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9
/ 3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

汤禹成

台州学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摘要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202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新高,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愈发凸显。本文首先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两大核心挑战:一是就业压力增大,随着企业招聘需求的减少,毕业生需面对更为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二是供需矛盾加剧,高校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困境。此外,结构性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部分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薪资预期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也是毕业生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高校需要进行教育培训改革,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为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供需矛盾

一、背景与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特别是在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贸易摩擦、技术进步放缓等多种因素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速出现了放缓的趋势。这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复杂多变。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招聘需求减少,尤其是传统行业和部分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对毕业生的招聘规模有所缩减。这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新兴行业和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而一些传统行业和领域则面临就业机会减少的问题。这种变化要求高校毕业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1]此外,薪资预期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也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一个问题。部分毕业生对薪资的期望过高,而市场实际提供的薪资水平往往无法满足其要求,导致双方在薪资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

综上所述,经济增速放缓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环境下,高校、政府、社会以及个人需要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多重挑战。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挑战:

1.就业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需要面对更多的求职者竞争同一岗位,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2.供需矛盾加剧:高校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现象。部分传统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而一些新兴行业则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这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结构性失业问题: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部分行业就业机会减少,尤其是传统行业和受冲击较大的行业。这使得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加剧了结构性失业问题。[2]同时,一些新兴行业和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增加,但毕业生往往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难以胜任。

4.薪资预期与市场需求错位:部分高校毕业生对薪资的期望过高,而市场实际提供的薪资水平往往无法满足其要求。这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难以与用人单位达成薪资协议,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5.职业发展不确定性: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就业市场不稳定,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就业机会,还要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晋升空间。这要求毕业生具备更高的职业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三、对策与建议

面对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需要高校、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1、高校方面

(1)改革教育培训体系。高校应建立与企业和行业的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同时,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如科研项目、创新创业等,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3]

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适应多变的就业环境。

(2)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统筹和指导全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及专任教师的力量,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咨询服务。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企业HR等进校举办就业指导讲座、职业咨询、模拟面试等活动,及时发布就业市场信息,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和行业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到企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3)促进产学研合作:高校应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如产品研发、技术改进等,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立创新实验室或创新中心,邀请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参与指导,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政府方面

(1) 制定就业政策

招聘激励与创业支持:政府应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如提供税收优惠、补贴等,以鼓励企业积极招聘高校毕业生。同时,为有志于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资金、场地支持及创业指导等全方位的支持。

就业市场监管:政府需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力度,打击就业歧视和不公平竞争行为,确保高校毕业生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竞争就业机会。

(2)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全方位就业服务: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包括设立就业指导中心,提供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指导服务。

招聘会与信息平台: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促进毕业生与企业的直接对接;同时,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实时发布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资讯。

就业培训与教育: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

(3) 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支持新兴产业: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加强与高校、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减少结构性失业问题。

3、企业方面

(1) 扩大招聘规模

响应政策,增加岗位。企业应遵循政府关于促进就业的政策导向,主动增加招聘岗位,特别是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人才培养与储备,在扩大招聘的同时,企业应重视对新员工的培养,为他们提供系统的职业培训和发展规划。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也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了人才。

(2) 提供实习机会

实习岗位与指导:企业应积极开放实习岗位给高校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指导和培训。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文化、行业趋势和实际工作环境。实践经验积累:实习是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应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实习任务,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 加强校企合作

合作项目与资源共享,企业应与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开展研究项目、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建实验室与培训基地:企业可以与高校共建实验室或培训基地,从大一开始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符合需求的人才。促进产学研一体化: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为高校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平台。

4、个人方面

(1)提升综合素质:高校毕业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通过参加行业内的培训课程、研讨会或进修学习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参加演讲训练、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多与不同类型的人交流来提升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应积极寻找实习机会、参与项目实践或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参加由学校或就业中心组织的简历撰写、职场礼仪、模拟面试等培训课程,提示自我的求职能力。[4]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高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以及职业价值观,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技能和兴趣,结合市场需求,设定明确、具体的就业目标。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力,不断寻找和把握就业机会。灵活调整就业策略,如果初始的就业目标难以实现,不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可以考虑先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但要求稍低的工作,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加强职业规划:高校毕业生应加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管理,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通过制定短期和长期职业规划,短期规划可以关注于当前和近期的目标,如实习、初级工作岗位等,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具体步骤。长期规划则着眼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包括晋升路径、技能提升和专业资格认证等。积极参与实习、志愿工作或项目,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毕业生应定期回顾自己的职业规划,确保其仍然与自己的目标和期望相符。根据需要调整规划,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个人发展情况。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就业挑战,高校、政府、社会以及个人需要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通过改革教育培训体系、转变就业观念、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渠道以及提升个人素质等多方面的努力,共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1]韩芸.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秦智,2023,(05):160-162.

[2]窦浩容.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2,(06):97-99.

[3]周萍.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及其优化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4,15(05):71-74.

[4]吴晓晓.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多元路径研究[J].才智,2024,(1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