与意识状况,推动康复过程,降低不良症状。

【参考文献】

[1]程利华,王芳.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及集束化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脏骤停患者急救质量的影响[J].内科,2021,16(5):697-700.

[2] 王 屹,宋 科,刘亚杰,等.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1):149-152.

[3]刘伟,卢帝君.体外循环心肺复苏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1):8~10.

[4]涂加园,孙琳,刘云,等.院前急救中早期诱导亚低温治疗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效果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报,2019,26(9):46~51.

[5]吴玉萍,林小洁,黄海燕.急性心脏骤停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效果[J].广东医学,2019,28(5):811~813.

[6]中华医学会.心脏骤停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11):1034~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