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术后的康复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恢复身体功能

/ 2

脑出血术后的康复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恢复身体功能

张晓平

邯郸市第一医院    神外三科      056002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及时手术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生命,但术后往往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科普文阐述术后康复训练对于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身心康复的重要性。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

一、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脑出血术后,患者往往因瘫痪或意识障碍而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因此,术后早期就要开始被动关节活动训练。被动活动是指在患者无法主动运动的情况下,由康复治疗师或家属辅助完成关节运动。具体方法是:一手固定患肢近端,另一手持患肢远端,缓慢牵拉,带动关节屈伸、内收外展等运动,以维持关节的完整活动度。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速度缓慢,避免引起疼痛。训练频率视患者耐受程度而定,一般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二、主动肌力训练: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逐步过渡到主动肌力训练。主动训练是指在患者主动参与下,针对性地训练瘫痪肢体的肌力和运动功能。具体方法包括:抗重训练(如屈伸肘、提拉足趾等)、桥式运动(仰卧屈髋屈膝,抬高臀部)、坐位平衡训练(如侧倾、旋转等)、站立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重心转移等)。训练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的肌力水平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同时,要控制运动速度,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给予休息。一般每次训练20-40分钟,每周3-5次。

三、语言训练:改善语言功能障碍

部分脑出血患者术后可出现失语、构音障碍等语言功能障碍。语言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语言功能,提高交流能力。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口面部肌肉训练(如鼓腮、伸舌等)、语音训练(如发音、重复等)、语言理解训练(如指物命名、听从指令等)、语言表达训练(如描述图片、复述故事等)。训练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同时,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患者多表达、多交流,克服恐惧和自卑心理。一般每日训练30-60分钟,可分多次进行。

四、认知训练:提高认知功能

脑出血可损害大脑认知功能相关区域,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认知功能的恢复对于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认知训练的方法包括:记忆训练(如记单词、背诵唐诗等)、注意力训练(如完成迷宫、找不同等)、思维训练(如下棋、解数独等)、定向力训练(如认识时间、地点人物等)。训练difficulty要与患者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循序渐进,避免挫败感。训练过程要生动有趣,可借助多媒体工具,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训练时间可穿插在日常康复训练中,每次10-20分钟。

五、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提高自理能力

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是脑出血康复训练的最终目标。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贯穿康复全过程,旨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重建自信和尊严。训练内容包括:进食、穿衣、如厕、洗漱、移动等。要根据患者的功能状态,选择合适的辅助工具(如筷子、衣钩、轮椅等),逐步过渡到自主完成。训练过程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给予耐心引导和鼓励。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巩固康复成果。

六、心理康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脑出血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创伤,也给其心理带来巨大打击。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在患者中十分常见,不利于康复进程。因此,心理康复与身体康复同样重要。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和鼓励,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采取倾听、支持等方式,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组织患者参与联谊、旅游等集体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投入康复训练。

七、居家康复:坚持训练巩固成果

脑出血术后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院后的居家康复至关重要。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和家属制定居家康复计划,交代训练要点和注意事项。定期电话随访或上门指导,了解患者康复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鼓励患者坚持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必要时使用康复器械(如踏车、握力器等),增加训练效果。利用社区康复资源,定期组织患教活动,为患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巩固康复成果,持续改善功能。

八、康复效果评估: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客观评估康复效果,对指导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进行系统评估,如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等。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因材施教。同时,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评估,提高主观能动性。康复训练diary、生活质量问卷等可用于患者自我管理和疗效评估。只有动态评估,才能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实现精准康复。

九、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学科交叉,精准康复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脑出血康复训练的研究日新月异。神经康复学、运动医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康复训练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经颅磁刺激(TMS)等先进影像学技术,可用于探索脑出血后大脑功能重组的规律,指导康复训练的时机和方案选择。虚拟现实(VR)、生物反馈等计算机辅助康复系统,可提供沉浸式、个性化的训练环境,增强患者的主动参与性和依从性。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系统,可精确控制训练参数,实现高强度、重复性训练,提高训练效率。人工智能算法与大数据分析,可用于康复效果的预测和个体化方案的生成。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有望突破传统康复模式的局限,实现精准康复,让更多患者重拾希望。

脑出血术后康复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患携手,共同努力。医护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因材施教,动态评估。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训练,坚持不懈。家属要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