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及可行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9
/ 2

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及可行性研究

姚本云

淮安市淮安医院   江苏 淮安   223200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肾病综合征(N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N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选择低分子肝素和口服泼尼松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凝血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T、APTT显著长于对照组,FIB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NS疾病治疗中,能够快速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低分子肝素;凝血功能;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NS)属于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病因复杂,主要因肾小球受损,导致滤过功能弱化,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等,最典型特征是病理性大量蛋白尿。糖皮质激素、抗凝、利尿消肿是以往常用的治疗方式,但因病情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损伤,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促使机体长期处于高凝状态,所以在服用药物后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影响预后。低分子肝素作为一种极低分子量肝素,由普通肝素经过解聚而成,可以起到显著的抗凝、抗炎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低分子肝素在NS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1月-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N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n=32):男21例,女11例,年龄19-56岁,平均(37.54±4.15)岁。对照组(n=32):男19例,女13例,年龄22-57岁,平均(38.99±4.35)岁。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符合NS者;(2)尿蛋白>3.5g/d、血浆白蛋白<30g>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泼尼松(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111,规格5mg),剂量为1mg/(kg·d)。治疗8周后,每隔1-2周减少剂量5mg,最低剂量为0.5mg/(kg·d)。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剂量为4000u。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凝血功能:指标项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集患者空腹状静脉血,6mL,将采集的血液样本按照每分钟3000r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5min后分离血清待测。整个操作均由同一组检验科人员完成,FIB、PT、APTT选用同一设备(日本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原装试剂操作完成。

并发症:统计并比较患者用药开始至治疗结束这一时间段出现的并发症(头晕、恶心、皮下瘀斑、过敏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数据均用SPSS27.0统计软件处理,用t检验用“x±s”表示的计量资料,χ2检验用[n(%)]表示的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凝血功能

护理后,观察组PTAPTT显著长于对照组,FIB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凝血功能的差异()

分组

治疗前

治疗8周后

FIB(g/L)

观察组(n=32)

4.61±1.33

3.52±1.29*

对照组(n=32)

4.57±1.31

4.92±2.21*

t

0.121

3.095

P

0.904

0.003

PT(s)

观察组(n=32)

11.35±1.85

14.52±2.61*

对照组(n=32)

11.42±1.91

12.33±2.57*

t

0.213

3.382

P

0.832

0.001

APTT(s)

观察组(n=32)

27.31±3.78

34.21±4.31*

对照组(n=32)

27.45±3.81

30.95±2.78*

t

0.148

3.596

P

0.883

0.001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2.2并发症

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并发症的差异[n(%)]

分组

例数

头晕

恶心

皮下瘀斑

过敏反应

总共发生率

观察组

32

0(0.00)

0(0.00)

1(0.00)

1(3.13)

1(3.13)

对照组

32

0(0.00)

2(6.25)

0(0.00)

1(3.13)

3(9.38)

χ2

1.067

p

0.302

3讨论

常用药物治疗NS疾病,虽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但机体内血液会长时期处于高凝状态,此时FIB含量就会增加,APTT、PT时间明显缩短,高凝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出现缺氧、缺血的临床症状,甚至还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为此采取有效药物治疗对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低分子肝素属于抗凝类药物,具有抗凝、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安全性高、半衰期长的优势[1]。本次研究中为了探究低分子肝素在NS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将其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试验,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PT、APTT显著长于对照组,FIB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治疗NS具有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分析原因在于低分子肝素可以利用抗凝的特性直接阻断FXa,困住炎症介质,降低出血风险[2]。同时低分子肝素通过刺激血管内皮,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纤溶酶原激活物,加快纤维蛋白的溶解速度,降低高凝状态[3]。另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反而能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用于NS疾病中,具有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晶,金净进,付伟. 低分子肝素致Ⅳ型药物超敏反应1例[J]. 医药导报,2022,41(6):899-900.

[2] 孙菲菲,吉挺. 低分子肝素抗凝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2022,36(17):3116-3120.

[3] 邓宏彬,于先强. 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J]. 东南国防医药,2022,24(3):28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