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议报道中捕捉经济新闻“活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0
/ 2

从会议报道中捕捉经济新闻“活鱼”

罗冰雯

曲靖市融媒体中心650118

提要:作者结合多年新闻采写实践,并从研究会议和领导活动的获奖作品入手,分析探讨和总结归纳了基层媒体记者如何学会从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中抓到好新闻的几点体会做法,对基层媒体尤其刚加入采写一线的同志有一定的实用参考。

关键词:会议报道 领导讲话 活动 经济 民生热点

在新闻业界,长期以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呼声从未间断。是会议和领导活动里无吸引人、感染人的新闻吗?不,是缺少发现。其实,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有千秋,功夫在其外。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不是没有好新闻,而是缺少寻找。新闻史上那些璀璨的精品,无不是作者从“接天莲叶无穷碧”中发现的“映日荷花”。那么,怎样才能从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中捕捉到“活鱼”,写出好新闻呢?

一、脱稿讲话有“亮点”,即兴之处有“活鱼”

从事新闻报道,一年下来跑会议不少于几十场,但跑会议不是“泡会议”,对于那些“会前报个到,会上录录像,拿到材料往回赶”的记者,在会上永远钓不到“活鱼”,永远发现不了会议中的好新闻。跑会,也要抱着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态度,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在觉得无聊的时候,继续“倾听”会议,在觉得平淡的时候,用心思考,往往这个时候,新闻就发现了。

脱稿之处找“亮点”。在一些会议上,有时候领导脱稿讲话,现场发挥,往往这个时候的讲话最精彩,观点最精辟,记者就要强记深思,提炼主题,抓到“亮点”。众所周知的《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这篇“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经典名篇,最早就是新华社记者在领导脱稿讲话中发现的。当时,北京市委扩大会议上,一位领导作会议总结报告时脱稿讲话,并拿出一张小纸条念了一段关于天安门事件的问题。敏感的新华社参会记者,意识到了这段话的特殊意义[1],后经摘编几千字的会议报道成文。这篇200余字的短文问世,曾引起举国震动,在舆论上推动了“天安门事件”的彻底平反。

即兴之时抓“活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过大连市委常委会的一条会议消息。按常规,如此级别的会议是很难在国家电台播出的。但《常委会的额外议题》这篇报道,摆脱了会议报道的陈旧套路,在领导即兴讲话之时抓到了“活鱼”。市委常委会议题通过,会议将结束时,市委书记拿出秘书送来的“春节市委领导活动安排表”,提议把表中安排的10天10项活动合并成一个,只用半天时间,且会后不备工作餐,建议大家“腾出时间走下去,到群众中多干点实事。”[2]这样的会议报道,抓住领导即兴讲话中有价值的东西,突出、放大,表现领导干部节约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样的报道,肯定大受欢迎。

二、会上留心细观察,不经意间见“活鱼”

新闻事件是稍纵即逝的,现场掌控和把握不好,有价值的新闻就可能成为漏网之鱼。尤其电视是声画艺术,就要充分发挥电视的视听综合功能,所以记者要靠敏锐的观察力现场发现并抓拍到有冲击力、震撼力的画面,采访到真实感人的同期声,凸显电视新闻的鲜活,给观众视听美感。在中东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上,上海电视台记者靠敏锐的观察和现场超强掌控驾驭的能力,捕捉到一条鲜活的“大鱼”。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从后排到前排,15米走了15年》。会议当晚,上海台记者敏锐地发现,原先都是坐会场最后一排的中国代表,坐到了会场的最前排。这个不经意的变化,却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性的变化:中国人拨开云雾见明月,苦等15年,终于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其间经历的甘苦,通过采访两位关键代表,中国对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副部长龙永图得知,加之现场抓拍到一系列令人难忘的细节,很好地表达了新闻主题。“在采访和调查研究中要想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必须有意识地观察、集中精力观察、随时随地观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视而不见’的现象发生,才能真正做到‘见人之所未见’。”[3]同是获奖会议新闻,《振兴开封座谈会开成了催眠会》,充分体现了记者的现场驾驭和应变的能力。开封市召开“振兴开封经济座谈会”,开封电视台记者原本打算拍一条正面报道,谁知刚拍几个镜头,会场上就出现了与会者昏昏欲睡的情景,敏感的记者立马改变初衷,抓会场细节,拍下了一条批评会风不正的新闻,好新闻就这样产生了。

三、会议中间找线索,会议之外抓“活鱼”

对于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来说,会议成为最大的“信息供应商”,会里埋藏着巨大的富矿,有待你去发掘。有时候在会场上挖不到好新闻,依然可以沙里淘金,从会议材料、公众关注的话题、会议插话、即兴发言等方面寻找线索,会后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着力追踪,仍可挖到“黄金”。中国新闻奖作品《簰洲湾溃口“淹”出7000多人》一文,就是《长江日报》记者从湖北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找到线索,会后挖掘到的会议精品。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簰洲湾溃口暴露统计人口‘注水’”的情况后,立即三下簰洲湾深入采访,随后又到省计生委、公安厅、统计局核实簰洲湾“注水”人口准确数字,上京采访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用典型的虚报数字的事实,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数字腐败的根源。[4]

领导活动报道固然要准确、规范、严谨,但并非只是形式呆板、内容单一的报道。事实证明,人民群众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会议,对领导人现场办公、考察调研、走访座谈等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是非常关注的。人民群众希望从这样的报道中,看到当地党委政府为本地经济社会做了什么,在做什么,还将做什么,希望从领导活动报道中,看到各级领导干部为老百姓做了什么大事、好事,希望从宣传报道的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里,看到有什么样的发展机遇,能获得什么样的政策红利和实际利益,而不是每天只看当地党委政府领导高高在上的左一个要求,右一个强调。

因此,记者在采访报道时,要寻找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这个点就是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同人民群众心声的统一。要求记者真正做到把握大局,把握人民群众的需求,从新的高度去深刻认识领导同志的活动,改变那种报道领导活动就是作强调、作指示。重点报道领导同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实事求是作出决策,帮助基层群众解决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盼。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想看、受看我们的报道。

四、不畏浮云遮望眼,用好“四力”出精品

会议新闻精品的产生,除了具备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和掌控驾驭现场的能力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敢于做报道的胆识和勇气,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在舆论监督的报道上面。这不仅是出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更是出于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这方面,区域性媒体的记者,因种种顾虑而“漏”报甚至不报新闻的情况较为突出。重要的新闻信息虽可确定,但有关部门未明确表态,为保险起见,缓报。自然,就错过了许多好新闻。

因此,好记者必须身体力地践行“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从会议报道中、领导活动中发现各种新闻“活鱼”。否则,记者如果没有独到的眼光和强烈的责任感,“怕”字当头,怕惹事、怕给单位添麻烦,就有可能把难得的新闻事件采写成一条普普通通的会议消息。所以,要想在会议报道中找到“亮点”,抓到“活鱼”,除了具备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在遭遇舆论监督报道时,还必须要有敢于报道的风骨。

反思某些基层媒体的记者,有时候,新闻惊天动地或悄无声息地发生了,而记者还在百无聊赖地等待会议程序的完成。其实,对媒体来说,会议是最大的信息“供应商”,会议是集中信息、经验、智慧、决策、部署的重要场所。缺少发现,归结起来,不外乎几种原因:

一是机械应对。程式化报道害死人,长期与会议迎面相撞,大多数记者形成了会议报道的思维模式。“时间+会议名称+领导排序+领导讲话=会议新闻”,这就是会议报道的公式。甚至有电视记者总结出了会议的拍摄方式:“一扫台前会标,二扫台上领导,三扫台下听众,四扫讲话领导。”所以,我们的新闻报道被观众戏称为:“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如此机械应对,如此机械、肤浅的报道,怎能吸引受众?

二是“拿来主义”。记者偷懒怕动手动脑,就着会议材料摘抄抄,或者划划剪剪。故尔形成“会议报道数人头,领导会见握握手,主题报道唱赞歌”的报道模式。

对于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就是要把领导活动中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信息,准确、生动、充分地报道出来,改变过去那种领导走马观花,或者下是下去了,但左指示,右强调,左要求,右部署,结果还是没有解决群众和基层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所以,领导活动的报道要尽量报实报活,放大领导人活动中的闪光点,凸显新闻点,使领导人活动报道传递出的新闻信息更加凝练,更加集中、更有吸引力。

从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中挖掘好新闻是提升新闻价值的需要,要真正做好也绝非一时之功,需要记者、编辑和媒体一道,在采访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开拓创新,才能使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视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海贵,《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新闻(消息)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369)

[2]孟建、祁林,《广播电视新闻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1-8)。刘海贵,《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新闻(消息)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369)

[3]南振中.《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下),《新闻战线》(2004-8(13)。

[4]董广安、纪元,《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消息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5-1(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