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内分泌科 北京 邮编:100091
摘要: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82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干预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关键词: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耳穴贴压;穴位敷贴;生活质量
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并发症[1]。诊断糖尿病患者后,10年内大部分患者大部分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且还出现感觉一次、四肢肢体麻木、感觉等症状,重则还可能瘫痪、坏疽、溃疡甚至死亡与截肢[2]。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是致死与致残的重要原因,对其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稳定。若早期可以采用低成本、简单的治疗措施,则有助于改善其身体健康,且减轻个人与社会经济负担。为此,本研究探讨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干预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82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62~79岁,平均(68.79±2.54)岁。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61~78岁,平均(67.56±2.75)岁。两组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合理分配一日三餐。以其病情为依据,结合其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坚持运动。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保持心态平和。
观察组接受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干预。其中,耳穴贴压选择:糖尿病点(左耳胰与十二指肠之间)、耳中(迷走神经点)及三焦三大穴位,每日按压3~5次,每次30~60s,以局部出现热感为宜。穴位敷贴患者足三里,标记好位置后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并制作成中药敷贴在该穴位,每日1次,每日4h,在患者睡前敷贴。用药为黄芩与当归按3:1的比例放入高速粉碎机,药物粉碎后过100目筛,将其装在防潮容器中备用。敷贴前,取5g药粉加少许蜂蜜调成膏状,而后将其放入6.5cm×6.5cm的胶布中央,加入0.1g冰片放在药物上。两组共干预28d。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每项指标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反之越差[3]。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软件对比两组资料,P<0.05表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s,分) | |||
组别 | 例数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对照组 | 41 | 64.24±6.89 | 73.66±3.64 |
观察组 | 41 | 65.70±5.82 | 89.67±3.35 |
t | - | 0.409 | 8.442 |
P | - | 0.675 | 0.000 |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耳穴主要通过交感神与躯体调节,通过按压耳穴对其感觉神经末梢进行刺激,从而产生相应的辐射作用,进而对脏腑功能进行调节[4-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因为耳穴贴压选择的穴位中,三焦为迷走神经主要分支走行部位,迷走神经可使胰岛素,通过耳穴压贴降低血糖波动,提高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同时,穴位敷贴是内病外治的方法,将药物敷贴在穴位上,通过穴位刺激与药物吸收让其到达脏腑,从而提高好治疗效果,因而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
综上所述,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干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若华,郑丽维,胡晓燕等.磁珠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干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32):4014-4016.
[2]曹柏龙,赵慧玲,苗桂珍,等.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2):2409-2411.
[3]于新华,于佳艺,田亚强,等.耳穴贴压加中药离子导入在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14(12):3382-3385.
[4]危椠罡,许碧香,陈水凤,等.穴位敷贴持续时间不同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 2022, 12(23):14-18.
[5]戴淑香.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12(7):978-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