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多元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1
/ 2

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多元策略探究

尹彩香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小勐统中学

摘要:在当今教育多元化与综合素养培养并重的时代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使命——不仅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其审美能力、情感表达及文化理解等多维度素质。音乐,作为跨越语言的心灵桥梁,能够滋养学生心灵,丰富其精神世界。因此,探索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潜能,成为初中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素养;多元策略

提升初中生音乐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旅程的引导者和伙伴,共同探索音乐的无限魅力。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音乐素养涵盖音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多个维度。它不仅包括对音符、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元素的理解与运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通过音乐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界限,促进人际沟通与理解,因此,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实际上是为其搭建了一座通往广阔文化世界的桥梁。

音乐教育以其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释放情绪、理解他人情感的渠道。在学习和演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学会用音乐语言表达喜怒哀乐,这种情感体验有助于他们的情感智力发展,学会更加细腻地感知世界,培养同理心和社交能力。音乐创作和即兴演奏等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音乐组合,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锻炼。同时,分析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结构和背后的文化含义,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和评价事物。音乐素养的提升还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会适应能力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规律的音乐学习能够改善记忆力、注意力和语言能力,对其他学科学习产生正面影响[1]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多元策略

(一)选择内涵音乐曲目,加深学生对文化理解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选择如《歌唱祖国》这样内涵丰富的曲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深化他们对音乐背后文化理解的有效途径。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一段旋律的组合,它是历史的回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这样的曲目教学,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超越表面的音符,深入探索音乐与文化、历史、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教师应细致解析《歌唱祖国》的歌词,每一段文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象。例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这不仅仅描绘了一幅画面,更深层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以及人民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自豪感。通过这样的歌词分析,学生能够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感受到音乐作为时代声音的力量,从而加深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理解[2]。播放《歌唱祖国》的视频和音频,配合讲解,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歌曲所传递的强烈情感——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理解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情感与价值观的塑造,是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二)根据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创新实践活动

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白毛女》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不仅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其丰富的音乐语言和戏剧冲突也为当代音乐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体验、创造和分享中,深刻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声唱法重新演绎《白毛女》,或是尝试爵士、民谣等多种风格的改编,旨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他们在不同音乐风格的探索中,学会欣赏音乐的多样性,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此外,利用合唱、独唱、乐器伴奏等形式的混合编排,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道具、布景,甚至进行简单的舞台设计,是对他们艺术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3]。通过亲自参与歌剧的编排和表演,学生能在实践中深化对剧本的理解,同时锻炼空间想象、视觉艺术和手工制作等多方面技能。这种“做中学”的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中国歌剧的宣传与二次创作,是适应数字时代教学趋势的一种创新方式。学生可以制作介绍《白毛女》背景知识的小视频,或创作与《白毛女》主题相关的音乐短片,借助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力,让经典作品触及更多年轻观众。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字媒体素养,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巩固教学成果

在初中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巩固教学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一环。教学评价不应仅仅停留于传统意义上的成绩考核,而是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评价机制,以全面、客观地衡量教学活动的实际成效,并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即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不应仅聚焦于最终的表演或考试成绩,而应涵盖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态度、音乐技能的逐步提升、以及对音乐作品情感理解和文化背景的领悟等多方面。通过持续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能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在评价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重点关注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理解力、情感表达与团队合作等能力的提升。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或演奏,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评价体系应围绕这些核心素养进行设计,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效的反馈与改进机制,是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学生、家长及教学团队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教师应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多元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提升其艺术修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为他们未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音乐,作为心灵的灯塔,将继续照亮学生的人生旅途,指引他们向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未来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俞海英.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J]. 考试周刊, 2021, (16): 151-152.

[2]张静静. 让琴声提升初中学生的音乐素养——谈钢琴伴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J]. 学园, 2021, 14 (01): 90-92.

[3]庄云英. 音乐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几点思考 [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18): 116.