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浪潮中,动力电池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其创新和应用至关重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增长,多样化应用也为行业带来更多机会。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219.7GWh,同比增长163.4%;销量为186.0GWh,同比增长182.3%;装车量为154.5GWh,同比增长142.8%。然而,行业仍面临原材料供应和成本、技术竞争激烈等挑战,需要企业注重环保、创新和提升技术水平来应对。
作为业内的明星车企,也是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之一的比亚迪,是如何打造自己的动力电池优势呢?周少杰,来自比亚迪规划与新技术研究院的技术领袖,为我们娓娓道来他如何带领团队延续比亚迪在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先优势。
扎根动力电池领域 工程师文化激励创新
西南交大毕业后,科班出身的周少杰一直在动力电池的领域效力。曾与国际团队共同合作对动力电池进行研发并进行本土化尝试的他,目前在比亚迪负责动力电池的研发,带领一支300多人规模的团队,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推动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
他坦言,无论是进入动力电池行业还是加入比亚迪,对他而言都是“回家”一般自然的选择。
周少杰表示,动力电池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技术创新的空间,尤其是后者,是这个行业持续能够吸引他的重要原因。“一项技术,由于市场的需要和国家的推动,它的研发就和升级打怪一样,可以获得非常快速的市场反响。”这种相对迅速的回馈机制对行业的工程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激励,让他们对研发成果保持敬畏心的同时也持续得被鼓舞着。
选择比亚迪,首先是考虑到比亚迪车辆与电池的排名均全国靠前。据统计,2021年比亚迪的新能源车辆销量排名第一,同时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国市场15%,排名第二,客观上能够给研发提供更丰富的市场反馈与突破空间。其次是因为比亚迪的倡导的工程师文化。在他看来,这种“重视研发、鼓励创新”的企业氛围在近年来的工作中深深的影响着他和整个团队的进步。从研发资源上,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在行业中一直颇有声望,光是2021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就突破了100亿规模,是国内10大动力电池上市企业平均研发投入的10倍以上。正是这种技术狂人的魄力,让周少杰和他的团队敢于也勇于在研发上持续创新。此外扁平化的管理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也给工程师们提供了许多机会。“研发任务以项目制进行推动”,通过这样高效的组织制度,尽可能平等地给予每一个工程师发展与发光地机会。“我本人就是最好的案例”,他介绍了近几年在比亚迪主导的项目,并表示,这个平台给予了他于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市场理解和国际视野的全面提升,对他个人的职业发展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注电池使用效率 成就标杆动力解决方案
周少杰介绍,作为负责人,他主导制定电池研发战略、监管项目执行、并引领技术创新等工作。目前,他的团队在西安和深圳两地设有办公室,员工总数超过300人,团队中包括BMS开发、电芯开发和系统集成等六个科室,囊括了从高级工程师到研发工程师的各级技术人才。团队长期的研发重点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降低成本,同时也关注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以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经过团队多年的探索,周少杰主导技术团队成功开发近年耳熟能详的“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谈起这款电池的优点,他可谓滔滔不绝,他表示,这款刀片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空间利用率、高结构强度、超低温功率和超级寿命,是一款无惧高温低温、不怕穿刺碾压、使用效率高且坚固耐用的动力电池。
周少杰表示,“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的发布,吹响了新能源车向传统燃油车发起革命的号角,凭借功率型刀片电池,比亚迪在混动和电动车市场中获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同时刀片电池技术的成功应用提升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品牌形象和技术领先地位。2022年4月3日,比亚迪汽车宣布自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首家停产燃油车的车企。对动力电池行业而言,功率型刀片电池的成功应用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技术和安全标准,促使行业标准向更高安全性、更高效能方向发展,提高了整体行业的技术门槛。
最后,周少杰还提到,技术的加持为比亚迪和他个人都带来了不小的荣誉。作为首次搭载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的车型,秦PLUS DMi在上市不到一年,分别荣获“中国心”2021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2021年度最佳新能源车型”和2021中国车年度大选“年度十佳车型”三项大奖。而他个人则有机会为知名行业期刊《时代汽车》进行撰文,阐述并介绍这个技术对整体行业的意义与影响,也成为了业内被人们熟知的技术人才。
系统技术性突破帮助出海顺利落地
在电池本身的开发外,动力系统还需要结合其他手段来辅助电池进行有效的运行。在谈到这一块的突破技术时,周少杰介绍了他主导的“融合冷媒直冷技术和脉冲自加热技术”,他介绍,该技术作为比亚迪混动及纯电的热管理方案,在提升电池性能和适应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技术手段上,相比于行业使用的液冷、PTC加热等热管理方式,冷媒直冷和脉冲自加热技术具有高效率、高安全、轻量化、高体积效率及低成本等优势,并显著提升了电池的综合性能,使电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了各种环境下电动汽车的使用需求,保证全温区适应性。也因为稳定性的保证,这个技术同时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
而在行业影响上,这个突破性技术革命为整个行业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思路,甚至影响了海内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比如丰田bZ3就借用相关热管理方案;此外,在比亚迪内部当前搭载该技术的纯电及混动车型已出口欧洲、美洲、亚太、中东非等40个国家以上,由于无惧温度带来的电耗困扰,并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持续发力动力电池 延续企业行业领先地位
谈及未来的发展与规划,周少杰表示,他的规划主要以部门推动和紧跟企业发展战略两个方向上进行思考。
从研发部门的推动上,他的目标以深化技术研究及新兴技术探索为主。在技术升化上,他会带领团队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高安全性的电池材料,如固态电池材料和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以推动电池性能的提升。而新兴技术上,团队预计在电池管理系统(BMS)、智能充放电技术等新兴技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电池性能预测和维护提升电池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而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跟随上,考虑到企业未来新能源车出海的战略目标,他会带领研发部门针对不同国家及地区法规标准,研发对应的高质量动力电池,促进公司扩大在欧洲、北美、亚洲等主要市场的份额。此外在品牌建设上,他希望通过技术优势,一方面在消费端树立比亚迪高质量、高性能的品牌认知;另一方面在行业段,他计划带领电池研发部门积极参与国内外电池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推动行业技术标准的提升,并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比亚迪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深度与广度。
采访的最后,周少杰表示他深信在比亚迪平台下,通过通过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支持绿色发展,他能够与团队一起让国产动力电池走出国门,能够帮助比亚迪持续影响全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能为整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