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城彭山实验小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媒体高度发达。我们的手机里有朋友圈,并可以通过朋友圈了解远在千里的朋友的生活日常。因此,“圈”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名词。而“圈层”是对在阶层分化的社会背景下,自然产生的特定社会群体的概括。它可以是广义的一个具有相同社会属性的阶层,也可以是一个区域内本身具备很强的社会联系、社会属性相近的群体。
一、儿童交往中的“圈层”异型现象
7-12周岁的儿童上了小学以后,一般最听老师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他们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结交的朋友,所以就出现了“朋辈效应”。正因为如此,在班级里就特别容易形成各种圈层。而有些圈层的形成对我们的班级管理产生了较大的挑战。
现代社会,我们物质生活很富足。在学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攀比现象,而且还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圈层。学生会在一起互相攀比,最常见的就是攀比经济实力。比如家里有几套房子、有什么豪华汽车,再比如身上穿的是什么品牌的服饰,甚至一些简单的文具用品也会不自觉地进行比较。这些现象并不在少数,大部分班级里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只是相互比较的程度不同。小学低年级儿童都比较单纯,攀比还不算严重,再以上年级,这种攀比现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有的学生也因此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被排挤、嫌弃。
现在的儿童因为物质生活较为富足,因此娱乐生活也非常丰富,再加上家里有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儿童娱乐生活的选择也会变得更多。在儿童之间呈现得比较多的就是网络游戏。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多多少少打打游戏,城市里的儿童几乎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平板电脑除了线上学习、看视频外还有打游戏的功能。他们在家里完成作业以后或者双休的时候会花一定的时间在打游戏上,有些父母觉得适当打打游戏也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控制好时间,如果儿童的自控能力不错,确实问题不大。但是会有部分儿童打游戏之后容易上瘾,并且会在班级里寻找和自己一起喜欢打游戏的同学,约好时间组团打游戏,在他们中间就会形成一定的打游戏圈层。控制不好会严重影响学业,甚至影响整个班级的风气,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圈层”异型现象的原因分析
1.环境的影响
大部分儿童出现攀比心理主要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家庭成员的心理以及学校同伴之间的影响。儿童生活学习的环境中出现攀比的现象,如若不及时干预,学生较容易被带偏,学生个人的虚荣心也会跟着膨胀,继而产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最主要的原因。
同时,随着信息网络化的普及,小学生也不可避免受到网络信息的侵袭,小学生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和理解判断力,很容易受到很多不良信息和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并对小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2.自我认知的影响
所谓过度娱乐,就是在时间上、金钱上、精神上超过了正常范围的娱乐,比如现在很普遍的沉溺网络游戏。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有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自我认知不够导致的。
小学生由于自我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外界事物缺乏判断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很容易被网络信息或“圈层”交往中的不良行为所引导,并对此进行模仿。同时,网络信息时代泛滥和多元化的价值观,也很容易导致他们随波逐流、黑白颠倒。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社会充满了好奇,对社交活动的渴望也很容易导致交友不慎,陷入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中。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因为父母工作太忙碌,就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过度的溺爱使他们自身性格存在着自私、自利、自大的缺陷,自尊心也过强,一旦接触到真实的社会环境,就极易自尊心受挫。
窗体底端
三、儿童交往中“圈层”异型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心理观念
1.正确认识提前叛逆
说到叛逆,就会有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其实,叛逆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学生的社会化程度高我们并不是去改变这个社会,因为这是这个社会发展所必然经历的过程。我们可以去试着改变学生。现在很多学生认为叛逆是一个很酷的行为,有的学生甚至以此作为一种炫耀。所以他们的认识就出现了偏差,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提前叛逆。提前叛逆是一种社会高速发展做产生的正常现象,并不是酷不酷的问题,先从本质上改变他们的认识。
对于家长来说,需要做到的就是转变自己对子女的态度,对于成年人来说,叛逆心理可能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但是对于子女来说,叛逆心理其实就是自身对于社会和世界去探索和认知的过程。因此,成年人不能站在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水平和发展眼光,对子女的叛逆心理进行批判和打压。
2.接受叛逆,陪儿童平稳度过
如果出现了提前叛逆,我们该如何应对?很多儿童都会经历叛逆期,也总会过去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指责、打骂而是理解和包容。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共情”。我们需要深入儿童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并放下自己的已有经验,去理解他的情感以及行为。儿童在提前叛逆的时候,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我们需要去理解他们。而不是成为他们的敌对方,一味地说教对他们来说一无是处。走进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的朋友,我们才有更多可能去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叛逆期而非拒绝叛逆。
(二)环境引导
1.做好榜样引导
形成攀比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从学生自身产生良好的观念来防御不良影响是最重要的。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午会课等时间利用他们的心理需要这一特点,用身边的故事、历史故事、名人故事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从自身认知攀比的不可取。比如,可以借助五一等节日主题,充分利用班级展示栏、文化角,展示钟南山、李兰娟、袁隆平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的工作照片,同时也可在表扬栏展示班级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等学生榜样照片,通过环境创设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先进模范、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此外,还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行为模仿特点,对其给予积极的引导。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推动家校共育,逐步消除学生的“圈层”异化的负面影响。比如,可以借助“今天我是父亲”家庭亲子游戏,使小学生亲身体会父亲的日常工作,从实践中认识父亲的艰辛,在自身经历中增进对父母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家庭意识和责任感,让家长做好学生的榜样引导,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家庭教育正确引导
习主席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价值观,因此作为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让孩子从小就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不要将物质看得太重。
为此,家长还要和子女保持耐心沟通,为子女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良好家庭环境,帮助子女消除“圈层”异化的消极影响,破除叛逆心理等不良行为。为此,父母应注重陪伴小学生,抽时间和小学生进行沟通,提升小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情感指数,从而促进小学生叛逆心理沿着科学的轨迹发展,以免给小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儿童交往中圈层现象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和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圈层”异化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知道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轻甚至化解这些现象带来的匀影响。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班级里所发生的的一切、一对敏感的耳朵去捕捉班级里的不同声音、一颗感性的心去体会每个儿童的内心世界。希望我们儿童交往中的“圈层”能趋利避害,这样的话,最终受益的不仅仅是儿童,还有我们的学生家长,我们的班级,甚至是整个学校,整个社会。如果大家都在圈层中互相提高,呈现出更好的生活状态、生命样态、生长态势,儿童会感觉到特别幸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