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山东淄博 255400
摘要:目的:评价胫骨骨缺损患者接受外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经过信封法抽出43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外固定治疗,其余43例为研究组,治疗方案采用外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结合骨搬运技术,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取得更高的治疗有效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胫骨骨缺损患者接受外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结合的骨搬运技术治疗整体疗效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有更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胫骨骨缺损;外固定;髓内钉固定;骨搬运技术;疗效
胫骨骨缺损在骨科是一种常见病,有着非常复杂的起病因素,常见如暴力造成的损伤、切除骨肿瘤以及骨感染等,可引发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如患肢短缩、骨愈合不良以及软组织损伤等,若不及时实施治疗,甚至可能造成骨不愈合,最终致残。目前,国内外对于胫骨骨缺损的治疗都主张应用骨搬运术,目的是让患者肢体的解剖结构得到重建,然而常规的胫骨搬运术术后骨愈合十分缓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整体效果并不理想[1]。因此,外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结合的骨搬运技术成为近几年临床研究的新方向,不过目前关于这一新型治疗技术的相关研究还很少。本文就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时间段内86例胫骨骨缺损患者,实施外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结合的骨搬运技术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整理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提交相关课题资料进行认真审核,批准通知下达后,开始进行本项研究。研究时段为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对象均是医院骨科收入的胫骨骨缺损患者,总计病例为86例。经过信封法实施平均分组,每组各有43例。对照组:男女性别占比23例、20例,年龄跨度20~72周岁,均数(41.17±4.08)周岁;研究组:男女性别占比25例、18例,年龄跨度是21~73周岁,均数(41.24±4.11)周岁。对照分析组间的各项基线数据,提示差异并不明显(P>0.05)。以上对象都经过X线诊断,符合胫骨骨缺损诊断标准;对于有手术禁忌者予以排除;已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过研究的详细内容及目的,并且获得了同意,知情同意书已签署完成。
1.2治疗方案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外固定骨搬运技术治疗,方法:首先对患者组织、骨缺损端病灶进行彻底的清理,对皮质骨块进行游离摘除,借助线锯将已经发生硬化的骨锯除,直到断端有明显的渗血,再将髓腔打通,然后实施骨搬运。选取患者近端、远端以及滑移段三个无神经血管的位置进行穿针,取环形的Orthofix外固定支架进行安装,于与穿针间隔有1cm位置的胫骨近端及(或)远端,经皮进行微创截骨,成功截骨之后,对支架的长度进行调整,同时对细钢针进行拉张,让截骨端的间隙保持为2mm;如果患者的足踝部存在畸形问题,借助穿针将畸形复位;若存在软组织缺损,将骨适当延长,让其与对侧长度对等。
给予研究组患者外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结合骨搬运治疗,方法:先依据胫骨髓内钉技术的操作标准,将交锁髓内钉植入并进行固定,让患肢长度与力线恢复至正常,之后实施骨搬运,各项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1.3疗效评定
(1)治疗6个月后,分别从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方面评估出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详细标准:X线片显示骨愈合率超过90%,双侧肢体的不等长度在2.5cm以下,畸形度小于7°为显效;骨愈合总率介于30~90%,不等长度在2.5cm以下,畸形度小于7°为有效;骨愈合率低于30%或未愈合,不等长度超过2.5cm,畸形度超过7°为无效。总有效率采用显效率+有效率计算得出。(2)术后,详细记录下患者是否出现钉道松动或感染、关节疼痛、僵硬以及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处理软件SPSS20.0,计量资料表述方法使用[n,(x±s)],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表述方式使用[n,(%)],分别选择t和x2对相关的数据资料实施检验;P<0.05则说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患者总有效率的分析 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然更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组间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分析[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n=43) | 19(44.19) | 15(34.88) | 9(20.93) | 34(79.07) |
研究组(n=43) | 27(62.79) | 14(32.56) | 2(4.65) | 41(95.35) |
X2 | 5.108 | |||
P | 0.024 |
2.2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显然更少(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分析[n,(%)]
组别 | 钉道松动或感染 | 关节疼痛 | 关节僵硬 | 关节挛缩 | 发生率 |
对照组(n=43) | 5(11.63) | 3(6.98) | 3(6.98) | 2(4.65) | 13(30.23) |
研究组(n=43) | 1(2.33) | 2(4.65) | 1(2.33) | 0 | 4(9.30) |
X2 | 5.939 | ||||
P | 0.015 |
3讨论
胫骨骨缺损通常发生于骨感染、重大创伤以及骨畸形切除手术等之后,可导致患者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影响其肢体功能,若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致残。目前临床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主流方案是骨搬运技术,但是常规的骨搬运过程非常漫长,需要外固定几个月的时间骨损伤才能实施靠拢,不仅会影响骨折的对合,而且很容易发生起钉道感染或松动以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而外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结合的骨搬运技术则可以让滑移段本身的移动轨迹得到有效控制,规避不良对位或者是愈合畸形的问题。且结合搬运技术还可以缩短端骨愈合和靠拢的时间,让对合所接触的面积增大,不仅可以规避短缩问题,还能提升骨愈合效果。此外,结合骨搬运技术可以将患者外固定的时间缩短,于牵张骨痂中期就把外固定取出,从而避免因为外固定时间过长引发的针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2]。
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获得的治疗效果相比,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P<0.05);这就表明,外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结合的骨搬运技术用于胫骨骨缺损治疗疗效确实更好,并发症更少。邵牧[3]等人的研究结果提示“经过治疗,结合组骨愈合情况优于传统组,且并发症更少”与本文研究结果也基本一致。
总体来说,胫骨骨缺损患者采用外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结合的骨搬运技术开展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推广价值非常高。
参考文献
[1] 李树亮,陈峰,潘奇,等. l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及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6):1151-1155.
[2] 姬帅,马腾,王谦,等. 改良混合骨搬运技术与传统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髓炎伴骨缺损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2,24(8):650-657.
[3] 邵牧,罗俊浩,吴永伟,等. 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的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3,41(2):2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