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系统化失眠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系统化失眠护理;老年冠心病;应用效果;睡眠质量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通常多发于老年人群体中,该病主要是由于管腔狭窄、阻塞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等症状,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会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感,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卒中以及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水平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1]。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失眠的症状。失眠本身作为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时间及质量难以满足日常社会功能的需求,失眠的发生会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2]。基于此,在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需要将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作为一项重点关注内容,以往临床上所采用的常规护理干预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系统化失眠干预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其能够重点关注患者的睡眠水平,达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3-4]。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9:16;年龄在60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5±2.13)岁,试验组中男女比例为18:17;年龄在61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9±2.17)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冠心病;②年龄≥60岁;③符合失眠诊断标准;④对本文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非冠心病而导致的失眠;②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无法开展正常的沟通及交流;③病史缺失。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基础的健康教育,同时发放健康手册,并进行常规的用药指标及病情监测,对所出现的异常症状进行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①环境创设:护理人员需要科学管理患者的睡眠环境,为患者创设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做好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定期进行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水平。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应当将各类护理操作集中于白天开展,避免夜间操作所引起的噪音对患者的睡眠质量造成影响。除此之外,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选取软硬适中的床垫,在夜间尽量选用柔和的灯光,减少外在光线对患者的刺激水平;②增强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观察,对各项睡眠参数进行整合,针对需要进行药物助眠的患者,遵医嘱进行合理的用药并对用药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尽量选取患者入睡前1h给药,同时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在用药过程中需要遵医嘱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避免患者产生对药物的依赖;③心理干预:失眠的发生和患者的负性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护理人员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实际需求,告知患者心理状态和疾病恢复之间的联系,让患者了解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积极作用,同时根据患者的需求差异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男性患者可以采用正念冥想训练以及音乐疗法等方式,而对于女性患者则是可以采用叙事护理外化技术引导的方式来进行,让患者能够积极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而抒发自身的负性情绪[5-7]。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家属也参与到护理中,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关怀,改善自身的负性情绪;④助眠护理:为了让患者能够更好的进入到睡眠状态,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助眠措施,在日常护理中需要告知患者尽量减少日间睡眠的时间,防止出现用脑过度的情况,同时禁止饮用咖啡、浓茶等饮品。与此同时,指导患者开展简单的运动锻炼,在改善患者机体水平的同时,让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提升[8]。
1.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来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其总分为21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2)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低则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3)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其分为四个维度,每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4)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例(%)]、()表示,分别行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睡眠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睡眠质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睡眠质量对比()
组别 | 例数 | 睡眠障碍 | 入睡时间 | 睡眠质量 | 睡眠时间 |
对照组 | 35 | 1.66±0.35 | 1.59±0.37 | 1.57±0.40 | 1.45±0.35 |
观察组 | 35 | 1.37±0.33 | 1.35±0.32 | 1.27±0.33 | 1.26±0.22 |
t | 3.566 | 2.902 | 3.422 | 2.719 | |
P | 0.001 | 0.005 | 0.001 | 0.008 |
2.2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组别 | 例数 | SAS | SDS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35 | 61.11±3.12 | 51.71±5.13 | 61.65±3.59 | 50.22±5.11 |
观察组 | 35 | 61.23±3.16 | 40.66±6.13 | 61.68±3.62 | 40.39±5.02 |
T | 0.181 | 9.273 | 0.039 | 9.205 | |
P | 0.856 | 0.001 | 0.968 | 0.001 |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 例数 | 社会功能 | 角色功能 | 躯体功能 | 认知功能 |
对照组 | 35 | 75.31±3.19 | 75.06±2.15 | 76.35±3.19 | 75.53±3.18 |
观察组 | 35 | 87.26±3.17 | 88.23±3.16 | 87.19±3.11 | 86.55±3.02 |
T | 17.825 | 23.115 | 16.322 | 16.856 |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例数 | 十分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 | 35 | 19(54.28) | 8(22.85) | 8(22.85) | 27(77.14) |
观察组 | 35 | 24(68.57) | 9(25.71) | 2(5.71) | 33(94.28) |
χ2 | 4.200 | ||||
P | 0.040 |
3 讨论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人们对冠心病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冠心病和患者睡眠质量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患者的机体各器官功能也呈现逐渐退化的趋势,脑血管逐渐硬化,会导致脑部供血减少,进而使得老年人出现失眠的症状,同时疾病本身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进而导致失眠症状加重[9]。与此同时,失眠的存在会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使得儿茶酚胺及血管紧张素的分泌增加,进而导致患者的机体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对疾病的控制造成负面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出恶性循环的情况。基于此,对于该病患者需要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10]。
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作为临床上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其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让睡眠质量得到提高。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及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通过系统化失眠护理的方式能够很好的稳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究其原因在于,冠心病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大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一状态的存在极易引起失眠的症状,对疾病的控制效果造成不利影响。而在系统化护理干预中,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科学化的环境管理,让患者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11-12]。同时,为了让患者更好的进入睡眠状态,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睡眠情况监测,能够根据患者的睡眠参数对用药进行调整,进而避免患者产生药物依赖的情况,使得患者能够自然入睡。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通过系统化睡眠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水平。究其原因在于,系统化睡眠护理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调动起患者对疾病控制的积极性,进而纠正原有的失眠状态,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干扰,让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满意度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采用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其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同时,能够让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得到纠正,进而减少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让患者有一个较高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虹,陈凌,林丽霞,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21,20(11):43-47.
[2]陈芳.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9):104-106.
[3]李玫,于兆贞,赵敏敏.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8):1278-1280.
[4]Mahdavian M.Mallay SA,Asghari S。et al。Effect of heoralizumab On asthraa exacerbation rate, in patisnls with severe 8sthma;Systemti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anadian Journal ofRespiratory Critical Care&Sleep Medicine。2019,30(5):1-9
[5]肖爱香,张巧卿.系统化失眠干预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0):81-83.
[6]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7):683-691.
[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5):324-335.
[8]张凯.系统化失眠干预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791-3794.
[9]文艺,吴大兴,吕雪靖,等.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信度及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1436-1438.
[10]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常模测定协作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及其常模的测定[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2):105-112.
[11]刘泽岩,刘励军,程景林,等.早发冠心病临床评估的新危险因素研究现状概述[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5):2434-2438.
[12]李娜,张明雪.冠心病合并失眠的病机与治疗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1):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