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3

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李楚彬

百丽鞋业(沈阳)商贸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基于财务数字化环境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理念及模式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现代技术与人工操作相结合,使预算管理效果更加优异。鉴于此,现代企业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正确意识到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深入分析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问题因素,由此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树立数字化理念,搭建预算信息系统,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充分发挥财务数字化优势,进一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财务数字化;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财务数字化是现代企业财务转型的重要方向,在数字信息技术引导下,财务工作不再局限于人工操作,而是以信息化、智能化形式为主,整体管理流程更加高效便捷。在财务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为现代企业内部治理提供诸多便利,但同时提出更为严峻的要求,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资源配置、成本节约、效益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采取有效手段,紧跟财务数字化发展趋势,开展高效优质的全面预算管理,促进预期管理目标的顺利达成,是现代企业值得深度思考的话题。

1.财务数字化对预算工作带来的机遇

1.1共享管理信息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办公正由人工操作向无纸化办公方向转变,数据传输率持续增加,传输速度与效率也在显著加快,这为预算工作提供诸多便利。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实现预算数据收集、分析、汇总、处理与传递的自动化处理,这样在提高预算工作便捷性的同时,有效缩短预算周期,预算编制效率持续增加,使预算执行情况得以清晰展现,推动预算工作的有序开展。

1.2动态调整数据

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借助先进技术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动态更新,深度融合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促进信息传递与业务交流,为预算编制与执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2]并且,在财务数字化环境下,可借助先进技术促进相关数据的及时获取,真正实现财务数据与前端业务的有效对接,真实反映预算工作执行情况,动态调整预算目标与执行方向,确保预算与市场经济需求相契合,达成财务转型目的。

1.3实时监督执行过程

基于财务数字化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整体管理流程及操作方式更加便捷,能够实现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数据高效传递,使数据交换、共享等更具备时效性,逐步提高预算执行过程的公开与透明性。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实时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便于企业管理层详细了解预算执行的潜在问题,使监控效果更加理想,并且能够动态更新数据信息,明确相关具体责任,进一步加大预算执行监管力度,在促进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增强预算执行效果,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空间。

2.财务数字化环境下预算管理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内部资源配置、成本节约、效益增加等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着财务数字化环境的到来,企业预算工作面临新的发展难题,虽然整体管理模式与执行流程更加便利,但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许多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思想观念并未及时转变,对于数字化预算管理的关注度并不高,尽管已经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结合财务数字化要求创新预算管理体制,但更多以人工操作形式为主、信息技术为辅的形式为常态现象,预算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佳,更多沿用以往的预算管理观念与模式,尚未构建独立的预算管理系统,这将严重影响全面预算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另外,个别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目标不明确,整体预算流程缺乏应有的规范性,部门之间互动交流不及时,限制预算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增加预算工作执行难度。在预算编制方面,预算编制方法比较单一,且侧重于对财务预算的编制,对经营业务预算与其他业务预算缺乏足够重视,所编制的预算方案不具备完善性,无法为后续的预算执行指明方向,特别是在预算制度不规范、预算系统缺位的情况下,全面预算管理开展遇到难题,很难实现在企业各项业务环节的准确落地,限制财务数字化优势发挥。

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3.1树立数字化预算理念

在财务数字化环境中,企业应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以战略目标为基础,面向未来搞好预算”的基本原则,以大数据为基础,树立良好的数字化预算理念,结合企业战略目标,明确全面预算转型目标,结合所掌握的业务数据,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应用下,精准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情况。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给予数字化全面预算高度重视,结合财务数字化特点,做好内部宣传教育,面向企业全员进行财务数字化及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普及宣传,逐步强化各级人员预算意识,并在组织长期远景规划引导下,对国家政策、市场形势等走向展开准确的分析和研判,由此设定年度经营考核目标,统筹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实现资源使用率的最优化,达成高效履约。值得注意的是,财务数字化环境下的预算工作,坚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管理会计工具,如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关键业绩指标法等,明确财务数字化预算执行目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监督与管控。

3.2构建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

企业应积极构建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推进预算数字化转型,更好满足财务数字化发展需要。首先,合理运用ERP、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快预算系统构建,整合资金、资产、成本、税务等信息模块,促进信息交流互动,以此来解决传统模式下各业务活动联而不通的问题,促进预算信息高效共享。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优化顶层规划设计,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明确预算目标,合理设置预算执行指标,统筹兼顾预算与各财务系统模块之间的互联互通,深度挖掘财务数据与资产信息,为预算工作开展助力。[4]其次,以预算信息系统为载体,增设采购、生产、营销、计划、车辆等信息模块,与企业现行财务软件对接,在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对各类业财数据进行集成加工与展示,逐步拓展预算系统深度与广度,确保在预算编制时实现业财数据的自动读取、归集、分析与汇总,及时推送执行结果,降低预算执行难度。在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中,预算管理人员只需操作系统平台,便可一键查询预算工作推进情况,支持多部门的互动交流,为预算工作提供数据保障。最后,持续优化预算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预算编制操作界面优化、预算计划审批功能优化、增加信息修改提示、预警信号与信息推送(超标准、超进度、偏差大等情况)、深化各功能模块连接、优化预算编报流程等。同时,赋予预算系统可视化展示与预算表格查询功能,着重关注时效性,确保财务与业务部门能够短时间内掌握预算数据,且查询数据应保证准确完整,及时消除冗余节点,为预算工作开展提供可靠参考。

3.3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一方面,预算组织体系。坚持以财务数字化为基本导向,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明确预算目标,优化组织职能,做好顶层设计。从组织层面来看,注重预算管理办公室职能的转型与优化,着重加强预算审核、执行监管与考评分析,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执行部门等组织机构,清晰界定预算管理范围及职责所在,严格规范预算编制与执行流程,明确预算数据汇总、预算编制、预算审核、执行监管、风险防控等职能。另一方面,规范预算流程。在财务数字化顺利转型后,许多企业相继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此时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已不再适用,需要持续进行优化与完善,适当引入战略目标与业财融合,对各部门预算管理的职责权限及分工进行细化,对预算项目指标、层级、流程、步骤等实施精细化处理,配套落实业财信息交流机制,严格规范预算管理流程,从制度层面出发将数字化转型及业财融合理念渗透到预算领域,为全面预算的数字化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3.4优化全面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基础,预算编制成效将直接影响预算工作最终效果。企业应严格规范预算编制流程,统筹兼顾市场、生产、顾客、销售、财务等关键要素,协调好财务预算、经营业务预算、其他业务预算之间的关系,以企业战略规划为标准确定预算目标,确保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契合,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在财务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大力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并尝试在数字化环境下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结合企业战略目标、经营规模、发展需要等,综合运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增量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将预算编制内容划分为三大类,即财务预算、业务预算、其他业务预算,借助预算系统,完成预算信息的在线搜集、汇总、共享与分析,进一步保证了预算方案的全面性,将预算触角深入渗透在各项业务领域。在预算编制流程方面,企业在做好预算调研与分析工作后,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确定总预算目标,按照“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程序,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层层落实预算目标,分别编制企业总预算和部门预算,然后交由上级领导进行审批,并在预算系统的辅助应用下做好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等全程的追踪管控,强化预算编制效果。

3.5加强预算执行监管

首先,预算审批。按照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规范,明确预算审批标准,充分发挥预算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势,实现对预算方案的动态化、系统化监管,有效管控各关键风险节点,清晰界定各部门职责权限,真实反映预算方案执行情况,严厉杜绝重复审批、越级审批情况的发生。其次,预算控制。预算控制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极为关键,直接影响到最终执行成果。以预算管理系统为载体,强化与各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对各部门、各业务领域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保证预算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性,全面呈现出资金的流向与用途,注重执行信息的高效传递与共享,一旦发现预算执行偏离实际,或者存在超预算、无预算情况时,要及时向各部门发出预警信号。最后,预算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全面加强差异化分析,实时监测预算指标执行效果,特别要注意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客观判断预算执行情况与预期规划是否存在差异,以此为基础开展动态调整,确保后续预算工作更加精确,预算管理更加具备时效性。

3.6完善预算指标与评价制度

在预算指标环节,应充分结合业财一体化建设需要,在财务数字化理念引导下,就企业经营规模与业务属性细化预算指标,主要包括财务指标、资本性支出指标、综合管理指标、职工薪酬指标、物流配送指标等,积极构建预算指标体系,强化预算管理效能,保证各业务部门分工明晰、职责明确,推行归口管理,以便对预算执行、经济运行等情况有更直观的掌握。在预算评价层面,逐步完善全面预算评价体系,根据预算系统内所提供的预算信息,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效果与工作质量展开综合性评价。一方面,定量评价指标。以企业成本费用、资本性支出、税利等预算指标执行率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成效展开客观评价;另一方面,定性评价指标。以预算基础工作质量为标准,明确主要考核内容,如预算编制、调整、审核、批复、执行、控制等,综合分析全面预算执行成果。在此过程中,企业应科学构建预算考核机制,配套落实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结合各职能部门的实际预算考评结果,采取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措施,在保证预算执行严肃规范性的同时,增强部门预算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将全面预算方案及指标准确落实到位。针对预算执行情况与最终评价结果,要详细记录到预算系统中,及时调整预算方案,为下年度的预算管理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玮.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创新研究[J].中国产经,2022(13):135-137.

[2]朱玉.深化企业集体预算控制,向数字化财务管理转型[J].当代会计,2021(22):82-84.

[3]刘兴梧.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深化探讨[J].财会学习,202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