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中医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 针对当前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进行剖析,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对策,评估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2.1-2022.11期间医院急诊护理案例500例设为对照组,针对所有护理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护理风险事件的类型和成因,并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在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评估2023.1-2023.11期间500例护理案例作为比较组,分析该时间段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结果 在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医院急诊科在2023.1-2023.11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比2022年同比有所降低,两个时间段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比例比对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对临床护理干预工作也有更高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比对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开展上,护理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明确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尽可能降低科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风险;发生原因;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在快节奏的现代医疗环境中,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职责。由于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急诊科护理风险也相应增加。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因此深入剖析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医院急诊护理案例,旨在总结急诊护理风险事件的类型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以评估其在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通过对比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数据变化,期望为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医院急诊科的护理案例,共计500例,设定为对照组。筛选2023.1-2023.11期间急诊科的500例护理案例,设为比较组。在进行案例的筛选上,严格按照案例筛选时间要求,所有案例均涉及护理风险事件,包括患者跌倒、用药错误、沟通不畅等。在进行护理案例收集的同时,收集同时间内护理案例中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作为评估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的参考指标。
1.2 方法
1.2.1 回顾性分析
对筛选出的500例护理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每起护理风险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原因等信息,并归类总结。在研究的过程中,分析护理风险事件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因素的关系,为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1.2.2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制定
根据回顾性分析的结果,结合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合对护理案例的分析,总结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包括患者个体差异、护理操作不规范、沟通不畅、设备故障等多方面因素[2]。为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质量,在对护理风险事件以及事件原因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了以下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1)加强患者评估。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健康状况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等。通过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预测潜在的护理风险,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规范护理操作。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强化护理操作的规范性[3]。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风险。
(3)加强沟通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同时,加强与其他医疗团队的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连贯的医疗服务。
(4)设备维护与检查。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存在故障的设备,及时更换或维修,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护理风险。
(5)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定期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建立护理风险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报告护理风险事件,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2.3 效果评估
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并与2022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评估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医院急诊科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比2022年同期有所降低。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 护理风险事件数量 | 护理风险发生率 |
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11月,n=500) | 180 | 36.00% |
比较组(2023年1月-2023年11月,n=500) | 72 | 14.40% |
x2值 | / | 19.984 |
P值 | / | 0.001 |
根据表1的结果分析,在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比较上,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满意度评价
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患者对临床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也有所提高。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患者满意度评价对比
组别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11月,n=500) | 217 | 115 | 168 | 66.40% |
比较组(2023年1月-2023年11月,n=500) | 289 | 119 | 42 | 81.60% |
x2值 | / | / | / | 21.203 |
P值 | / | / | / | 0.001 |
根据表2的结果分析,在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方面,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患者满意度评价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中风险较高的科室,护理风险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包括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药物使用不当、设备故障、沟通不畅等。这些事件可能导致患者遭受身体伤害,如药物过敏反应、延误治疗等,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损害医院形象。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导致的结果是患者治疗失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药物使用不当则会造成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如用药过量或错误用药。设备故障必然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及时性,延误患者救治。沟通不畅则容易导致医护人员之间、医患之间信息传递错误,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为了降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技能和风险意识。完善护理流程和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除了以上对策外,针对设备问题还要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降低故障率。为了为急诊科患者提供更为出色的护理,建议护理团队内部还要加强沟通协作,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及时,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通过对急诊科护理案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急诊护理风险事件的类型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评估了其在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评价也有显著提高。这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4 结论
总之,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开展上,护理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明确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护理工作流程,降低科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庆荣,邵泽花.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8):147-150.
[2]潘灵,张秀燕,黄阿勤等.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可行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06):152-155.
[3]陈丽艳.危机管理方案用于妇产科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0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